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成长最贵少年时。世上芸芸众生多如蝼蚁,难得几个少小能留屐痕。东北育才学校15岁的少年罗友歌,有幸远洋参加了颇具开创性的少年赴法交流学习活动,整整半年,异国新家庭新父母新姐妹新亲友新同学新语言新风俗的全新生活,为这个有着良好文学素养的中国少女,提供了一次比考取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还难得人生成长机遇。180多个陌生而有诱惑力的日子,被她附体随行的文学幽灵细致地记述下来,变成了她自己的,她家庭的,她学校的,甚至她所生活的整个城市,和时代的一笔小小财富,当然是具有文学意义的精神财富。
本书即为她的随笔作品集,收录了她在法国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感。
本书为参加赴法交流学习活动的东北育才学校少年罗友歌随笔作品集,书中收录了她在法国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感,具体收录了《散步》、《有点儿想家了》、《陌生初熏》、《适应中》、《胡言乱语ing》、《过年啦》、《PETER PAN》、《今天有点儿背》、《大罢工》、《被放鸽子了》、《关于日志》、《又过去一周》、《下雪啦》、《值得纪念的一天》、《逛街》等文章。
今天第一天上法国学校,很不幸,起米晚了……呜呜呜,人家说八点半走,我听成八点半吃饭了……郁闷……还不是因为睡过头了,时差没倒过来。我十二点半睡的,五点半就醒了……在席上磨蹭一个小时,作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上厕所(没办法,谁叫厕所离我太远的……),回来后听到手机上的收音机闹铃响(7:30),随后慢悠悠地穿衣服,大摇大摆地洗睑刷牙……八点十分又接到典典(我的好同学,去年住在这家的交流学生)的电话……总之我是八点四十五出门的……成功迟到一小时……
接着领书,逛校园,书包全部塞满,沉啊~赶上的第一节课是历史地理,ORZ~完全听不懂,冷汗刷刷冒,偏偏老师把我安排到第一排,痛苦呀~但下了课就陆续有人跟我说话,还有人主动约我吃中饭……呜,世上还有好人啊~这是一种从末想过的尴尬,全然的陌生感,一切都不属于我,坐在人群中,感觉自己是个怪物。这学校大倒不大,但脊里拐弯的,足够让我这样的路痴走丢。尤其感觉每幢楼、每扇门都长成一个祥,根本就分不出来嘛……
吃完饭正好碰到张伟轩(我在2B,他在2C),他说上节课是英语,老师对他老好了,因为全班就他英语最好……不爽!为什么我碰上的课就那么抽象咧……但还好接下米的数学和化学内容很简单,终于能听进去课了……最后是生物也不是科学,什么梁色体又是ADN(同英语DNA)的,总之是完全昕不懂嗯……
上完一天的课,感觉还可以,同学都很好,并不是我刚开始想得那么冷漠或是瞧不起人,相反他们对我好像还很好奇,走到哪儿都能昕到什么关于Chinoise的话,没有任何恶意。我也终于感受到了法国贴面礼的“恐怖”——带我吃饭或上课的同学(我拢不到路……)只要碰到认识的绝对要贴面。虽然刚见到法国妈妈时,她也热情地用这币中方式表达对我的欢迎(说实话那个时候就不适应),但怎么说都感觉特别扭。额啊,周一见到他们是不是也要这祥啊……哎……
等到放学,导盲的都回家了,我也终于不负众望地丢了,无论怎么祥都找不到等人来接的地方。突然想起米上午校长说我要是走丢了就去找他,于是我径直走到了他的办公室。校长老头,呃,老爷爷没等我说一句话,开口就问:Tu es tombile(你迷路了吗)?ORZ~我就那么像路痴吗……
啊呀呀,今天也挺好的吧,看到二姐了。但我实在实在是受不了这猫狗的昧儿了,满屋都是,吃饭时感觉叉子上都是狗狗的味道……Gino还在我屋撒尿……呜……
看小说看到鲫鱼汤,突然间就想家了。一想到这半年都要吃土豆生菜比萨饼就绝望啊啊啊……妈妈~爸爸~我想你们呐……
还有还有,这两天的经历使我要在家里养狗的决心遭受严重打击,回去以后坚决不养狗了,打死也不养了……
今天去散步了。Binic果然是Bretague最美丽的城市,不论是错落有致的哥特式小屋,还是爬着青苔的蜿蜒小路,无不透着一种清新的异域气息,这在中国,至少在沈阳是看不到的。周围有很多海岸,到处都是牵着狗散步的人,车也很少,而人们脸上无不是挂着舒适的弧度。感觉很舒服。虽然风有点大,但心情还是蛮好的。整天在屋子里发,我都快发霉了。也许这就是所渭慢节奏的生活?
