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青云的这部作品文字笔法、写景状物、人物塑造、奇禽怪兽与玄功秘艺等等颇得还珠神韵,又能创新发展,因而更能引人人胜。其珠圆玉润之优美行文,如诗如画之景物描摹,台湾无人能出其左;说到奇幻,诸葛青云虽不写飞剑侠客、神魔斗法,却另有奇妙,更具魔幻、奇异的色彩。利剑配佳人,刚健衬袅娜,摇曳多姿的人物故事,总离不开一个“情”字。或天使之爱如出水芙蓉纤尘不染,或情人之恋如火如荼灵肉合一,皆风流蕴藉,令人心仪;而温馨漫缈的少女情怀,醇香迷人的烈妇心态,以及欲壑难填的淫娃荡妇之柔肌媚骨、冶艳狎姿,更是刻画入微、纤毫毕呈。
相传百年前有九位武林巨擘,在峨嵋金顶为争夺一只内隐九种神奇武功的“罗公金鼎”苦斗百日。在耗尽真元即将归天时,一齐觉悟。遂各运神功将鼎断为九块,每人各持一件对着九个不同方向扔进了万丈山谷。谁料百年后这九件残鼎又重现江湖,并有龙氏姐弟发起明年八月中秋重开“峨嵋金顶争金鼎”盛会。由此又使整个武林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降魔卫道的血雨腥风。这其中有四方面的势力,即龙妙妙和龙三公子姐弟,现已获有三件残鼎;狄墨云、狄素云姊妹则是在寻找化外双妖、报父母血海深仇中,卷进了争鼎的是非之内;夏侯平是奉师命尽量阻止九件残鼎归一;勾魂双令谷寒涛与裘冰艳,不仅是翻脸成仇的夫妻,还是武林中最恶毒的魔头。他们既要独霸九件残鼎也要称霸于武林。于是,龙氏姐弟、狄氏姊妹和夏侯平等三方,均与勾魂双令展开了或明或暗的争斗。在此间,龙三公子与狄素云,夏侯平和狄墨云等也同时产生了美好的情愫。但当狄氏姊妹得知了化外双妖即是勾魂双令时,则不惜牺牲也要决心复仇。终于在峨嵋金顶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战中,不单揭开了罗公金鼎之隐秘,还使大魔头谷寒涛落了个血肉横飞的下场。裘冰艳由于弃恶从善,在群英的一片欢呼声中,主持了四海同盟、誓图驱虏复国的歃血大典。
本书奇异生动,人物各呈卓绝风貌,情节曲折,引人人胜,是作者奉献给读者的又一佳品。
月夜深山之中,堆叠着七颗骷髅头骨,已经令人在目睹之下,有点毛发悚然!何况这些骷髅头骨的堆叠方法,更复极为奇特。它们的堆叠方法不是下四上三,也不是在三二一之上,再加一颗,而是一个一个的堆叠起七层之高! 这些头骨,是堆叠在一株参天古木之旁,这株古木之上,并深探钉入了半截青钢断剑! 七颗骷髅头骨的最上面一颗,距离深钉树中的半截断剑,约莫还差有三尺上下! 参天古木后方,是片陡峭山壁,山壁上陷有一只足有七八分深浅的纤美掌印! 掌印的掌心部位,有两个黑点,右面一个黑点,是颗深陷入石,几乎与壁齐平的罕见暗器“天狼钉”!左面一个黑点,却是一个石内“天狼钉”业已被人取走的小小石穴! 这地点是“天台山翠云峰”下的一条幽壑以内。 时间则正是江南好风景,杂花生树莺乱飞的暮春三月。 骷髅、断剑、掌印、天狼钉,这些事物,业已构成一幅足以令人惊奇的画面,但更令人惊奇的事物,却仍将发现! 假如你目光正凝视石壁上的掌印,则请往右下方移,便可看出石壁的另一片上,还有四五只纤纤掌印! 这些掌印,深浅不一,有的三四分深,有的深约五分,最深的一只左手掌印,则深约六分光景! 一切事物,都是静态,但动态亦已发生。 一条身段窈窕的白色人影,出现在幽壑上空的“翠云峰”脚,向壑下飘然飞降! 来人是位风姿绝世,美秀无比的白衣年轻女郎,她柳眉笼怨,玉面凝霜,神情仿佛极为悲愤,手中并挽着一具黑色圆形包裹! 这位白衣美女到了壑底,先向钉在参天古木上的那柄半截断剑跪倒,珠泪泉流地合掌膜拜! 她一面流泪膜拜,一面却口中喃喃,不知在祝祷些什么言语? 拜祝过后,霍地一转娇躯,两道朗如秋水的冷锐眼神,便自炯然凝注在那七具只只重叠的骷髅头骨以上! 她数了一数,见骷髅头骨共是七具,遂好似颇为感慨地“呀”了一声,自语说道:“我姊姊早来过了,我怎么总是遇不着她,她不知道长得多高,是个什么模样?” 这白衣少女,一面感慨自语,一面把所携黑色圆形包裹缓缓解开,包裹之中,竟是一颗用石灰腌制的中年尼姑人头! 她提起这颗中年尼姑人头,蘸了些早就备好的胶汁,把它堆叠在那座“骷髅之塔”顶端,也就是最高一颗骷髅头骨的天灵盏上! 在白衣少女用胶汁粘叠这八具人头之际,方看出那第七具骷髅头骨以上,还略略存有未曾腐尽的少许皮肉!换句话说,也就是这具头骨比较新鲜,被堆叠在此的时日,并不太久! 沾好人头,白衣少女见这骷髅之塔的顶端与参天古木上,所插断剑之间的距离,业已缩短得仅约二尺,不禁凄然一叹,两只大眼眶中,泪光浮动地,凝视那半截断剑,又复悲声自语叫道:“娘啊!