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文学是怀念,是复苏,是青春,是人生的滋味,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王蒙喜欢语言和文字。在写作时,他是聪明的,丰富的、执着的、豁达的……所以他写!就让他散文的翅膀载着他的文字体验向您飞去。
本书是从王蒙的大量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题材十分广泛,关于出访,关于还乡,或者回忆故旧,或者自我写照,还有人生哲学阐发,无所不包。细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感受王蒙深厚的文学功底,优雅深邃的情思,最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作者宽容大度的人生境界和激情澎湃的文学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蒙散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蒙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文学是怀念,是复苏,是青春,是人生的滋味,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王蒙喜欢语言和文字。在写作时,他是聪明的,丰富的、执着的、豁达的……所以他写!就让他散文的翅膀载着他的文字体验向您飞去。 本书是从王蒙的大量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题材十分广泛,关于出访,关于还乡,或者回忆故旧,或者自我写照,还有人生哲学阐发,无所不包。细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感受王蒙深厚的文学功底,优雅深邃的情思,最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作者宽容大度的人生境界和激情澎湃的文学精神。 内容推荐 本书是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化部长。现任全国政协十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的王蒙先生的散文集。王蒙的散文随笔,感情真挚,富于哲理,以强烈的现实参照,凌厉铺陈的文风,睿智的人生洞察见长。 目录 第一辑 逍遥篇 靛蓝的耶稣 风格伦敦 蓝色多瑙河 墨西哥一瞥 遥远啊,遥远 心碎布鲁吉 难忘的格里格故居 科摩湖里游泳 别有风光的堪培拉 晚钟剑桥 塔什千晨雨 在小绒线胡同 天街夜吼 海的颜色 湖 故乡行 新疆的歌 三峡 苏州赋 猫话 第二辑 凝思篇 不争论的智慧 人·历史·李香兰 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人 美丽围巾的启示 人文精神问题偶感 我们这里会不会有奥姆真理教? 革命、世俗与精英诉求 通俗、经典与商业化 献疑札记 献疑四记 第三辑 怀念篇 想念冰心 不成样子的怀念 夏衍的魅力 我心目中的丁玲 周扬的目光 难忘冯牧 别荒煤 永远的雷雨 第四辑 读书篇 符号的组合与思维的开拓 旧体诗的魅力 《白蛇传》与《巴黎圣母院》 《三国演义》里的“前现代” 话说“朝三暮四” 名士风流以后 谁了解毕加索 道是词典还小说 难得明白 历史的形象展示 “洛伊宁格尔”与他的眼睛 试读章节 当然,在欧洲旅行的时候,你到处都会看到教堂,看到圣母和耶稣的画像、雕像,看到早已经成为信仰与终极关怀的象征的十字架。教堂的气氛永远是肃穆、安详的,圣像的情致永远是高贵、清洁的,进出教堂的人们的表情永远是虔诚、良善的,而教士们的仪表永远是慈祥、谦逊的。也许这样的教堂对于极其世俗化物欲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调节,如果没有这样的教堂,会不会增多许多罪犯与疯子呢? 教堂的主要英雄是耶稣,耶稣由于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而至今令人感动不已。一九九四年我在当时旅居美国的儿子那里,听到过一个教士复活节上门讲道。他用夸张的与浑厚的声音问道:“耶稣是为了谁死的?”然后他扫视了一下众人,大喝一声:“为了你!为了我!为了他!为了她!为了我们大家!”然后他开始募捐,他说是他要到捷克与斯洛伐克去,拯救那边的人众的灵魂。 各教堂里的耶稣像中有他在马厩里诞生的场面,有圣母怀里的场面,有到处传教与呈现奇迹的故事场面,有“最后的晚餐”等等。但更多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钉在十字架上的图景:残酷,痛苦,悲哀,升华,超凡人圣。这里,被残忍地钉死的耶稣的神态是非人间非世俗的,他的脸面有一种平静和超脱的凝结,他的身体有一种伸展和奉献的大度,他的胡须有一种化解和顺通的引导。耶稣的样子与其说是一个被屠杀者受毒刑者,不如说是一个拯救者升腾者。我们现在常常讲什么超越自我,耶稣的形象是典型的超越自我的形象。那里具有的是拯救的使命与怜悯,回归天父那边去的安宁与自然,是一种拯救世人的必然、伟大牺牲的广阔与挚爱,是求仁得仁、足慰吾生、得其所终的最后的归宿。耶稣在被钉上了十字架以后。便上升到了永恒的天国,便离开了尘凡,进入了另一个境界。这样的十字架上的耶稣总会吸引你驻足皱眉,低头默哀,思索叹息,追寻基督教的奥秘,生与死的疑问,十字架的内涵……哪怕你并非教徒也罢。