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野吉晴著,侯蔚霞、张哲译的《伟大的旅行(采风篇珍藏版)(精)》中,作者用近10年时间重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旅行”。他用自己的脚走,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以返璞归真的方式回答了人类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伟大的旅行(采风篇珍藏版)(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关野吉晴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关野吉晴著,侯蔚霞、张哲译的《伟大的旅行(采风篇珍藏版)(精)》中,作者用近10年时间重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旅行”。他用自己的脚走,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以返璞归真的方式回答了人类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内容推荐 关野吉晴著,侯蔚霞、张哲译的《伟大的旅行(采风篇珍藏版)(精)》重走人类祖先伟大的迁徙之路,求解文明社会根本的生存之道。 选择最恶劣的气候,征服最险峻的目标,是冒险家骨子里最高的愉悦,但却不是探险家最优先的考虑。探险家念兹在兹的是探寻未知的新世界,以参与观察的方法,与异域文化的人群进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共融。作为探险家。关野吉晴正是为了求解不同人群的悲欢喜乐,以及家族手足间的情感联结,才开始了“伟大的旅行”。 目录 中文版序 引言 1 南美 卡韦斯卡尔族少女 玛丽亚·路易莎 维基契族的族长 卡洛斯·林科曼 原住民 塞克南人 神圣的日全食 安第斯山区 回响在安第斯山脉的非洲之魂 印加战士勇气的证明 投石战争 自南美探险的起点 马奇根加 星与雪的巡礼祭 柯伊约特 印加后裔生活的村庄 在圭亚那高原看远古时的地球 亚马孙地区的猴子们 骄傲的高原森林民族 亚诺玛米 2 中美和北美 保留了玛雅传统的全灵节 纳瓦霍之国 创造一个和地球生态系统一样的星球 捕鲸之岛 白头鹫捕鲑鱼 布鲁克斯山脉的猎手一家 沐浴在迪纳利的秋季 和日本人有共同祖先的村民们 3 远东西伯利亚 楚科奇壮烈的捕鲸之旅 海象节 神圣的驯鹿分割仪式 用渔又挑战巨型海象 梦的判断与超常医疗 驯鹿牧民的生活 来自精灵的礼物 饕餮贝加尔鱼,酩酊伏特加酒 4 蒙古和喜马拉雅 草原少女普洁 冈底斯的朝圣者 藏传佛教的巡礼祭 喜马拉雅深处人们的祈祷 关野医生出诊记 严冬前的准备 与牦牛队同行 5 中东和非洲 人类最初的森林破坏:黎巴嫩雪松 不储存东西的平等社会 克艾古 不储存东西的平等社会 玛疆盖尔 达纳基尔沙漠中遇到的盐帮 埃塞正教的圣诞节 乌干达的森林和漫长的后记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在开始“伟大的旅行”之前,我已经在南美大地上进行过多次长途旅行。二十几岁的时候,即便在深山老林里行走数月,也从没冒出过想吃日本料理的念头。那时,反倒是对那些离不开日本菜的人有些嗤之以鼻:“好不容易跑这么远到南美来,怎么还离不开日本菜呢!”但到30岁以后,如果还是长时间待在山里,而且一直与当地的饭菜为伍,我就会思念日本菜了。如今,跨过40岁门坎儿的我,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只要到了大城市就一头扎进日本餐馆的人了。 在南美,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其首都必有日本人经营的日式餐厅。在这些餐厅里,可以吃到寿司、生鱼片、天妇罗以及日式火锅等所有的日本特色菜。然而很奇怪的是,在首都之外的地方城市就难觅日式餐厅的踪影了。即使有日本人经营的饭馆,也是靠本地口味而立足,因为地方城市并没有对日本料理的需求。 如果我身在一个没有日式餐厅的地方城市,而又特别想吃日餐时,就会选择去吃中餐。即便是在地方城市,也随处可以找到中餐厅。人口数量达到10万以上的蓬塔阿雷纳斯市位于地球最南端,这里也有一家中餐厅,叫作“金龙菜馆”。1994年8月中旬,旅途中的我和卡韦斯卡尔族少女玛丽亚·路易莎在这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这也是玛丽亚生平第一次吃中餐。 金龙菜馆室内布置以金色和红色为主基调,配以黑色装饰,挂了不少坠着红流苏的灯笼,充满了中国气氛。里面摆了一些圆桌,但是从来没见过所有桌子都坐满客人的场景,总是空空荡荡的。我们找了一张小桌子坐下,耳畔响起了邓丽君的歌。可能是看到有日本人进了餐厅,店主特意播放的。不过,在这样浓厚的东方氛围中,走过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女招待,还是让人感觉有些异样。她笑着用西班牙语问我们:“馄饨汤?”倒也不是这家的馄饨汤有多好吃,只不过我每次来这里不是点馄饨汤就是点烧卖,成了“老几样儿”了。 玛丽亚很安静。没有主动跟我谈什么,只是一直盯着墙上挂着的诗句,然后,目不转睛地问我:“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卷轴上写的是一个巨大的“忍”字,下面还有两句话:“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是否应该马上把意思翻译给她听,我还是犹豫了一下。因为我觉得她可能会想,这样的话语不该说给我们这些本已谨小慎微地生活的人听。于是我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注释。 “面对欲望时,如果我们总能想‘这样就足够了’,就能一直保持快乐。而且,容忍能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安详。” 其实,卡韦斯卡尔族人一直过着知足、容忍的日子。