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关于理财这件事
1.当我们讨论理财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一提到理财,不少人普遍的认识就是赚钱。简单点的就是通过储蓄赚点利息,高级一点的就是买股票、基金、黄金,甚至投资项目、艺术品等达到财富增值。不能说这样的观点有问题,应该说通过种种理财行为达到财富的增值,哪怕是让财富不缩水,的确可以认为是理财的基本要求。但是正如本书自序里所说的那样,理财是一种生活态度,所以不能简单理解为赚钱,它也不是只和钱相关。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我每个月工资那么低,能覆盖生活花销就不错了,哪还有闲钱理财呢?这种观点也非常常见,包括一些可能没有收入的学生,刚走上职场的年轻人,或是全职太太更不太关心如何理财。对于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群,他们不一定会主动关注理财的知识,估计也不会看到本书,相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如果你看完本书觉得对他们有帮助,不妨将里面的一些观点分享给他们。
如果很有钱了,又怎么看待理财这件事呢?我相信达到财务自由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这类人可能更懂得如何理财,否则只会坐吃山空。对于财务自由的理解大家可能会不同。简单的理解就是非常有钱,躺着不工作也有钱花,不用为经济问题烦恼。如果修正一下,可能是不一定要非常有钱,而是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被动收入可以覆盖所有开销。
举个例子,一个人买彩票中了1000万元,全部存银行,每年的利息有50万元,这50万元够他一年所有消费还绰绰有余,那么他完全不用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他达到了财务自由。再举个例子,一个人通过十几年辛勤工作存款100万元,也存银行,每年只有5万元利息,后来他辞职,做起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摄影,但是一个月要消费3000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他达到了财务自由。所以财务自由并不是简单的以有多少资产来衡量,反而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是一种更贴切的表达。或许第一个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第二个人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但是我们很难说谁更快乐。
上面举了粗茶淡饭但是可能快乐的例子,这并不是本书的中心思想,相反,本书更希望你能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和理财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并不是一味地节衣缩食。任何时候,好的生活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至于什么是好的生活质量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喜欢城市的灯红酒绿,有的人喜欢乡村的清心寡欲,只要自己内心喜欢,就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当讨论理财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多的关注是资产,但是拥有再多的资产却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意义在哪里?明白这一点,或许你就能明白我为什么强调理财是一种生活态度了。因此当你看完本书,再跟别人讨论理财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些新的观点。 2.你不是什么都没有,你有时间!
时间成本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略的,有时我们会为了省下一点小钱而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做是非常不值得的。P2-5
沐丞的理财方式简单易操作,本书适合刚开始理财的人士阅读和学习。书中不仅是简单地介绍理财方法,还包括对理财思维的阐述,更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让读者更了解理财这件事。
——简书CEO,林立
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理财专著,作者用自已工作十年、身家千万的现身说法,告诉你关于记账、信用卡、买房、储蓄、基金、股票等理财关键词背后的思考方式.及其映射的生活态度。
——随手记理财社区主编,施建
新手如何迅速在理财上入门?找个好导师,找本好书指引。一切不给实际易操作的理财方法的书都是耍流氓,这本书,实实在在沉淀着沐丞lO多年的理财思考和方法,手把手教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财体系。
——财猪主编,冯海霞
或许你能在沐丞的文字里看到那个正在找寻的自己,一如在投投金融app里他的理财故事,你想拥有怎样的生活?我想他能给你帮助。
——投投金融联合创始人,尹彬彬
写完这个关于理财的连载首先想到的竟是十多年前老爸在我大学毕业前对我说的话。他说去深圳找不到工作就回老家,然后跟他一起租个门面教我修电视机。现在回想起来竟也感慨万千,那会不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呢?我仿佛看到一个肥腻秃顶的中年男人穿着破旧的拖鞋,吃完晚饭微醉而又满足地剔着牙,听着新闻联播里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报道,老婆边刷着碗边碎碎叨叨着家庭琐事……
转眼已经深漂11年,虽然不如老家那些同学、亲戚生活得那么悠然自得,但也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知道自己终究过不了那样的生活。这本理财书并非是去介绍自己的奋斗史,感觉那样太微不足道,还不如把理财经验分享出来更有意义。
很多人理财就是为了财务自由,可是要达到终极的理财目标除了财务自由外,还要时间自由和身心自由。有的人虽然非常有钱,但是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生活、陪伴家人,这就是时间不自由;或者要承受非常大的工作压力、身心疲惫,这就是身心不自由。所以理财的终极目标就是财务自由+时间自由+身心自由,缺一不可。这就需要你建立自己的理财系统,让这个系统做良性运转,不断产生足够的收益,并且不需要自己多操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是你要追求的。
