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走长征路(红二方面军)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杜丽英//王向东//田竞//苏北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重走长征路(红二方面军)》是第一部以“车辙印连起长征路”的著作。书中给出了详尽的重走红二方面军长征路行驶路线,使重走长征路有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性;作者杜丽英、王向东、田竞、苏北以自驾重走的亲身经历〔重走起点为湖南慈利县溪口镇“红军树”,重走终点是宁夏西吉县将台堡、兴隆镇,其间经过了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宁夏共8个省/自治区〕,行程二万余里,写下了开篇和寻访长征地70站、上百余处长征遗迹、遗址、旧址所在地的详实记载,精选了800多幅珍贵照片,并以详实的图文记录了今日长征路的现状,再现了红二方面军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书中列举了不少第一手资料,挖掘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全书集史实和沿途所见所闻于一体,纠正了一些史料错误,对今后的长征研究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使本书更富史料价值。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走过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程,而且还先后走过了中央红军暨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程,即首次完成了重走四支红军队伍长征路全程的创举,并先后出版为《重走长征路》全套5本书,本书为此套书之一。

内容推荐

杜丽英、王向东、田竞、苏北著的这本《重走长征路(红二方面军)》以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线为基准展开撰写,通过作者自驾,解决了“怎么走,走多远,到哪里,看什么(感受到什么)”这些重走长征路中最实际的问题。

本书创新性地给出了详尽的重走长征路的具体路线、路程(距离)、到达地点与所见长征遗迹遗址、旧址现址及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等。按照行驶路线,即可一站一站、一个一个地点到达红军长征经过的众多地点。通过这些一站一站、一个一个地点间的行驶,停下来寻访、参观,回顾历史,不仅可以连起红军在长征期间的历程,还可以感受昔日先辈们的艰难困苦和长征的辉煌。

本书重点记叙了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重要的战斗地、宿营地、会议地、会师地以及渡口、雪山、草地等。再现了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纵横驰骋,斩关夺隘,强渡澧水、沅水,挺进湘中,转战黔西北,回旋乌蒙山,横扫滇西,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草地,完成伟大长征的壮举。

从书中,我们可以品出长征路上的路线转折及其历史背景;可以回顾长征路上的战役、战果;可以看到长征路上的雪山在哪里,长征路上的草地在哪里……等等。

从书中,我们可以品出当年历史背景下,长征途中政治路线斗争的曲折;可以感受到长征路上战役的残酷和取得战果的喜悦;可以看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可以看到今日长征路上的风土人情……

书中记载了许多鲜有人去的地点,如红二、六军团渡过的猫跳河、顺岩河,长征路上留下女红军诗作之地(云南鹤庆彭屯村),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时的6个渡口,红六军团与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部队的会师地甲洼、瞻化(今新龙),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一同走过的青海班玛,等等。

本书结构合理,语言简练,细节曲折生动,配图丰富,在较好地汇集长征史实的同时,反映出今日长征路,有较强的可读性。

这是一本相当完整记录今日长征路并能指引读者重走长征路的书。

目录

开篇:自驾重走红二方面军长征路

第001站 张家界溪口镇、三岗村

第002站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

第003站 沅陵县

第004站 桃源县、辰溪县、芦溪县

第005站 溆浦县、新化县

第006站 涟源市、洞口县

第007站 绥宁县

第008站 会同县、洪江市

第009站 芷江县

第010站 新晃县、玉屏县、江口县

第011站 木黄会师地

第012站 石阡县

第013站 瓮安猴场

第014站 瓮安县、开阳县

第015站 修文县、清镇市

第016站 黔西县

第017站 金沙县

第018站 大方县

第019站 毕节市

第020站 赫章县、镇雄县

第021站 彝良县奎香乡

第022站 盘县

第023站 沾益县、宣威市、会泽县

第024站 六甲阻击战、丹桂红军村

第025站 禄劝县翠华乡

第026站 富民县、禄丰县

第027站 楚雄

第028站 南华县、祥云县、宾川县

第029站 鹤庆县

第030站 金沙江石鼓渡

第031站 金沙江五渡口

第032站 香格里拉市

第033站 四川瓦卡镇、云南幸福村

第034站 得荣县城、乡城县城

第035站 甲洼会师、理塘补给

第036站 新龙县

第037站 甘孜县城

第038站 甘孜会师地

第039站 班玛县

第040站 阿坝县、红原县

第041站 日干乔

第042站 班佑

第043站 巴西乡

第044站 牙弄

第045站 古潘州、三军同道

第046站 求吉乡

第047站 俄界(高吉村)

