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一个是最神奇的医典,一个是最伟大的药典。前者是中华医学的理论根基,被历代医家奉为医学之宗。它阐释了中华医道和养生之道,首次提出了中医学上的“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及“养生学”等学说,教给人们如何调摄养生,抵御病邪。后者是中华医学史上最伟大的本草学著作,全面介绍了1892种药物的药性和主治,药物归经等药学知识,收录了药方10000多剂,是古代医方之集大成者,告诉人们如何对症下药,祛病延年。
养生之道,用药之法,尽在宋敬东编著的《图解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中的养生经(全彩图解典藏版)》。从《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养生、饮食养生、情志养生等理论,到《本草纲目》中蕴含的极具操作性的中医养生祛病良方,本书进行了全面解读,帮助读者切实掌握,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实际应用。无中医基础的读者也能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一个阐释了深刻的医道和养生之道,一个汇集了疗疾养生良方和识药用药之道,宋敬东编著的《图解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中的养生经(全彩图解典藏版)》则将两书中的传统中医医道、药理、诊疗技术、养生秘法融会贯通,不论祛病强身,还是养生增寿,读者运用起来均能得心应手。
一部书,解读两部经典,承载千年智慧,帮助读者读懂中医,掌握技能,终身受益。《黄帝内经》部分,介绍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医养生实用方法,包括帮助读者切实掌握补足阳气的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四季养生法等。《本草纲目》部分从最平常的生活细节入手,辑录了大量诸如补气血,调节身体平衡,美容、增白、瘦身,补心、补脑等养生食养妙方和治疗各类疾病的食疗方,以指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同时,介绍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当今生活中仍常见的各类食物的功效。此外,为拓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本书还旁征博引,融合了历代中医养生理论和中医养生、祛病的方法。
上篇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经
第一章 流传千年的养生大道——走进《黄帝内经》
第一节 学习《黄帝内经》领悟健康之道
中国三大奇书之一——《黄帝内经》
从前,有一个叫黄帝的人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
《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影响深远
以人为本——《黄帝内经》的养生特色
《黄帝内经》是医书,更是生活之书
第二节 中医就在你身边——《黄帝内经》与日常生活
从常见的“东西”“南北”谈起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左女右”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衰老得快
第三节 医家之宗——《黄帝内经》与中医基本理论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与中医整体思维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治疗原则
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养生的精髓
人体内部的“中庸之道”——中医的平衡观
求医问药之前先求自己——中医的自愈理念
《黄帝内经》如何认识“五劳”和“七伤”
第四节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精要
由工人伐木想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健康长寿的根本
不拘一格,因人施养——《黄帝内经》养生原则
饮食、起居作息当与自然相应
顺四时以适寒暑,避六淫各有主时
第二章 补足真阳百病消——阳气是人体最好的治病良药
第一节 万物生长靠太阳,长命百岁靠养阳
阳气像太阳,维持生命要用它
阳气何来:秉先天之精,合后天之力
肾为身之阳,养阳先养肾
津为阳,液为阴,阻止外邪来入侵
脾胃运转情况,决定阳气是否充足
第二节 万病损于一元阳气——80%的现代人阳气不足
生病是阳气在和邪气“打架”
“过劳死”其实是阳气提前用完了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易损耗阳气
女性不孕,肾精不足是根源
第三节 养阳有道,百病尽消——最神奇的六大护阳、升阳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太阳养阳气
生命阳气勃发,重在养护脊椎与骨盆
梳发升阳,百脉顺畅——梳头也是养生术
节 能养阳——维持体内阴阳平衡之法
第四节 阳虚的年代寒湿在作祟——祛除寒邪阳自隆
寒湿伤阳气,损阳易生病
……
下篇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