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就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的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学之初,笔者就选定了这一努力目标,并为此潜心研究了十多年。自然,受能力等条件的限制, 也许它距该目标还非常遥远,但它却是笔者在这方面长期不懈探索的结果。上面讲到,要真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能走向世界的经济学,是一项需要中国经济学界作为一个群体长期努力才可完成的伟大事业,如果本书能够作为其中帮助人们由此达到更高境界的一块铺路砖,也是笔者感到欣慰的。
导论
第一篇 经济分析基础
第一章 生产力系统分析
第一节 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生产力系统
第三节 生产力性质
第四节 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形态的关系
第二章 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
第一节 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
第二节 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变化及其原因
第三节 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第四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与传统社会主义的产生过程
第五节 人类利益的实现方式与生产方式变化的关系
第三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产生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中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所有制中微观权力与宏观权力的分解及相互关系
第四节 所有制与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
第五节 所有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第六节 公有制内容及公有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第七节 重建我国的公有制
生产力三要素间的有机结合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形成了社会生产力。如同三要素不是平面上的孤立点,而是成系统的一样,生产力也是成系统的,并且它的系统正是由三要素系统组成的,但在此过程中又再生产出三要素系统。生产力系统由三要素构成,但却不是所有的三要素都组成生产力,即生产力系统并不是由其再生产出的全部要素组成,而只是由其中的主要部分构成。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