第048站 茨日那村

第049站 腊子口

第050站 哈达铺

第051站 三十里铺村

第052站 闾井镇、梁坪村、龙池湾

第053站 康县

第054站 略阳县

第055站 成县

第056站 徽县

第057站 两当县城

第058站 太阳工作站

第059站 凤州村

第060站 娘娘坝镇

第061站 礼辛镇

第062站 鸳鸯镇

第063站 榜罗镇

第064站 通渭城

第065站 义岗川

第066站 会宁城

第067站 界石铺

第068站 平峰镇

第069站 兴隆镇、单家集

第070站 将台堡

试读章节

在我们重走长征路先后完成了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重走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路和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之后,进入收尾阶段——最后完成重走红二方面军长征路。

注:红二方面军是在长征的后半程(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红二、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组建的,其长征前半程时还是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为了和历史一致,我们撰写重走长征路时,前半部分也以“红二、六军团”称谓。

由于我们在前几次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已多次涉及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路了,所以这次的重走,是以重走前几次没有走过的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程为主,即重走其局部的长征征程。

虽然,我们已多次重走长征路了,但此行并不轻松——要到达所有长征路线的地理最南端(云南楚雄)和最西端(青海班玛),要翻越长征途中最密集的雪山地带(滇北和川西、青海藏区)。对此,我们经过充分准备,仍然充满信心!

关于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起始时间,我们以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代表中革湘鄂川黔军委分会(简称军委分会、军分会,以贺龙为主席,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萧克、王震为委员)下达突围命令,红二、六军团部队当晚从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作为他们长征的开始。同时,在重走长征路过程中,能够顺路到达长征路以外的红二、六军团曾到处,我们也会尽力到达。

我们从北京出发,走高速公路,最靠近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的,是湖南张家界市。于是,我们首先到达张家界市。称王家坪村),这里有树龄1200余年、号称“亚洲第一”的老樟树,因为贺龙在此创立的农民武装独立营在树下整编、加入红军,所以被称为“红军树”(图1),千年老树生机盎然。现已成为青少年爱国教育示范基地。

老樟树旁立着的“红军树”石碑(图2),碑上有碑文《千年香樟树》:千年香樟树位于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树高28米,围径23米,冠幅30米,据测已有1200多年了,有亚洲第一美誉之称。1000多年来,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挺立在澧水河畔南岸,见证了溪口历史的沧海桑田,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保佑着这一方子孙世代平安,吸收了千年大地日月之精华,深受后世人们瞩目敬仰。1935年2月,贺龙、萧克曾经在此树下收编过农民队伍,故又称为“红军树”。

关于溪口,关于老樟树,我们引用当年被贺龙、蹇先任夫妇带着长征的女儿贺捷生所写《去看一棵大树》文中对此满怀深-隋的忆叙——

我现在要去看的,是站立在张家界慈利县溪口村外的第三棵树。

慈利是我母亲蹇先任的故土,外婆家就与溪口相邻,我从小在这片原野长大。命运的巧合使我相信,一棵树也是有灵性的,哲人爱默生就说过: “每棵树都值得用一生去探究。”

那是一棵古樟,在南方的村子里都能见到,普通又名贵,是树中的尊者和王。它们通常站在村庄后面的高冈上,与炊烟缭绕的村庄患难与共,苦命相守。千百年来,村里的人一代代老去,一代代诞生,唯有它们盘根错节,经年不衰,代表村庄和村里的先人极有耐心地活下去,直到活得根茎爆裂,孔穴丛生,巨大的树冠遮天蔽地,如同一团团蓬蓬松松的云,停泊在村庄上空;直到活成村庄的传说,村庄的历史,村庄的神,让人一辈子念念不忘,深怀眷恋。

但我要去看的这棵大树,这棵古樟,却与其他村庄的古樟大不相同。它没有生长在高冈上,而是顶天立地,孤独站在一片开阔的河滩上,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身边的那片坪地,那条似乎亘古以来就环绕着这片坪地静静流淌的河流。远远望去,那几根粗大的如同赤裸的手臂伸向天空的树枝,像大地竖起的一片旗杆,又像河水高举的一簇波浪。