悠闹?也许。但我真是不太适应。尤其是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不知道该做点什么,那种心情驾驭下的生活似乎要比整天埋在作业堆里奋斗更加苍白。而这次散步就像是密封袋(……谁跟我说这是奶袋子我跟谁急……)上被针扎出的小口,奇烦闷一股脑地释放了出去。
……爽啊……
中途去了法国姥爷家。主要是法国妈拜托姥爷周二晚上去Civ.1ing接我,因为她有工作。 ……姥爷很胖,姥爷的狗也很胖……
……呵呵呵呵……。
但是他人很好。
原来天下的老头都是一样的哦,这位姥爷也是,明明是一个意思的句子,他偏偏要重复好几遍,好像我爷爷……另外提一句,老爸,你也有这个趋势哦……还有老妈,你也越来越像我姥了……
回到家,回到我那个小屋(就是相册里的那个小阁楼),心情顿时又阴霾了……啊啦啦.憋死我了……昕歌发短信看照片,最基市的消磨时间方式被用了个遍……好不容易挨到吃饭。
哎,吃饭……
人的潜力景然无比强大啊。我发现我越来越强悍了,经过几天的磨炼,现在竟然可以闭着眼睛吞下没煎熟的肉饼,屏着呼吸吃掉在猫踞过的餐卓上切的面包,边吃番茄酱拌的夹生饭就着自来水边说这个很好吃,再不动声色地赶走刚刚偷舔过面包的狗……
!!!我要吃烧茄子、红烧肉、可乐鸡、炖白蒂、炒鸡蛋、炸酱面、刀削面、冷面、方便面!!!我要吃肉,不要吃火腿!我要吃炒幕,不要吃沙拉!我要吃熟的,不要吃生的!!!呜~我要回家~~~哪有中国餐馆啊~当初我怎么会那么向往西餐啊??????呜~我要回家~~~~~~~~~~泪奔……
算算算,不提这衰事了。感觉那个孤儿(法国妈收养的)对我挺好,并不像听说得那么孤僻啊~总之我挺喜欢她的。记得走之前我问过典典她好不好相处,得到的答率是:对她好就行了。看来真的是这祥。我不知道在别人眼中她是怎么祥的人,也并不在意。只要她不伤害我就好。经过几天的相处,她对我真的越率越好了,一直在帮我,照顾我。开心~呵呵~~
一年了。
一年前的今天,我第一次独身踏上异国的旅程。
善解人意的法国妈Veronique,清爽时尚的四姐Lisa,活泼好动的16岁孤儿Laetitia,迎接我的是一个充溢着异域色彩而又爱意融融的家庭。两只兔、三条狗、十五只猫成就了这个家的别具一格。而时不时过来“冒个泡”的分居爸爸、已工作的大姐、正在上大学的二姐和三姐则更是为这山顶的小屋装点上一曲曲暖色的协奏。P6-9
人生苦短,成长最贵少年时。世上芸芸众生多如蝼蚁,难得几个少小能留屐痕。东北育才学校15岁的少年罗友歌,有幸远洋参加了颇具开创性的少年赴法交流学习活动,整整半年,异国新家庭新父母新姐妹新亲友新同学新语言新风俗的全新生活,为这个有着良好文学素养的中国少女,提供了一次比考取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还难得人生成长机遇。180多个陌生而有诱惑力的日子,被她附体随行的文学幽灵细致地记述下来,变成了她自己的,她家庭的,她学校的,甚至她所生活的整个城市,和时代的一笔小小财富,当然是具有文学意义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要比她回报父母和老师万贯金银要珍贵得多。
若不是亲自读过书稿,我会以为《陌上初熏》必是位国学底子不薄的老夫子之作,读后才目瞪口呆,原来是一个少女才华横溢的文学日记,活活泼泼潇潇洒洒地让人读出许多新鲜滋味来。所谓活活泼泼潇潇洒洒,是指时下这个改革开放的宽容时代所放纵的孩子们极度自由的心态和语言文字。整本书稿的语言,古的今的同日而语,中的外的随心所欲,雅的俗的自由间杂,土的洋的交融一体,老的少的同挤一个屋檐下,竟浑然天成。我之所以先说到语言方面的灵气,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讲究的就是语言的韵致。罗友歌的语言生动活泼韵味丰富,随便摘引几段便可证实我所说的感受。比如,“……回头翻一遍所谓的书稿,头痛。不过是日记N多,各种抱怨与惊喜的杂糅,见证了一15岁女娃赴法半年之心路历程。当然,成长还是有的,变化也蛮大,日记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应该说是俩感觉。总之,一句话概括,刚开始时不成熟,到后来是装成熟……透过一串串文字,我凌空,以最直接的角度俯视那几个月的自己。