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原著的《水浒全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历史地表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以及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阶级压迫是这场农民起义战争的社会根源。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真实地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品。
其在揭露贪官污吏的残暴腐败时,也歌颂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本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整部小说为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语言上保存了群众口语的优点,具有洗练、明快、生动、色彩浓烈、造型力强的特色。
《水浒全传(彩图本)》由钟锡南改编。
施耐庵原著的《水浒全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提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而有个性,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第一回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宋哲宗时天下太平,四方无事。东京开封府有一个破落户浪荡子弟,名叫高俅,排行第二。他自小不操心家业,只喜欢舞枪使棒,尤其踢得一脚好球。这高俅还擅长吹弹歌舞、相扑玩耍,也粗通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一窍不通。他整天给人帮闲,不务正业。后来,他几经辗转,投靠到了王太尉手下。这王太尉是哲宗皇帝的妹夫,他倒是喜欢高俅这样的人,所以一看见高俅,就把他留在府里做了自己的随从,这高俅也如鱼得水,每天在太尉府中进进出出的,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一天,高俅替主人王太尉送礼物给哲宗的弟弟端王。端王正在踢球,那球直滚到高俅身边,高俅一时不知哪来的胆量,使个“鸳鸯拐”,把球踢还给端王。端王见他会踢球,特别高兴,便问道:“你是什么人?”高俅忙上前跪下道:“小的是王太尉的亲随,受命送两件玉器进献给大王。”那端王将玉器交给手下,却要高俅上场和他一起踢球。高俅受宠若惊,上场才踢了几脚,端王就喝彩。高俅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讨好端王,那球就像黏在他身上似的。端王高兴之余,就把高俅留在宫中做了自己的随从。高俅自此每日跟着端王,寸步不离。此后不到两个月,哲宗皇帝驾崩,他没有太子,经文武百官商议,端王继位为天子,就是徽宗皇帝。他登基之后没半年,就提拔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
高俅选了个吉日去殿帅府里上任。所有属下都来拜见,只差染病在家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高俅勃然大怒,叫人将王进传来。王进只得抱病来参见。高俅道:“你小子便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禀道:“小人便是。”高俅喝道:“你这小子!你爹是街上使花棒卖狗皮膏药的,你懂得什么武艺!前面的官没长眼,让你做了个教头。你竟敢小看我,在家装病图快活!”王进告道:“小人怎敢!小人确实是患病未愈。”高俅骂道:“臭小子!你既然有病,怎么能来?”王进告道:“太尉召见,怎敢不来!”高俅大怒,喝令左右拿下王进:“给我用力打这小子!”众多将官都是和王进要好的,一同上前求情道:“今日是太尉上任的好日子,就饶了他这一次吧。”高俅喝道:“你这贼配军!且看在众将的情面上,饶恕你今日之犯。明天再和你算账。”
王进谢完罪,起身抬头一看,认得是高俅。他出了衙门,叹口气道:“俺这次性命难保了!这个什么高殿帅,原来却是东京帮闲的高二!以前他曾学使棒,被我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都没养好。有此之仇,他今日发迹,肯定要报复。我眼下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王进回到家中,对娘说起此事。他娘道:“我儿,三十六计,走为上着。只怕没处可去。”王进道:“只有去延安府,那府中军官与我熟悉,边庭又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王教头母子二人便离了东京,一路上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走了一个多月。
一日,王进母子二人错过了旅店,在一所大庄院借宿,他母亲夜里心痛病发作,被庄主留住医治,住了几天,正要动身时,见马槽前的空地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后生拿条棒在那里舞。他赤着胳膊,身上刺着一身青龙,面似银盘。王进看了半晌,不觉脱口说道:“你这棒虽说好看,但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那后生听了大怒,要与王进比试。庄主出来喝住了他。王进得知后生原来是庄主太公的儿子,便对庄主说:“既然是小官人,若爱学时,小人教他一点如何?”太公高兴,便叫那后生来拜师父。那后生哪里肯拜,生气道:“阿爹,休听这家伙胡说!他若能赢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那后生就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般转,向王进道:“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王进怕伤了后生,不肯动手。太公再三催促,王进就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后生拿棒直奔王进,王进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抡着棒赶来。王进回身,把棒往空地里劈下来。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抽,却往后生怀里直刺过来。只一搅,后生就将手里的棒丢在一边,扑地往后倒了。那后生爬起来,便去旁边搬条凳子,请王进坐下,要拜他为师。王进道:“我母子二人连日在此打扰,无以为报,自当效力。”太公问清王进的身份、来历后,对王进说:“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界,前面便是少华山。这村唤作史家村。我这儿子从小不爱干庄稼活,只爱舞枪弄棒。母亲说他不得,怄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我不知花了多少钱财,请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给他刺了这身花绣,因他肩膀胸膛共有九条龙,人都叫他九纹龙史进,请教头成全他。”自此王进母子留住庄上,史进每日求王教头将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
半年之后,在王进尽心指教下,史进把十八般武艺学得十分精熟。王进见他学得精熟,便告辞上延安府去了。
从此,史进在庄上,每日专心练武,他年轻力壮,又没有家庭拖累,时常半夜三更便起来练习武艺。不到半年,史太公染病去世。史进更没人约束,又不肯务农,一心只要找人较量枪棒。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