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有一女子,憔悴如纸。她无穷尽地向人们抱怨着生活的不公,从母胎里出生的那一刻起,伴着人生的第一声啼哭,女人就注定要开始一个不同于男人的一生。女人的一生,或者是跌宕起伏,或者是平平安安,也许上天早就为她画好了一生的轨迹。
嘤嘤啼哭的婴儿转眼就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转眼,又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女孩在父母的呵护和教育下,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上学。这个期间,好女孩的标准就是听老师的话,听爷爷奶奶的话,听爸爸妈妈的话,认认真真地念书,做一个好学生,一个乖乖女。
在家里,父母的权威至高无上;在学校,老师是不容置疑的人生导师;学习成绩是她生活中的阴晴表,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是她生活的全部。
离开父母,上大学之后,女孩就像是被放飞的小鸟。她终于长大了,她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她恋爱了,男朋友弥补了学习之外的空白,学习、吃饭、谈恋爱,单一却也有滋有味。
毕业了,工作了。一纸婚书结束了少女时代许许多多玫瑰色的梦境,她从女孩成长为温情脉脉的妻子,丈夫便成了她生命中的全部,心甘情愿为他洗衣、做饭、生孩子。
在幸福的缱绻之后,她的身体中埋藏了爱的种子,十月怀胎的辛苦,如同漫长的征途。她怀着幸福的期待,等待着那个痛苦而美好的时刻,随着临产的阵痛,女人终于走进了生命中最值得自豪的那个时刻——她成了含辛茹苦的母亲。从此,孩子成为她生命中的太阳,她要用自己柔弱而坚强的手臂,托起这一轮初升的太阳。
时光荏苒,当有一天,她的孩子领着一个陌生人来到家中,准备成为这个家里的新成员时,女人这才惊异地发现,孩子已经不再需要她了,而自己却已经两鬓斑白,青春不再。
女人的一生便是这样的起起落落,她们的一生,似乎是在一个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幕还未落下,另一幕却要急着开场。有时还要一连客串好几个角色,演绎和体会着不同角色的酸甜苦辣、喜怒悲哀;但她们又不是演员,她们是生活的实践者,她们的剧本就是女人一生的命运。
女人在命运这场大戏中,忠实于自己的角色,快乐的是她自己,劳累的也是她自己。
当韶华流逝的时候,女人一生戏剧的大幕即将落下,女人可能意识到,自己终生演了许多的角色,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悲哀都是为了别人,唯独没有自己,自己已经不知在何时、何地丢失了自我,她的这一生是从属的一生、奉献的一生、被动选择的一生、不能自主命运的一生。
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在散文《爱》中,描写过一个命运不能自主的女子: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在这篇文章里,讲了一个女子被他人操纵、颠沛流离、悲苦辛酸的一生。女子即使遇到自己当年喜爱的人,也不能表达心中这份深深的情爱,然后,被命运的手轻轻地拨开,到他乡流离,与自己心仪的男子就这么终生擦肩而过。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