这句话对于对欲望永无止境、贪图享受以及拜金主义的人而言,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 1989年,我与玛丽亚相识。那一年的3月和10月,我曾在伊登港短暂停留过两次。生活在巴塔哥尼亚海峡的卡韦斯卡尔族人也和其他土著民族一样,人口在急剧地减少。据说在19世纪后半叶这里还有4000人左右,后来白人来到这里。经历了虐杀和传染病后,很多人死掉了。到1972年,这个民族只剩下47人。1989年,在我初次访问当地的时候,这个民族只有16个人了。 当时,卡韦斯卡尔族人以捕鱼为生。不过,他们买不起白人们使用的那种配备了潜水用具的高级捕鱼船。从动力上根本就无法与人家一决雌雄。工作上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被炒鱿鱼,只能靠不时地打一些零碎散工来维持生计。在没有工作可做的时候,他们还会靠喝廉价的酒打发时光。长期以来造成了营养不良,身体也因此变得容易患病。 我在伊登港待了一个星期,有幸借住在卡韦斯卡尔族人首领的家里,结识了他们家的独生女玛丽亚。在我离开伊登港之前的一天,我问玛丽亚:“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原本我以为她会回答“教师”或者“护士”。然而,当时正在擦着刚刚洗好的碗碟的玛丽亚在听到这个问题后,稍稍停下手里的活儿,歪着脑袋开始思考。过了半晌,她看着我,然后笑眯眯地说:“我想做考古学家。” 这是一个让我无论如何都预想不到的答案,却轻轻地从她口中说出来了。(P3-4) 序言 得知《伟大的旅行》要出中文版,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 大约700万年前,诞生于非洲的人类先祖从猿人进化到原人,最后又进化成我们人类的祖先——智人。如果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在五六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仿佛一瞬间就迁徙到世界各地,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落地生根。现今,地球上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人类生存。 猴子中往北行进得最远的要算是日本猕猴了,但是也仅仅是北纬41度而已。而人类则在两三万年前就到达了北纬60度的地方,最终甚至有人在北极圈内定居。其中的一部分人则跨过新大陆,将足迹推进到南美大陆的最南端。 动物物种在新的土地上完成身体的进化,最终适应的个体得以生存。与之相比,人类各民族在身体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大,而是通过后天创造的文化与环境相协调适应。也正因如此,行进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人类创造出的文化种类之多,着实令我们咋舌。 在这本书所记录的“伟大的旅行”之后,我于2004年开始了一次新的“伟大的旅行”。这一次,是为了探究走出非洲的早期人类,从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如何到达了日本列岛。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人们可以从北方、西方以及南方漂洋过海,来到日本。也可以说,日本列岛就是东游的人们云集之处。人们来到这里,在接受大陆文化影响的同时,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新的“伟大的旅行”的最后行程中,我使用了手工制作的没有发动机的皮筏,经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最后抵达日本冲绳。虽然在途中遇到过种种困难,但我还是于2011年6月完成了新的“伟大的旅行”。希望以后也能向大家讲述我在新的旅行中的点点滴滴。 关野吉晴 后记 翻译关野吉晴先生的《伟大的旅行》,难度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困难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大量陌生的名词。《伟大的旅行》带着我走进地球上很多不被人熟知的角落,遇见各种各样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民族。 不过这本书又告诉我,所有的这些名词都不陌生,书中所有的人都和我有着共同的人类祖先,所有的地方都有人类祖先曾踏过的足迹。就好像从我的身体里伸出无数看不见的触角,朝向四面八方,沿着关野先生的旅行路线,蔓延成一张铺盖在整个地球上的网,把很多个“我”在那里生活的景象传送到我的脑子里。 翻译工作既有艰辛也有喜悦,但是更多的是作为一名读者的感动。这是一本平淡的旅行日记,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扑朔迷离的情节,但是充满了关野吉晴这位旅行家、冒险家对“人类”“幸福”这些永恒主题的不懈思考。他朴实无华的语言显露出他那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可能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品格才使得他完成了将近10年的艰苦旅程。他不但走过了地理上的5万公里,还走近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心。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在被无穷无尽的专有名词弄得头晕目眩之际,难免在语言的整理上有所疏忽,漏洞百出,在此一是要向此书的编辑深表歉意,二是要对编辑的鞭策和鼓励表示感激。还要感激清华大学日语系的方辉、郭韵、徐风明、耿立平、岳华霞、徐申蓉、王婷、赵铮、周颖、刘苏洋等同学的翻译工作,使得中文译本有了雏形。此外,还要感谢父亲侯柏林和母亲陈宝珍的支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