坪,叫王家坪;河,叫澧水。

哦,我又想起我亲爱的父亲了!那时我父亲在经历南昌起义的凤凰涅椠后,作为党的核心组织中的早期将领,他再一次白手起家,在湘西重新拉起一支虎啸龙吟的红军主力。我也想起我亲爱的母亲,那时她作为父亲队伍中的第一个女兵,经过残酷的战争洗礼,既成了这片黑暗土地上少有的播火者、战斗者,也成了我父亲相濡以沫的战友和伴侣。

P6-7

序言

自驾重走红二方面军长征路

长征,艰苦卓绝、举世闻名、史无前例,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壮举。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长征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震惊世界,成就中国革命基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壮举。先后有4支红军队伍完成了长征——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我们也先后走过了这4支红军队伍的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就是弘扬红军精神的一种方式。红军精神,是一种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英勇气概,是一种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

80年前的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出发,经过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在西康甘孜(今属四川)与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又经过青海、四川、甘肃,于1936年10月22日、23日到达甘肃省静宁县将台堡、隆德县兴隆镇(今均属宁夏西吉县),宣告历时一年的北上战略大转移、也就是长征的胜利完成!

80年后的今天,红军,长征,仍然激励着13亿人民向着红军当年的方向前进!

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几位老兵自驾重走长征路,一是我们有着共同的战士情怀、红色情结;二是我们想证明,普通人开普通车,无须强大后援、迎来送往,也能走完今日长征路。

我们认为重走长征路的意义,首先在于用我们这些后辈人的眼光和思考,去感受革命先辈当年的苦难经历和光辉历程,虽然今非昔比,我们的重走长征路并不能“复制”长征,但重走长征路中即使极其有限的感受,也是在读无字书,是在与革命先辈做心灵和思想的沟通;其次,我们重走长征路,可以唤起更多的人关注长征,也来和我们一样重走长征路,来共同缅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虽然,在我们重走长征路之前,已有一些人发布了他们重走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的经历,但我们发现完整走过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的余地依然很大。长征路的地理最南端、最西端都是红二、六军团到达的,那么在哪里?乌蒙山回旋战都转战到了哪里?滇川青延绵不断的雪山能不能驾车走过去?红军一路上翻越了多少座雪山?长征路上海拔最高的雪山是红二军团翻越的,那么在哪里?开车能不能走进大草地?……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沉湎于其中。后来,每当我们在重走中解答了其中的一个个问题,那种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昔日,红军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跨越万水千山,南北大腾挪,其中,红二方面军长征走过了湖南(湘)、湖北(鄂)、贵州(黔)、四川(川)、云南(滇)、青海(青)、甘肃(甘)、宁夏(宁)共8个省市(自治区);今日,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当年红军双脚走过的地方大多都可经公路到达,这就是我们自驾重走长征路具备的基本条件。

由于我们在之前重走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过程中,已多次涉及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了,所以最后一次的重走,是以重走前几次没有走到的红二方面军长征路为主,即重走局部的长征征程。这最后一次的重走,是我们原服役于总装备部的3名老兵——王向东、杜丽英、田竞。左起为田竞、杜丽英、王向东,在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图1),左一为杜丽英,右一为田竞,右二为王向东,在溪口红军树下(图2)。而在此之前,田竞和苏北、王向东已经走过了部分红二方面军长征路征程。

我们驾驶的车型为上海大众的“途观”(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四驱)。

我们几位老兵确定了自驾重走长征路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

——尽可能多地到达红军当年长征重要地点(红军停留的、宿营的、战斗的、召开会议的、休整的等等地点);

——以当今的公路为依托,尽可能循红军的长征路线行驶,即尽可能让我们的车轮印与红军的脚印相重合。

为此,我们事先查询了大量资料,向长征路上的一些党政机构、展览馆室进行了咨询。拟制了20多万字的重走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路计划书,准备了应急食品、药品、自救工具,加配了定位和导航设备。

4支长征队伍[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所到达的地理端点分别是:最东点福建长汀中复村(钟屋村);最西点四川白玉县;最南点云南楚雄;最北点陕西延川县永坪镇。我们决心都要到达。其中。长征最南地理端点楚雄、最西地理端点白玉皆为红二军团所到达的,也是我们此行要到达的。(注:我们后来实际行程到达的长征最西端点是青海班玛县)