从开始的乖乖早起到后来的赖床错车;从没日没夜的躲进小楼成一统到雷打不动的杖藜徐步转斜阳;从红着一张脸努力搭话到昂首挺胸阔步收放自如。脸皮越来越厚,所处环境被我逐渐改造成一纯正的颓靡生活……每天晚上看小说、下电影、写日志,等手表指针滴溜溜爬到两点再飘飘悠悠地上床呼呼。第二天照常早起,光荣充当温暖朝阳下家里第一个起床赶车的人。直到后来导致内分泌极度失调精神衰弱,又或者无数次悲惨的错车,仍是死不改悔。每天吼着我困我困然后在Q上瞪着熊猫眼对劝我早睡的同志们可怜兮兮嘀咕‘时光如此短暂,生命如此美好,睡太早,我不甘心啊不甘心’——摆摆手,扭扭头,抛个媚眼,咱也可以大声说,曾经的曾经,我也触碰过Louvre前的玻璃金字塔,趴在埃菲尔铁塔上俯视车水马龙”。再比如,“中途去了法国姥爷家。主要是法国妈拜托姥爷周二晚上去Civiling接我,因她有工作——姥爷很胖,姥爷的狗也很胖一一呵呵呵呵——但他人很好。原来天下的老头都是一样的喔——回到家,回到我那个小屋,心情顿时又阴霾了——啊啦啦,憋死我了——听歌发照片,最基本的消磨时间的方式被用了个遍——好不容易挨到吃饭——唉,吃饭——现在竟然可以闭着眼睛吞下没煎熟的肉饼,屏着呼吸吃掉猫踩过的餐桌上切过的面包,边吃番茄酱拌的夹生饭就着自来水边说很好吃,再不动声色地赶走刚刚偷舔过面包的狗——!!!我要吃烧茄子、红烧肉、可乐鸡、炖白菜、炒鸡蛋、炸酱面、刀削面、冷面、方便面!!!我要吃肉,不要吃火腿!我要吃炒菜,不要吃沙拉!我要吃熟的,不要吃生的!!!呜,我要回家——泪奔——算算算,不提这衰事了——好啦,我要睡觉了,呜哈哈,睡觉睡觉,不碎碎念了”。还比如,“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比拥有的美好,为什么有时得到了却不想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想家啊555555555”“再回想那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分明就是尴尬嘛——当场化石——我真是彻底僵了。怎么办怎么办,我可怜的PAPI(法语,姥爷)啊,我对不起你啊——唉,郁闷郁闷——”尤其那则标题《胡言乱语》日记,语言更为自由有趣:“明天就是中国的年三十了。我竟然能够很平静地说出这句话了。仔细想想,这个周末比上礼拜充实,现在才明白克服想家的最好方式是给自己安排更多的活动,而不是和中国同学聚会和给家长打电话。没事干,吃完了睡、睡醒了吃的生活其实最恐怖,空虚到让人恨不得去挠墙。真不明白我以前的志向为什么会是享受这种吃睡一体的变猪生活。空虚啊郁闷啊,所以才会想家吧。因为融入不到眼前的生活,所以便缩进自己编织的温暖中,固执地认为现在永远比不上过去或是未来。反正我以后的梦想是绝不再是变猪,吃完了睡,睡完了吃。要变也要变一只快乐充实的猪。今天安排得很满,基本上没有时间窝在小屋里发呆想事情,顺便想家。所以很快乐。早上,不,上午幸福地睡到十点,被Lisa和法国妈的争吵声吵醒,懒懒地起床,下楼,摸摸狗,挠挠猫,光荣地充当了全家最后一个吃早餐的人。然后去商店买明天蛋糕要用的材料。明天过年,两家要聚会,准备蛋糕的任务不知怎么咣当砸我头上。三十吃蛋糕,好奇怪的感觉——”
通过罗友歌在异国陌生家庭生活中记下的新新奇奇、细细微微的心电图,我们还可以听到时代大脉搏的跳动。比如那则《又罢工了》,说的是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到法国的失业率,因而引起全国几次大罢工抗议萨科奇解决失业不利,老师们也都得跟着罢工的事,说完这些国家大事,她涕溜一个幽默的转弯说,大罢工没怎么着总统萨科奇,倒是害得我们中国学生上不了课,连上图书馆借书都借不成了。此外,还可随处读到与她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呀、生活水平啊、城市建筑哇、乡风民俗啊、旅游风光啊,等等。
