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成祖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晁中辰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之一,该系列是人民出版社约请国内有关专家对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皇帝及其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兼顾可读性,是目前较好的帝王传记丛书。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当中,秦始皇是和长城联系在一起的,汉武帝是和张骞通西域联系在一起的,唐太宗则和“贞观之治”联系在一起,而和明成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等等。但他的名字也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行为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描述和分析,看看明成祖到底有哪些是非功过,历史怎么样造就了明成祖,明成祖又怎么样影响了历史。

内容推荐

本书从新的角度审视了明成祖曲折的一生。在作者的笔下,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既有功也有过的皇帝;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价值观……书中资料颇为翔实。

目录

开头的话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乱世婴儿

一、出生于战乱年代

二、生母之谜

三、明成祖生母传说及社会思想根源

第二节 从宫廷到就藩燕京

一、宫廷生活

二、受封燕王

三,青少年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初露头角

一,众藩之首

二、结识怪杰姚广孝

三,初战告捷

四、易储未呆

第二章 训兵待举

第一节 明太祖之死

一、太祖遗诏

二、燕王奔丧

三、建文继位

第二节 建文削藩

一、首削周王

二、再削数王

三、关于削藩的不同意见

四、对燕王的防范

第三节 众谋士怂恿起兵

一、姚广孝和袁珙

二、金忠和癫士

三、建文新政

第四节 暗中准备

一、风声渐紧

二、父子相继入京

三、佯狂称疾

第三章 起兵靖难,巩固后方

第一节 北平誓师

一、智擒张爵、谢贵

二、夺占九门

三、誓师靖难

第二节 略定后方

一、初战告捷

二、大破宋忠于怀来

三、智取卜万

第三节 勇挫耿炳文

一、耿炳文北伐

二、燕王奔袭,南军败绩

三、真定大战

第四节 大败李景隆

一、李景隆北伐

二、援永平和取大宁

三、北平保卫战

四、郑村坝之战

五、自沟河大战

第四章 转守为攻,直取金陵

第一节 转战山东

一、李景隆一败再败

二、铁铉坚守济南

三、东昌大战

第二节 转战河北

一、夹河大败盛庸

二、藁城击溃吴杰

三、斗智斗勇,固守北平

四、击破房昭

第三节 长驱金陵

一、长驱南下

二、有胜有败,有进无退

三、灵璧之战

四、耀兵江上

五、建文求和成泡影

第五章 南京称帝

第一节 人正大统

一、金川门之变

二、明成祖登极

三、革除之际

四、论功行赏

第二节 屠戮建文遗臣

一、血腥的一幕

二、方孝孺不屈,“诛十族”

三、“瓜蔓抄”

第三节 踪迹建文帝

一、建文帝死于火了吗?

二、寻找建文下落

三、关于建文疑案

第四节 胜败之间

一、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二、建文帝失去民心了吗?

三、靖难之役中的李景隆

四、败者有因,胜非偶然

第六章 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节 设立内阁

一、由丞相到内阁

二、内阁事权

三、内阁七学士

第二节 再次削藩

一、削藩前先行安抚

二、削藩时雷厉风行

三、削藩后藩禁严厉

第三节 任用酷吏

一、纪纲

二、陈瑛

三、用酷吏掌之有度

第四节 创设东厂

一、重用宦官由来已久

二、设立东厂,层层监督

三、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第七章 经营边疆

第一节 经营东北和设立奴儿干都司

一、对东北边陲的初期经营

二、设立奴儿干都司

三、竖立永宁寺碑

第二节 设哈密卫和改土归流

一、经营西北和设立哈密卫

二、经营西南和改土归流

第三节 封赠乌斯藏和经营南海

一、封赠乌斯藏

二、经营南海诸岛

第八章 四方宾服

第一节 开明友好的睦邻政策

一、遣使通好

二、放松海禁

三、优待来使

第二节 通好西域

一、与帖木儿帝国重归于好

二、陈诚和《使西域记》

第三节 改善对日关系

一、明初倭寇问题

二、遣使通好,恢复邦交

三、望海埚之战

第四节 郑和下西洋

一、用人得当,动因复杂

二、力排众议,连续出使

三、成就巨大,耗费惊人

第五节 国王来访传佳话

一、满刺加王来访

二、苏禄王来访

三、浮泥王和古麻剌朗王来访

第九章 下安南和征漠北

第一节 八十万大军下安南

一、安南王位继承问题

二、大举征讨

三、安南叛服

第二节 首次亲征漠北

一、抑强扶弱,和平争取

二、丘福北征,全军覆没

三、御驾亲征,大获全胜

第三节 第二次亲征漠北

一、漠北形势的新变化

二、率师亲征

第四节 晚年三次出塞

一、第三次北征

二、第四次北征

三、第五次北征

四、五征漠北有得有失

第十章 文治有成

第一节 尊儒纳士

一、“儒道光荣多矣”