行前,书法家王文祥(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图3)、百岁女红军王定国(谢觉哉夫人)为我们的重走长征路题字(图4),我们把题字印在了旗帜上。就这样,我们一路展示我们重走长征路的旗帜,一路寻访,一路宣扬长征及其精神,完成了预定的重走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路计划。

我们从北京出发,历时40天,沿着红二方面军当年的长征路线,共行驶13205公里,行驶的总里程除去往返北京的路程,行驶在长征路上的实际距离与红二、六军团长征里程基本相当。我们途经河北、河南、湖北、山西,在湖南(湘)、贵州(黔)、云南(滇)、四川(川)、青海(青)、甘肃(甘)、陕西(陕)、宁夏(宁)共8个省、自治区寻访了近200处红军长征旧址遗址,相当完整地走过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并在沿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左起为田竞、杜丽英、王向东在长征路上的雪山旁(图5),左起为田竞、杜丽英、王向东在大草地旁留影(图6)。

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行程2万余里;翻越雪山超过40座;长征沿途占领县城36座;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中央军、湘军、黔军、滇军、川军、甘肃军阀及地方武装、少数民族中反动头人武装等数十万大军进行了战斗,据不完全统计,大小战斗达1 1 0余次。

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线图(由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发布)(图7),途中包含了红六军团担任北上战略转移先遣队后从江西出发的路线,我们补上了从四川甘孜到青海班玛的行程。

我们重走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线先后涉足的县以上行政区划(在我们重走后。有些县升为市了)包括:

——湖南省的慈利县、桑植县、沅陵县、桃源县、辰溪县、芦溪县、溆浦县、新化县、涟源市、洞口县、绥宁县、会同县、洪江市、芷江县、新晃县;

——贵州省的印江县、玉屏县、江口县、石阡县、瓮安县、开阳县、修文县、清镇市、黔西县、金沙县、大方县、毕节、镇雄县、赫章县、盘县;

——云南省的镇雄县、彝良县、沾益县、宣威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富民县、禄丰县、南华县、祥云县、宾川县、鹤庆县、玉龙县、丽江市、香格里拉市;

——四川省的得荣县、乡城县、稻城县、理塘县、新龙县、甘孜县、色达县、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 ——青海省的班玛县; ——甘肃省的迭部县、宕昌县、岷县(岷州)、漳县、康县、徽县、两当县、天水市、武山县、甘谷县、通渭县、会宁县、静宁县;

——陕西省的略阳县、凤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

此行经过的少数民族地区(县以上)主要是: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

由于红军当年长征的路线都比较偏僻,红军停留、宿营、战斗、召开会议、休整的等等地点。至今大部分还是欠发达、不发达地区,我们多次驶上了断头路(即道路在偏僻乡村为尽头)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乡村道路交通路况水平要低一些或是维护、维修差一些,有些地方的乡村路轧烂成了“车辙沟”,因此,行驶比较艰难,我们驾驶城市型SUV车格外小心,有时候行驶时速竟然不超过5公里!加上为迎接长征胜利80周年,不少地方大兴土木,道路也在翻修、重建中,这些道路要不然是封路、限行,要不然就是难以行驶,或是行驶中遇会车就难以通过。总之。重走长征路极大地考验了我们选择道路、谨慎驾驶、长时间连续作战的智能、技能、体能。好在长征精神鼓舞着我们,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我们遇到的困难真算不得什么。

此行我们到达的最高海拔高度是从四川乡城县城去稻城县城途中,路标标示枯鲁柯海拔4708米;经受浓雾遮路是在云南去往彝良县奎香的山道上,能见度不足10米;经受的最低温度则是在四川色达时的零下18℃;经受大风雪是在四川色达县去往青海班玛县的途中。

我们此行在四川境内数次拍摄到了珍稀的藏马鸡、藏猕猴和黑颈鹤。在艰难行驶中为我们带来了乐趣,增添了意外的收获。

此行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我们吃饭以快捷的面食为主,如包子、面饼、面片、面块、面疙瘩,面条包括汤面、拉面、抻面、揪面、拌面、炒面、蒸面等,还有各种粉(米粉、红薯粉、绿豆粉、土豆粉……)

由于此行大部分路途在少数民族地区,饭食中菜的分量少,后来我们找到一个“法宝”,就是饭店饭馆里大多有自制的泡菜,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要来吃(图8),最快捷的一顿饭是红薯粉,最丰盛的一顿饭是“笨鸡火锅”(图9)。

我们对途中住宿旅店宾馆的要求不算高。首先是得有停车位(最好是封闭的院落),保证车辆安全,其次是干净、卫生。再就是不在城镇拥堵地段。至于上网和Wi-Fi,现在相当普及了,而且越是私家的旅店、农家乐,往往越是齐备。

一切为了实现重走长征路的夙愿!我们的原定口号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比比红军老前辈”,可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沿途人们对长征的崇敬、对红军的热爱,以及我们不断寻访到红军长征遗迹遗址的自豪和愉悦!