以上这些是从她有才华的语言所描录的各人心电图与时代脉搏角度说的,说的多是事儿。再进一步说,就该是她惟妙惟肖地描写到的人了。文学说到底是入学,是揭示和探索人在时代生活中相互关系和生存状态,尤其是心灵状态的学问。《祭X奠》是她在异国他乡逢(中国)姥爷祭日不能自己的深重怀念之情,让已故的中国亲姥爷,连带法国的临时姥爷都跃然纸上了,并发出老成的感慨:哪里的老人都是一样的心肠啊!还有她对法国临时妈妈那双手的发现,当天便写下《天下母亲的手都是一样的》,最为精彩。一个高雅苗条的知名芭蕾舞演员的手,在为临时的中国女儿往手上栓存衣牌时,被友歌敏锐地发现和自己的既是知识分子又是领导干部的亲妈的手也一样的粗糙,她又是一番心疼的感叹:天下母亲的手都是为儿女而粗糙的。这样的发现和感慨后,她又反思自己对父母的许多不够关心、不够理解之处,这对现在的城市孩子,十分可贵。当法国妈在很重要的一个场合介绍友歌是她家老五时,友歌深重的感动也让我感到了这个法国艺术女性的可亲可敬。给我打烙印最深的还有《孤儿》《很好,我被偷了》两篇,都是写那个和友歌一同寄住法国妈家的法国孤儿的。友歌对这孤儿的关心与描写其实是最鲜明、最成功的。先是对她在那个几方组合的家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情,接着是发现她许多的优点并由衷与她成为朋友,再后来俩人好得丝毫不防时,却忽然发现自己的钱被孤儿偷了几次,因此而气愤,而痛苦,而尴尬,让她不知所措,但还得同桌吃饭彼此碰杯祝愿。对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冲突与描述,对于一个文学少年,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还有一处微妙有趣的描写,也许并没引起友歌的注意,但我印象却极深,就是友歌与自己结交的一个最默契的同学朋友的细节:“——第一次发现,我在这个国家是有朋友的,并无敷衍意义的朋友。从开学起,她就是我在班级唯一能自然相处的人。我们一起坐车回家,一起逛过街,一起上化学课,一起做考试题(咳),现在两个人的书包都是逛街时一起买的,一模一样。和她聊天,不用没话找话。其实一直以来对朋友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时,不会没有话题,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于是Aurore在这一瞬间成为我在法国第一个心里真正认可的朋友,即使她学习并不是很好。向她要MSN时无意中让包里的废纸见了阳光,于是意识到包里原来这么乱。挫败。她刚开始是有点开玩笑地笑,然后翻出自己的包,说她也一样,同时同样从里面翻出一张搓成团的纸。喔呵呵,原来是同胞啊。后来她打开那张废纸,是一张考试卷,右上角写1/20,是分数,满分是20,她的得分是1分!她笑了笑。我无言,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我不能说没关系谁都有成绩差的时候,不能说那么下学期要加油,不能说不要难过,不能说请不要在明媚的笑容里融入那么一丝苦涩,所以只能努力作出Je Suis Desolee的表情,一句话都不说。还好,我们马上换了一个话题。”这些都说明,友歌的对人的发现与描写这一文学才能,如果能得到她自己的更加重视就更好了。
这个时代,是放纵的时代,是浪费的时代,当然也是浪费才华的时代。如果一个有才华的人,不注意节约和节制自己的才华,很容易被才华淹着。这个浪费的罪魁是高度发展的科技。想想古代的竹简刻书,一字恨不能含百意,不然一部书得多少车竹简啊。而现在,手指一敲,一行行一页页的字轻轻巧巧就在虚无中出现了,再一点击,就发送或发表出去了,连纸墨都不用就有无数读者或众多“粉丝”了。所以,作者就可以尽情地浪费语言、浪费感情,一激动可以啊啊啊呜呜呜呵呵呵呕呕呕地一连用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样的字,把个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令人无法回味。这是用浪费促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病,这种时代病必然既轰轰烈烈又潜移默化地侵入所有领域,因语言文字的大量浪费也能促进造纸业、出版业以至网络信息业的大发展,并为其带来大大的经济效益,当然也为大量浪费文字的作者带来多的酬报,所以市场经济时代便纵恿这样的浪费,但这对于文学价值,则非常地不成正比。对此,真正的文人是心头流血的,既疼痛又无奈。因此,我才对友歌小朋友书中能有三分之二多的严肃精练文字而感动,而不赞成杂于其间的“欧了”“拜拜”“碎碎念”之类的语言侵略者。但是,没办法,这也是时代脉搏和心电图的一部分。