二、延揽文士

三、编纂图书

第二节 三千文士修大典

一、《永乐大典》的编纂经过

二,价值巨大,历经劫难

第三节 台阁派歌舞升平

一、台阁派的兴起

二、歌舞升平

第十一章 屡兴大工

第一节 营建北京

一、建都问题

二、营建和迁都

第二节 浚通大运河

一、漕运问题

二、宋礼浚会通河

三、治黄和开凿清江浦

第三节 修建大报恩寺等

一、大报恩寺

二、武当山宫观

三、长陵和永乐大钟

第十二章 治国得失

第一节 知人善任

一、恩威并济,赏罚分明

二、人有长短,量才适用

三、不拘品级,不计旧嫌

四、敢言比敢为更可贵

 第二节 政无壅蔽

一、求臣下直言

二、勤于政事

三、“贵得大体”

第三节 愿“斯民小康”

一,关心农事

二、赈灾治水

三、重丰收不重奇巧

第四节 唐赛儿起义

一、劳民过甚

二、唐赛儿起事青州

第十三章 家庭生活和立储之争

第一节 家庭生活

一、娶徐达女为妻

二、并不安静的后宫

三、近于病态的晚年

第二节 为夺储兄弟阋墙

一、倾陷世子

二、立储之争

第三节 倾太子明争暗斗

一、太子处境艰难

二、倾太子密锣紧鼓

三、众臣忧心,多人蒙难

第十四章 思想、才识和一生功过

第一节 思想和信仰

一、政治思想

二、崇佛而不佞佛

三、尊道意在利用

第二节 才识、爱好和作风

一、才识和爱好

二、躬行节 俭

三、政贵务实,不尚虚文

第三节 千秋功罪待评说

一、一个大有作为的帝王

二、一个有局限的帝王

三、结语

后 记

试读章节

三、明成祖生母传说及社会思想根源

明成祖隐瞒生母真象,谎称为高后所生,其目的在提高身价,为自己当皇帝寻找血缘上的根据,这已昭然若揭。与此相反,社会上还有一种对明成祖带有讽刺意味的说法,这正像蒙文史书《蒙古源流》卷八所记,说明成祖的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她原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系太师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儿。她入明宫时已经怀孕,生下的明成祖就是元顺帝的遗腹子。

这种说法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朱元璋的嫔妃中有蒙古人,但明成祖决不会是元顺帝的遗腹子。以朱元璋的精明和刚毅,他决不会把一个已怀身孕的元主妃纳为自己的妃子。如果真有此事,也决不会瞒过他的眼睛。再说,明成祖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即洪武元年)八月时,徐达才率军攻克大都(北京),元顺帝这才仓皇逃往漠北。如果元顺帝的妃子归了朱元璋,也只能在此以后,而这时的明成祖已经9岁了。

有关帝王的这类传说,在宋代以前极为罕见,宋代以后却渐渐多了起来。例如,元末龙凤政权的首领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九世孙,所以龙凤政权的国号为“宋”。有人说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了瀛国公次子”,韩山童收养为自己的儿子。所谓瀛国公,是指南宋末代皇帝赵显,他降元后被封为瀛国公。还有一种传说,谓元顺帝并不是元明宗的儿子,而是瀛国公娶了元朝公主后生的,由元明宗收养长大。清代以后,社会上广泛流传乾隆帝不是雍正之子的说法,而是说他的生父乃是汉族官僚陈阁老。一些文艺家们还以此为题材,编写了不少小说和戏剧,致使这种说法越传越广。联系到前前后后的此类传说,我们对有关明成祖的那个传说也就不以为奇了。

这类传说的流行有其社会根源。首先,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后,一些旧朝遗老不愿与新朝合作,对新朝不满,便编造传播这类传说,把新朝天子说成是旧朝的遗脉,借以抒发对旧朝的怀念,同时也是对自己屈事新朝的一种精神安慰。

其次,宋元明清是我国历史上又一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交替称帝,从而为这类传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这类传说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特点。

