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社会资本概念为分析框架,以东北地区142家工业企业的调查为依据,深入探讨了一个特定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不仅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分别进行了经验研究、分析阐述和比较分析,还以十个鲜活的典型案例真实地再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改革大潮中的变迁轨迹,同时还能获得理论性的启发和政策性的参考。
社会资本是一个悄然兴起的、日益引起我们重视的新理念,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本书以社会资本概念为分析框架,以东北地区142家工业企业的调查为依据,深入探讨了一个特定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不仅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分别进行了经验研究、分析阐述和比较分析,还以十个鲜活的典型案例真实地再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改革大潮中的变迁轨迹,同时还能获得理论性的启发和政策性的参考。
第一章 问题和理论探讨
一 问题的提出:萦绕我心的东北振兴
二 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孕育
(一)马克思和韦伯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贡献
(二)网络组织理论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介入
三 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提出和完善
(一)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阐述
(二)中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阐述
四 对已有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评述
第二章 社会资本理论的拓展及本书的研究框架
一 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一)嵌入论的提出与场域论的完善
(二)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研究
二 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假设
(一)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二)企业家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假设
(三)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假设
三 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142家东北工业企业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东北国企改制中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
一 问题的提出:东北国企咋整?
二 东北国有工业企业存在场域的历史性生成
(一)清朝官办工业的兴起及在民国时期的发展
(二)殖民地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公营企业
(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营工业
(四)转型时期的国有工业企业
三 本章涉及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对象
(一)社会资本不足是东北国企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假设
(二)本章的研究对象
四 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构成的经验分析
(一)企业经营者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具有整合性,缺乏链合性
(二)企业经营者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具有科层性,缺乏协作性
(三)企业经营者宏观层次上的社会资本具有地域性,缺乏现代性
(四)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重建
五 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社会资本构成的经验分析
(一)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具有局部密切性,缺乏区域积聚性
(二)企业横向社会资本具有外向形式性,缺乏协会整合性
(三)企业的政府社会资本具有政府主导性,缺乏交易合作性
(四)企业界外社会资本具有绩效显著性,缺乏普遍利用性
(五)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与重建
……
第四章 东北民企崛起中社会资本的创造与转换
第五章 东北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社会资本比较
第六章 企业利用社会资本谋求发展的典型案例
附录1 通化市国有破产企业职工一次性安置实施办法
附录2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3 个案访谈的东北各界人士名序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