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为现实历史背景,从“转型”的哲学意义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诸领域转型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战略意义上提出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走向,以及如何引导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与社会转型历史同步的问题。由于其视野开阔,不止于文化本身讨论文化,具有独特的理论新意和学术价值。
1.绪论
2.第一章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前提
3.文化的本质及其范围
4.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
5.审美文化
6.第二章 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当代审美文化的历史定位
7.文化比较
8.世界文化的融合
9.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10.20世纪世界文化潮流和文化格局
11.处在漩涡中的当代审美文化
12.第三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演变轨迹
13.演变过程的阶段划分
14.当代审美文化的起步阶段
15.当代审美文化的碰撞阶段
16.当代审美文化的转轨阶段
17.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不平衡关系
18.第四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前景展望
19.当代审美文化的价值导向
20.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调控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一批50年代曾经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作家井喷式地发表了一批根据亲身经历写出的作品,极大地加强了人们对于历史进行反思的力度。“反思文学”不仅扩展了批判锋芒的历史跨度,而且也加强了对于这场社会悲剧的反思的深刻性。由远及近,由表及里,从“文革”到十七年,从历次运动到日常生活,从工农兵到知识分子,一个席卷全国的反思潮流同思想解放的潮流汇成了一曲大合奏。P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