我是2009年最后一天在医院开始读这本书稿的,读毕正好是2010年的第一个凌晨,等于是一本书读了两年,多像作者出国走时和走前的准备也跨了两年啊。而她这本书整理完成与书中写到她最亲爱的姥爷的去世,也是相跨两年。时光、生命、病苦、死亡、思念,等等,在一少年笔下竟也频繁出现,所以读完后,不能不刺激我,想到自己的少年时,儿子的少年时,也等于是再次回首了自己的陌上初熏时。我自己就是从少年时天天写着日记走过来的,儿子也是从少年时天天写着日记成长到今天的,但与友歌的用语一比,便可看出时代确实不同了。所以友歌小朋友这本颇显才华的《陌上初熏》,既是她个人180多天精神生命的心电图,也是网络时代地球村的一页晴雨表。读罢感慨良多,自觉童叟皆可开卷受益,故欣然为序。
辽宁省作协主席
2010年元旦之夜匆草于沈阳金秋
一年了。
一年前的今天,我坐在教室,身侧是嬉戏调笑的纷扰,一波波,刺破回忆的纷繁梦。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耳边的叹语,叉是谁倾吐的低吟。
时光终是淡去,独留虚幻的剪影摇摇曳曳,完整的只是回忆而已。
什么十五独身赴法、亲身饰验文化交流,什么光环,什么骄傲,什么资市,什么经验多少价值高低。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人总是要向前走的。”卡卡西面对执意复仇的佐助时如是游。
每逢小学同学聚在一起,仍是会缅怀大家初涉学海的那个六年。你如何我如何,由“那时候我们班”盛起的怀忿,穿透一些逝去的流年,几经回转,终是跌落在“学海无涯,回头还是海”的戏言脚边。斜阳下,浑河边,鸥似雪,水如天。往昔坚信“我花开时百花杀”的轻狂背影,如今大多已是聚会上只知狂歌痛饮的冷意少年。
你在变,我在变,大家都在变。不变的只有。
突然很想说句“我们只是想要活下去”,想漂亮亮舒舒服服地活下去,一如从前。于是便用“90后”式的行为“90后”式的语言,摆出不可一世的姿态,堆砌一个又一个谎言。
终是幼稚的吧。
回首这些文字,感慨甚多。近几天应该算是最后阶段了,我却逐渐开始执著于鄙视。文字浪费、可以说,是很受打击的吧。好像最近忿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早知道这些东西会被整理成书我就好好写了”。所以和人家约好的周一交稿硬是被我拖到了周四,哈哈。
都不知道到底该写点儿什么,感觉能说的不能说的还有什么雄心在ACKNOWLEGEMENTS里都是到了呢。Rifle,我绝对不会承认写这篇后记只是为了弥补“缺少法国家庭背景介绍”的不足,更不会承认以上文字已经远远背离了这一初衷。你也没有看出我写这些基本上是为了凑字,对吧?
鳞次栉比的大厦,繁华若箩的霓虹,如今的中国大都市似乎真的与巴黎相差不多,可背后更浑层次的内涵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半年里,我看到法兰西透明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看到邻里之间偶然相遇互道“Bonjour”,看到永远秉承“车让人”原则公路。法国妈是芭蕾舞教师,每当比赛临近会忙得没头,闹时会串门做客,看到女儿晚归会大吼,成功炖了一锅牛肉则会沾沾自喜一周。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四个女儿的普通主妇,却能够接连领养一个孤儿、两只兔、三条狗、十五只猫,还有一个我。除了爱心,还能因何?于是有种魄力深深盘踞在了我的记忆中,一次震撼,千声祝福。
又或者,人不能总是活在回忆中,就像早晨睁眼,于半醒半睡间陷入“我是在家”的茫然,可是呼吸间的生涩早晚会让你明白自己所处的不过是~个叫做“406寝5床”的位置。
所以呢,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谁都没权利,也没资格总是缩到壳里去回昧那所谓“昨天的昨天”。
偏见?亦可。
有什么关系呢。就像这个表情TvT,屏幕前的我终是会微笑着泪流满面,仰首走向新的明天。
于是,以上是《陌上初熏》的后记,也算一个终结。
在此感谢刘兆市市伯伯为我写序,感谢帮我改稿的编辑,感谢老爸,感谢老妈。辛苦了。
2010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