骷髅如剑高,方许觅双妖!如今这骷髅之塔,业已堆到八层,再有两颗人头,便可功德圆满!女儿要再去试试掌指功力的造诣方面,能不能达到你老人家所订的寻找那两名武林巨恶,杀以复仇的必需火候?” 说完,便姗姗走到那片印有四五只掌印的石壁之前,意欲凌空吐劲,举掌击壁! 但纤掌虽举,却未吐劲发力,只是目射奇光,向前走了几步,伸手摸着壁上最深的那只六分掌印,颇为安慰地,面含娇笑说道:“姊姊,你的掌印居然有六分深了?小妹旦夕不懈,苦苦修为,尚不知能否达到这等境界?” 语音一落,后退数步,扬起右掌,凝足功力地向石壁之上,虚空略按! 罡风微啸,应掌生痕,石壁上又现出一只掌印,约莫也有六分深浅,与先前那只掌印的大小形状,几乎完全相同。其分别之处,只是一系左掌,一系右掌而已! 白衣少女发现自己的掌力造诣,也能印至六分以后,玉颊上笑意频添,娇躯微闪,便自纵到印有另一只七八分深纤美掌印的山壁之前,注视着这只掌印,在神色上表现出无限孺慕之思地,茫然叫道:“娘啊,你知不知道素儿和我姊姊,都已能够凌空吐掌,印石六分?只等再把昔年‘双妖十大寇’中,所残余两大寇的人头弄来,使骷髅塔堆得与剑齐高,大概掌指功力方面,也就可以达到你老人家所订标准,去寻那两名血海深仇的仇人了!”P1-3
诸葛青云在其成名作《紫电青霜》中,塑造了名冠“武林十三奇”的诸、葛双仙,即不老神仙与冷云仙子。虽为小说中虚构人物,实乃作家本人“诸葛青云”之自比。的确,自1958年,诸葛青云涉足“江湖”,发表处女作《墨剑双英》,于次年便推出其成名作《紫电青霜》、《天心七剑荡群魔》姊妹篇,名噪“台港”,为其赢得巨大声誉,成为台湾早期武侠作家中名家中的名家,与卧龙生齐名。60年代初,古龙刚事创作,因情节内容难脱窠臼,遂向金庸、诸葛青云“取经”,学习文采诗意,并重人物刻画,从而使古龙独辟蹊径,终成“新派”大家。
自50年代勃兴的台湾武侠小说,其名家既能融合“北派五大家”之优长,又能各出机杼,转形易胎而作。诸葛青云为其中佼佼者,作为还珠楼主的私淑弟子,他才华横溢、想象奇诡。其作品文字笔法、写景状物、人物塑造、奇禽怪兽与玄功秘艺等等颇得还珠神韵,又能创新发展,因而更能引人人胜。其珠圆玉润之优美行文,如诗如画之景物描摹,台湾无人能出其左;说到奇幻,诸葛青云虽不写飞剑侠客、神魔斗法,却另有奇妙,更具魔幻、奇异的色彩。在《紫电青霜》中,白鹦鹉不仅能作人言,且清音婉转,颇具辩才,更能与人谈诗;而以流传千古的《满江红》、《正气歌》之慷慨悲歌破邪魔的“六贼妙音”真可谓奇思妙想、别出心裁;文中“祭剑”、“三蛇生死宴”之诡怪生猛无不出人意料。使人大开眼界。不凡构思与匠心独运处,非大家不能为也。
诸葛青云善写情事,其“风流多情”直接承继于北派“言情”高手朱贞木。然而“情”到了诸葛青云手中,更显恣肆浪漫,更显风流多元。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前期作品如《半剑一铃》、《折剑为盟》、《铁剑朱痕》、《弹剑江湖》等书,均以“剑”为名;而后的作品如《豆蔻干戈》、《玉女黄家》、《劫火红莲》、《五凤朝阳》、《红剑红楼》、《咆哮红颜》等,则皆有红粉妆点。利剑配佳人,刚健衬袅娜,摇曳多姿的人物故事,总离不开一个“情”字。或天使之爱如出水芙蓉纤尘不染,或情人之恋如火如荼灵肉合一,皆风流蕴藉,令人心仪;而温馨漫缈的少女情怀,醇香迷人的烈妇心态,以及欲壑难填的淫娃荡妇之柔肌媚骨、冶艳狎姿,更是刻画入微、纤毫毕呈。诸葛青云写有情人以“情”人手,写无情者之阴狠毒辣、狰狞恐怖也是因“情”而生。所谓荼毒生灵者也是“由情生孽”。颇得先辈佛学心法之妙。盖佛家所谓七情即指:喜、怒、忧、惧、爱、憎、欲。端的好一个“情”字了得。
同时,诸葛青云国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学颇具造诣。因此,能充分发挥其“文采风流”的专长,小说写得潇洒俊逸、文采斐然。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诸葛青云总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正惟其善写文采风流的江湖儿女私情,又满篇的诗词歌赋,才有台湾“才子佳人第一人”之誉。此与香港名家梁羽生同好,堪称台港“双璧”!
诸葛青云前后共写下60余部作品。时至今日,这些波澜壮阔、气韵生动的作品.,仍是台湾及海外华文世界争相传阅的读物,果真应验了作家以不老神仙与冷云仙子的自况。可谓青云不老,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