本书是中国五十年散文众多选本中的一种,没有哪一种选本可以定于一尊。选本之选,最后的选家仍然归属读者。选本既系文本,但也是一种批评方式,故选目因选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甚至判若云泥,这是不足为怪的。对于作品的评价,我们的标准是:首先必须是文学的,艺术的,美学的;其次,才是特定形式中的思想倾向和文化内涵。对自由的感觉及态度如何,决定着思想的根本优劣。所以说,霸权思想和奴性思想是散文之敌。作为选本,一般而言,理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读者可以发现,收入教科书里的不少“名篇佳作”,在本书里是没有位置的。关于这,很可能出于下述两种原因:或者是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原则,或者昌违背了人权和人道的原则。随着档案的解密和历史的重审,那些写于专制、黑暗、荒诞岁月里的颂歌式作品,尤其是“高贵者”的作品,有理由首先受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