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丛书》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本书是其中的“云南昆明富民卷”,由段华礼主编。适读于:家长、孩子;老师、学生;讲故事、写故事的人;文学、历史、民俗等爱好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富民卷)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本书是其中的“云南昆明富民卷”,由段华礼主编。适读于:家长、孩子;老师、学生;讲故事、写故事的人;文学、历史、民俗等爱好者。 内容推荐 段华礼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富民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伏羲兄妹 彝族祖公牌位上为什么要 供山竹根 兄妹结婚 传说 人物传说 建文皇帝到狮山 张丰的传说 张班师傅 张班造桥 大力士许洪力 史事传说 红军攻占富民县城的故事 稀饭守城 郝县长打死在卖鸡巷 赵中队长吓得装婆娘 地方传说 伽峰山的传说 双龙湾的传说 九峰山的传说 九峰山玉观音的传说 飞来寺 螳螂川的传说 河上洞的传说 老千山的传说 金板山、银山和败了山 富民县城的来历 神奇的石犀牛 凤凰田 白龙潭的传说 清河大湾的传说 彝族人为什么住在高山上 大三垄洗澡塘的传说 白龙寺的传说 石将军 石山神与狼 臭水井 望海楼 鹧鸪河 断脖子山的传说 祭龙 红莲沼的传说 灵芝寺的传说 凌云庵的传说 为什么羊嘎里没有小谷雀 还记得村的来历 仙人石仙人脚印 姑娘坟的传说 借碗 火烧房 风水宝地 飞来树 黄坡山神庙 银子洞 闪电姑娘 东村“民兴街”的来历 散旦银汞山石城的传说 凤鸡洞的传说 神马的传说 将军石 杨夭关怒逐瞎白龙 动植物传说 “可恶鸟”的叫声 牛和羊为什么没有上门牙 三官寺茶花 鼠牛谁大 土特产传说 富民油鸡纵的传说 款庄的茭瓜不黑心 赤就的板栗不生虫 风俗传说 晒祖洞里的木筒 女人的“围腰” 磨担秋的传说 故事 动物故事 谁的本领强 准当大哥 幻想故事 放牛郎和青蛇 盐的故事 石头嘴 麻姑的故事 老三与小白蛇 装人血的葫芦 蛇郎 阿毛、咱居和猴子 金狮子 渔夫和小金鱼 小李保与小金猪 小瓦罐 悔恨的咱腊(苗族) 屙金的人 屙金尿银 邱小二 憨弟奇缘 三个牛贩子 鬼狐精怪故事 狐狸精 樵姑的故事 癞蛤蟆女儿 生活故事 拜寿 补漏救蚁 一女打金棺 罗英秀才 隐语姻缘 月秀 升天 “李黑炭”的故事 我只要黑炭钱 三个匠人 “张吉令”的故事 “小背时”起来了 合婚 三根犀牛毛 懒惰的哥哥 娇惯的儿子 对诗招亲 这回是真的 牛皮大的一块地盘 凤土司故事三则 从帮工到土司 太平桥的银子 照宝镜不灵了 享自己的福 贪心的人 说白莫指白罚你三石麦 刘老倌告状 气死鸡纵 舍身救母 李二先生 文人故事 书生姻缘 圆梦 书童状元 杨天关挡驾 笑话 早酒 四个手艺人 笨人孙老二的故事 比年岁 瞎猫碰着死老鼠 山神老爷上大当 一言巧合 四个朋友 曲中曲 新官与旧差役 胆小的三兄弟 试读章节 伏羲兄妹 讲述:刘国富 记录:朱维琼 2000年采录于永定镇石坝村 听老辈人讲,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本无人也无山林田地,夭连水,水连天,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大海。后来的山是王母娘娘拿包天帕勒出来的。 有一年,大海之中漂来一个葫芦,葫芦里边有婴儿的哭叫声,王母娘娘看见就派人把它捞起,划开一看,里面有一对白白胖胖的男女孩。这对男女长大后,王母就派他俩到凡间繁衍人烟。