再次,朱元璋多妻多子,他有26个儿子,18个女儿。他嫔妃成群,其中既有蒙古人,也有朝鲜人。吴晗曾指出:“元璋子孙中有蒙古、高丽血统,是毫无问题的。”他的嫔妃中还有他以前的劲敌陈友谅的妃子,从而衍变出一个故事,说他的儿子潭王原是陈友谅的遗腹子。与此相似,有些人把明成祖说成是元顺帝的遗腹子,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以猛治国,许多士大夫被不明不白地杀掉,侥幸活下来的也是在朱元璋的屠刀下颤颤惊惊地生活。建文帝继位后,优待文人,一改朱元璋原来的做法,重用知识分予,方孝孺等人改官制、复井田,也都得到他的支持。因此,士大夫们在建文时颇为得意。明成祖通过靖难之役夺得帝位,推翻了建文帝,大杀建文旧臣。方孝孺这个文人首领被诛了“十族”,其株连之广旷古未有。另有“瓜蔓抄”之类,使大批文人受株连被杀。因此,一些野史笔记把明成祖描写得十分邪恶。这也正是明成祖后来形象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丑化明成祖的传说就传播开来,说他是元顺帝的遗腹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传说还有其思想根源。在封建社会,人们最重视血统的纯正,尤其是帝王之家,更不能有丝毫的混乱。皇帝是国家社稷的代表,皇帝被称为“天子”,即上天之子,按照天意来统治国家和百姓。倘若其血统不纯,岂不是对上天、对国家社稷的亵渎!如果明成祖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元顺帝的遗腹子,他还怎么有资格当明朝皇帝呢?如果人们接受了这种传说,明成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就失去了当皇帝的合法性。

另外,宋代理学大兴,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它吸收了儒家的一些传统思想,也吸收了佛家的思想营养。佛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北宋理学家邵雍还创立了所谓“先天学”,实际上是一种繁琐的神秘的象数学体系,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形象和数量,并用以解释一切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对于历史,则用宿命论和循环论来进行解释,认为王朝的兴替都由天命所定。例如朱元璋当皇帝后,就经常说,宋朝的运数已终,上天就让沙漠真人入主中国。现在元朝的运数又已终结,就要由他顺应天命来当皇帝了。元顺帝从大都北逃,朱元璋认为他是顺天命,所以对他谥号为顺帝。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制造了明成祖是元顺帝遗腹子的传说,其中寄托着天命和因果循环的神秘色彩。P11-13

序言

明成祖(1360--1424)名朱棣,1402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来被封为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他死后的谥号是“文皇帝”,所以有的史书又称他为“文皇”。他的庙号是太宗,所以在《明实录》中他的实录就被称作《太宗实录》。后来,嘉靖皇帝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所以后人便一直称他为明成祖。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当中,秦始皇是和长城联系在一起的,汉武帝是和张骞通西域联系在一起的,唐太宗则和“贞观之治”联系在一起,而和明成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等等。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还知道,明成祖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明成祖能干好其中一件事就足可跻身到著名帝王之列,他却干成了那么多,而事实上还不止这一些。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行为联系在一起,因而使得他的形象严重受损。这本书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描述和分析,看看明成祖到底有哪些是非功过,历史怎么样造就了明成祖,明成祖又怎么样影响了历史。

后记

十几年前,我跟着张维华先生当研究生,多次聆听到张师对明成祖的评价。他认为,明代最耀人眼目的几个事件都出现在明成祖时期,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他经营边疆、发展对外交往功绩卓著,值得大书特书。我从那时起就开始留意积累有关资料,现在终于写成了这本书,既了结了一桩心愿,也算是对先师的一种告慰。

有关明成祖的材料虽然很丰富,但对一些关键事件却记载各异。《明实录》无疑是最主要的史料,但《明太祖实录》被明成祖两次改修,记载明成祖一朝史事的《太宗实录》也有不少隐晦,野史记载又多失之偏狭,故不少史料需加以辨析,从而给本书的写作增加了不少困难。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难保准确无误,还望同行专家指正。

为了忠于历史,免不了要引述一些文献。书中除将少数艰涩难懂的文字译成语体文以外,大部分引文仍保持原样。好在明代的文字比较通俗,一般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都可看懂。某些在行文中出现的简短引语,加上引号,表明言出有据,未加注释,以免过于繁琐。

在撰写过程中,黄冕堂教授和官美蝶教授都提出过许多宝贵意见,孟祥才教授还审阅了部分初稿。齐涛博士和吴忠民教授曾与笔者数次讨论历史人物传记的一般写作问题,使笔者受到许多启发。尤其是北京大学的袁刚博士和人民出版社的侯梓祥同志,是他们推动我全力投入本书的写作。从全书的指导思想到当前历史人物传记的一些通病,他们都提出了极可宝贵的见解。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这本书是不可能与广大读者见面的。谨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晁中辰

子山东大学历史系

1992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