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一个运行变化中的十分复杂的复合体,推动它健康发展或制的影响它正常运行的因素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丛书》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反映、剖析中国经济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基中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际问题;既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既有以往的历史过程,也有长远的发展战略。
卷首语: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困惑
第一章 中国国有企业的昨天和今天,明天还能活下去吗?
第二章 寻求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学理解
(一) 什么是国有企业
第三章 经验与借鉴:国外国有企业发展及其改革的实践比较
(一) 发达国家有企业成长的特点与过程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及其重建的理论思路
(一)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学
第五章 规模经营:中国人能否办好大型企业?
(一)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问题的规模方面
第六章 国有企业如何放活小的
(一) “放小”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第七章 制度创新:可供选择的改制设计与实施方案
(一) 法人所有制:国有企业资本债权化改革与方案
第八章 对外开放:国有企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一) 国有企业应不应该有地理重心?
第九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其政策保障
(一) 法制建设: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保障基础
第十章 经济学、中国文化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 中国经济学的外来性及其对中国的不适用
在西方,运用计划合同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最为成功的首推法国。法国政府对国有企业实施计划合同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办法。其计划合同的签订程序是:首先由企业提出自己的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应承担的义务和对政府的要求;接着由政府代表与企业代表就计划合同问题进行谈判,分析和预测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及其变化,协商确定各自的义务,使企业计划及其目标同国家计划及其目标相衔接;最后,经政企双方的协商和认可,以合同方式将计划确定下来,并转入实施阶段。最终确定下来的计划合同任务,在企业内部通常还要层层分解到各个基层单位,并相应地建立各级严格的责任制,以保证任务的最终实现和完成。国家计划署每年对计划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写出研究报告。
P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