当我们结束了第一次重走长征路(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的行程后,得知新近出版的谢静宜所著《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里提到毛主席在1970年时曾说:我希望你们或组织更多一点儿人沿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走一趟!目的就是教育,知道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烈士的流血牺牲得来的。

此后,我们一发不可收,又先后3次重走长征路。现在,我们打心底里说,毛主席,我们已经先后沿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4支队伍的长征路六万五千里走完了全程!

所有参加重走长征路的老兵们,感受是共同的:圆满走过,终生难忘!

后记

在我们顺利走过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后,决定继续发挥我们重走长征路的优势(包括我们具备的地图使用技能,对道路的策划、选择及现地判断技能,长途驾驶及应付复杂道路技能,陌生地点寻访能力和高海拔适应能力等),最后要重走的就只是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的长征路了。

这次重走长征路,队员均为原总装备部的老兵,我们起名“总装老兵支队”。

由于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较之其他几支红军队伍的长征路有一点不同,是他们在长征途中较长距离地经过了云南、四川、青海一带的高海拔地区,我们重走长征路不可掉以轻心。之所以把重走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放在最后进行,主要源于这一点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季节来走。

此后,我们从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刘家坪开始,一路上边走、边拍照、边记录、边撰写。

尽管此前我们都有在高海拔地区旅游的经历,但这次在高海拔地区要行驶、驻留近10天.还要攀爬一些雪坡。结果,队友王向东、杜丽英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高原反应,而我虽然没有出现高原反应的呼吸问题,却出现了湿度低、气候干燥带来的脚跟、嘴唇干裂问题。好在我们有准备,不仅克服了高海拔的影响,进入青海班玛后,再入四川,还顺利翻越了几十座雪山(垭口),随后经过大草地,相当完整地走过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最后到达了将台堡、兴隆镇。

完成重走长征路行程后几个月,我们又完成了书稿的撰写。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顺畅地“复制”我们的行程,我们的书稿特意采用了“路书”的一些形式,期望起到指引重走今日长征路的作用。

由于我们已有三次重走长征路的经验了,尽管这次重走长征路的距离比较远(和中央红军的长征路距离不相上下),还要经过所有长征路上最多的雪山和最长的草地,但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这最后一次重走,由此,我们先后走过了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实现了走过四支红军队伍65000里长征路全程的夙愿,这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长征、写出更翔实的今19长征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队友王向东、杜丽英、苏北不仅和我完成了多次重走长征路,而且一起紧张有序地完成了书稿撰写。苏北在书稿送审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一定要感谢为本书出版作出贡献的人们。首先要感谢华文出版社和宋志军社长、方明亮副总编、吴素莲编辑的辛劳付出,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审稿工作;要感谢北京芊诚智业信息有限公司、北京瑞盈汇通投资有限公司为启动我们重走长征路召开了发布会,并支持我们一路上的宣传;支持我们一路上宣传的还有中红网和凤凰通讯社。他们发布了我们大量的专稿;还要感谢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中国红岩儿女联谊会、北京育才学校校友会在本书出版时给予的支持。

最后要感谢的,是长征路上那些几十年、几代人致力于保护长征遗迹遗址、旧址,致力于传承长征历史的人们。

另外,本书中的大量史料来源于各地方的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等的展陈,以及各地党政机构、党史研究人员提供的资料,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群策群力,本书得以在长征胜利80周年时出版,让我们甚是欣慰。

由于我们重走长征路是个人行为,寻访面、接触到的人与机构、搜集到的史料都比较有限,本书一定存在缺点和不足,甚至错误,诚盼读者及专家学者惠赐宝贵意见,以期有机会纠正。来信请发电子邮箱:dragon_52@126.com,不胜感激。

田竞

2016年8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