或许你才刚走出校门,或许你已经步人中年,或许你从来衣食无忧,或许你一直生活拮据,或许你还孑然一身,或许你已三代同堂,理财都将是你一生永远也学不完的课。
最后祝愿每位关注微信公众号“沐丞的自由生活”的朋友们早日达成心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序:理财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决心写这本书是因为工作十年在理财的路上感慨良多,的确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是前一段时间以前的同事让我在微信里建个群教他们理财知识的时候。我想与其零零散散地传授不如系统地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一起来交流效果更好。
这些同事,有的工作才三四年,有的已经成家生了孩子,居然都不会用信用卡,他们其实都是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有名的大公司里工作,但是在理财方面真的是小白。可想而知,还有很多其他朋友也是类似的情况。自己努力拼命挣的工资奖金正慢慢缩水而浑然不知,工作几年还是只能“望房兴叹”。
有人说“白领”就是月月光,工资“白领”了,对于不会理财的白领真是这种情况,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我也会介绍这些实例并给出解决方案。
至于我自己,已经在2015年10月买下第三套房产,虽然有不少贷款,但是三套房产粗算也有上千万的价值,这是我十年工作和理财的成果。这个成果有我有意识的行为,也有机遇的因素,整个过程更不是一帆风顺。所以想要理财的朋友首先要摆正心态,理财是个持续的过程,可能也包含偶然因素。本来第三套房产在更早的时候就可以入手,但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和贪心而未能实现,这个在书中也会有案例介绍。
大家都很喜欢看三五年存下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帖子,但是如果这个人工资也就三五千,光靠记账和节省是很难达到的。一般情况都会有额外的收入,比如丰厚的奖金、兼职外快,或者相对偶然的机遇,比如较长时间的牛市,否则就算我们数学一般的人也能算得出来,哪怕理财收益每年达到20%,月工资只有几千的人都很难存下这么多钱的。所以最好的理财可能是投资自己,理财的理想目标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见得是一定要追求多少存款和资产,或者是所谓的财务自由。所以,理财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理财,也就有很多人不理财。会理财的人并不代表很会赚钱或是财务自由,同样的,不理财的人也不代表赚钱能力差或是人不敷出。所以,这么多关于理财的书籍并不能让你走上人生巅峰,本书也如此。
但是当你有意识地关注理财,并循序渐进做起来的时候,会发现懂得理财的生活和疏于理财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本书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教授一些理财方法和技巧,更是表达一种生活态度,所以当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里面的一些内容跟你所认为的理财知识不一致时,也不要疑惑甚至抱怨。看完这本书,明白了理财的真正含义,相信你一定会豁然开朗。
既然理财是一种生活态度,就不用将它看得太复杂或是沉重,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也不用全盘接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决定就好。书中提到的“财富尽在掌握”中的“掌握”其实有着一语双关的含义,表面意思是让你管理掌控自己的财务,第二层意思则是配合“指尖理财”表达一种方式行为,即通过手掌中的手机来进行快捷的理财生活。
理财达人有很多,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要学专业的金融、财会知识,或者是财经节目的嘉宾。所以请放轻松,看完本书即使不能成为理财达人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已经开始关注理财,这就是非常大的进步。不论你将财务自由作为理财的目的,还是把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作为理财的目的,这本书或多或少都能帮到你。
本书有几个章节,并不是孤立的,而且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地打造理想理财生活培养思维和端正态度的过程。所以希望读者们尽量从头开始看,而不是仅仅看目录然后翻到感兴趣的内容,否则可能会有一定的跳跃而不能更好地帮助到大家。
从今天开始,开启你的全新理财生活。
沐丞编著的这本《理财要趁早》介绍了,从零开始你的“理财新生活”,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能克服自己小小的惰性,改变自己陈旧的理财思维,再利用移动互联时代的各种便利性,你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理财达人。
沐丞编著的这本《理财要趁早》讲述了,很多人有这样的理财思想,比如我工资少,每个月都花完了,哪有多余的钱来理财?记账好琐碎,而且也不能产生收益,记它干嘛?还信用卡太不方便,会忘记,比银行卡好用吗?网络支付好难弄,还有安全问题,搞了有什么用?办储值卡消费好麻烦,干嘛不直接用现金?理财产品那么多,选起来好伤脑筋,也没看到有多少收益啊?如果你在理财路上有过这些疑问,归结起来就一个字——懒。很多人渴望财务自由,认为这样就可以不用工作,就可以过上轻松的生活,但是在自由之前你的付出足够吗?理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俗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是懒,就只能看着财务状况混乱,资产一直缩水。理财其实没有那么难,如果能克服自己小小的惰性,改变自己陈旧的理财思维,再利用智能手机的各种便利性,你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理财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