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刘尚希主编,杨铁山副主编,作为一部集体研究成果,是在各位作者近两三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形成的。此书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公共收费,公共支出管理的革命,国债政策,社会保障,政府投资方式,企业兼并中的政府干预,环境保护的财政分析等八个问题,以便读者深入了解“公共政策”。
第一章 公共收费:反思与对策
第一节 公共收费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公共收费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四节 规范化:加强收费管理的基本设想
第二章 公共支出管理的革命:政府采购制度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政府采购制度的一般理论
第三节 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必要性
第四节 国外政府采购制度的借鉴
第五节 我国部分地区政府采购制度试点评析
第六节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
第三章 国债政策:财政一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基点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债政策的中介效应:总量分析
第三节 国债政策的中介效应:结构探讨
第四节 国债政策的中介效应:运行的阶段性分析
第五节 强化国债政策的中介协调作用
第四章 社会保障: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性
第五章 政府投资方式:经济市场化中的选择
第六章 我国企业兼并中的政府干预
第七章 企业并购中的公共政策
第八章 环境保护的财政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也由直接的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间接的经济手段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关的公共政策,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规范和引导经济法人实体、市场主体和个人的经济行为,有效利用社会经济资源,达到管理经济的目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并购活动是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对象。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多样性,不同的公共政策,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并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Page: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