无神也有生死,有追问,有战栗,也有盈眶的热泪。 然而,在柏林西部的著名大教掌里,你看到了另一个耶稣,“他”被孤悬在迎面的蓝色镶拼玻璃墙上,在一片靛蓝的幽光映衬下,他低垂着再没有任何力量与情感,没有任何风息与波澜能够发生的头颅;树全静,风不起,他的身体松弛瘫痪,再没有任何痉挛反射哪怕是本能反应的遗迹,没有任何挣扎奋斗最后一搏或些微的痛楚;十字架上的耶稣在这里如同一个空荡的口袋,悬挂在万有已经寂灭坏死的空洞里。他表现为绝对的悲哀,故而不再悲哀,再不悲哀;表现为对人类的彻底失望,故而不再失望,再不失望;他表现为刺身刺心的疼痛,故而不再疼痛,再不疼痛。他没有神性,没有使命,没有信念,没有博爱,没有牧羊人对于羔羊的怜惜,没有拯救的责任与可能,没有复活的力量,没有天国的憧憬慰安,没有献身的充实的悲剧感,没有天父的依仗和盼头。总之,除了悲哀除了痛苦,除了失望除了绝望,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于是连失望绝望悲哀痛苦也已经蒸发净尽。 你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悲痛或不悲痛的耶稣。这是一个被打倒了的被战败了的被消灭了的耶稣。耶稣还有遗体,还有躯壳,但已经没有了前途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大愿(天主教用语,略同誓言)没有了能力。耶稣已经不是耶稣。那么,请问是哪一个撒旦把耶稣毁成了这个样子?可惜,耶稣的敌人不是魔鬼,不是犹大,不是法利赛人,不是邪教徒异教徒,而是人。 这样的耶稣是耶稣对人类的控诉,这样的耶稣是耶稣对人类的辞别文书。你无法不为这耶稣的痛苦而痛苦,你想到人类的罪孽,人类的不知自爱,人类的互相残杀,人类的贪欲、自我膨胀、自欺欺人、冥顽不灵、丑恶下流,人类自己制造了而且继续制造着正在使自己灭种使世界毁灭的奇灾大劫。你想到这个教堂是建造在柏林,建造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的战败国德国,建造在给人类带来罪恶的屠杀的法西斯的故乡,建造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里。它理应是这样,它只能是这样!就在隔壁,是战争中毁于轰炸的原柏林教堂遗址,德国人正确地决定不拆迁也不修复这个遗址,他们称这个残破的旧教堂为“纪念教堂”,让它的断垣残壁,让它的硝烟留下的黑色,让它的尸体的气息永远矗立在新教堂毗邻。 然而,我仍然没有说完全,你再仔细看一下这里的耶稣,你会发现,“他”不仅是悲哀不仅是痛苦,不仅是失望和绝望,还有一层,耶稣在为了人类而羞愧,而自责,而叹息,欲哭无泪,欲叹无声,欲恨无力,欲爱则已经不能。呵,我终于找到了你,西柏林教堂的耶稣!我曾想说你是悲哀的,我曾想说你是痛苦的,但是又有哪个钉上了十字架的耶稣是不悲哀不痛苦的呢?难道耶稣能够是快乐的或幸福的么?这个耶稣像最最冲击我的一点,最使我震动惊愕的一点也许应该说是那种已经不能再爱的决绝的放弃了吧。 人啊,听着,不要再撒娇和任性、放肆和骄纵、逞能和自以为得计了吧,上帝已经不再爱你!上帝已经决定放弃你了! 也是在九六之旅中,我更多地听到了德国人谈他们在战争中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十分重要,不仅对于发动战争而又战败了的德国人。P1-3 序言 小时候是从《模范作文选》之类的书里学散文的,那个时候的作文课作的就是散文。我特别佩服范文里的那些辞藻,什么“皎洁”呀,“潺潺”呀,“徘徊”呀,“灿烂”呀什么的,都是那时学会的。 老舍写过一篇文章,说是他不能理解“潺潺”的含义。我却很接受这个形容词,我接受它不是由于我通晓它的词义和由来,而是由于它的形状,请看,“潺潺”,这多么像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啊!我不知道我的这种体会会不会让文字学家气昏。 愈追求文学反而愈不那么看重散文了。依我的曾有过的心思,散文没有什么创造,大体实录罢了,人人得而写之,不像小说戏剧和诗,那要点过硬的文艺细胞,起码是想象力与进入心灵的深层次。散文也不那么艺术,许多其实是应用文——书信、日记、备忘录、检讨、申请书、社论、报道,乃至政令、决议、批文、通牒、贺电、讣告、悼词……都是散文,都是可以收入全集的。 我个人,对于一段生活一组人物一片刻骨铭心的记忆,我要写之为长篇小说。一个影响比较深远的经验,一块激起了不小的水晕水花的石头,会推动我去写一部中篇小说。而一个电光石火式的启示与触发,一次不期的邂逅,造就的会是一篇隽永的短篇小说。另一种自我感觉最良好——最优美也最深情的状况下,我写的是诗。这些东西都没有了,约稿催稿又急,不得不应付一下了,我才写散文。 所以我常常怀疑把散文吹得邪乎了是不是有点唬老百姓。 请散文大家们恕罪。艺术也如人生,常常是有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歪打而正着。紧紧盯着,运足了气、发足了功的作品不见得就能写好,常常可能写得更矫情更雕琢更累人。而无心修饰的散文,更见出了真性情真境界真品味。散文总还是真实的多,干货多得多。而在一个充满包装与大旗的气氛里真实就难能可贵。散文总是更个人也更边缘,从而更轻松,而在一种常常是众口一词地高谈阔论豪言壮语的气氛下,人也常常希望放松一下,散文也总是更短小,适宜于一些心态忙碌的读者。如此,散文之受到欢迎也就是自然的了。 所以,我也就更怕装腔作势作激情状作文雅状的散文。包括怕那些小学时期激赏过的“皎洁”“灿烂”之类的辞藻,现在只能使我退避三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