到了凡间后,妹妹硬是不同意结为夫妻,她对哥哥说:“我们兄妹各背一扇磨,做一个隔山滚磨,如果滚到箐底,两扇磨合在一起再说。”兄妹俩真的各背一扇磨爬上了山头,一个在山这面,一个在山那面,把磨滚下去,结果两扇磨真的合在一起了。 “这样吧,我们再来一个隔河穿针,要是穿上了,我也就同意了。”妹妹又出了个主意。兄妹俩一个拿针,一个拿线,站在大河的两对岸,一个丢针一个扔线,两个捡起来一看,结果还是穿上了。 “唉,哥哥,既是天意,我也无话可说了。”就这样伏羲兄妹结成了夫妻。后来妹妹怀胎生下一团肉,不会哭也不会动,兄妹俩就拿刀把它切成碎片,挂在各种树上和石头上,第二天那些碎片就变成了人。他们就按那些山水树木石头,给那些人取了姓名,百家姓也就由此而生了。 彝族祖公牌位上为什么要供山竹根 讲述:杨杨氏 记录:汪祥 1995年采录于罗免彝族苗族乡西核村 很久很久以前,世间出现了一次天翻地覆的灾难,洪水淹没了所有的大地,只幸存一个人,名叫阿里。阿里为何幸存下来,话从这里说起。 在什伯乃地方,有一家兄弟二人,早已失去双亲,哥弟二人相依为命。一天哥弟二人拉着牛到山上犁荞地,第二天又去犁,但头天犁的地又复原了。第三天去,第二天犁的地又复原了。哥弟二人感到很奇怪,当晚二人没有回家,就在地边观看到底是为何。当夜晚来临时,地里出现了一个老人,用手杖往地里一挥,犁过的地又复原了。哥弟二人看后,心里很是气愤,大哥忍不住气,责问老人,并想动手打老人。弟弟劝住哥哥,恭敬地对老人说:“请问公公,我们辛苦犁过的地,你为何要把它复原?”老人说:“你哥弟二人不要再犁了,很快就要天翻地覆了,犁地种荞也无用,连人都难以幸存,快回去吧。”哥弟两人听后,问:“你是哪位神仙,怎么知道会天翻地覆?”老人说:“我是格子天神,为了拯救你们,特叫你们不要开荒种地了,想法躲过灾难吧。”哥弟俩急忙问老人,如何才能逃生?老人看看哥弟两人说:“老大听着,你快去抬条石头,打成石槽,到时你坐在里面,可能会得救。”大哥听后,急忙去做准备。老人又对弟弟阿里说:“你可能是我的独根了,你去砍棵大树,挖空树心,做成木筒,到时躲在里面,盖上盖板,这里我给你个鸡蛋,你放在腋下夹着,等二十三天后,小鸡出壳时,你就可以出木筒了,也就得救了。”阿里听后也就按老人的话去做了。 过了几天,真的天沉沉,地蒙蒙,天翻地覆,山崩地裂,洪水遍流,兄弟二人按格子天神所教的逃生办法,大哥坐在石盆里,洪水来时沉入水底淹死了,这是因为他得罪了格子天神。而阿里勤劳善良,洪水来时,树筒漂在水面上,漂啊漂啊,等水落时,落在一堵半岩上横担着,上不挨天,下不落地,这时腋下夹着的鸡蛋变成了小鸡出壳了。弟弟从树筒里把头伸出来往外看,天啊,已躲脱洪水,为什么落在这半岩上。心想还是死路一条,怎能逃生。这时飞来一只老鹰,听见半岩上有小鸡叫,张开五爪,绕来绕去,想抓小鸡。阿里说:求求你,老鹰,我身边只有一只生命了,如我能逃生后,把小鸡养大,生蛋孵出小鸡,任你叼拿。 这时格子天神已知大地平息,他去寻找阿里,在半路上看见马蜂飞来飞去。格子天神问马蜂:“你可见到我的独根阿里?”马蜂说:“没看见。”格子天神一气,就用手在马蜂腰上一捏,所以如今马蜂都是细腰的。过一会儿蜜蜂又飞来飞去,格子天神又问蜜蜂:“可见我的独根阿里?”蜜蜂回答说:“我在半岩上住,看见我们旁边半岩有一只木筒,听见里面有小鸡叫和人的哭声,不知是否是阿里?”格子天神听后说:“好,如是阿里,以后请搬到阿里家的墙壁上住,和阿里做个伴。” 阿里在半岩的木筒里哭啊喊啊,不时伸出头来望望。一天,他望见岩顶上有一蓬山竹被风吹得东倒西歪,阿里边哭边唱道: 岩顶山竹招招手, 是否想要来救我, 世上只剩我一个, 如是想救我, 以后我把你当做祖公供。 这时岩顶上的竹子真的被风吹低了头,阿里从木筒里伸出手抓住竹尖,夹住小鸡,爬上岩顶。阿里挖起竹根,在山上搭起茅屋,把竹根放在祖公牌位上供着。至今,彝族每死一个老人,都要请西波(彝族的神汉)拉着山羊,口念咒语,到山上选一根竹根,顶替死者,供在祖公位上。彝族的鸡都是放养的,老鹰可以随便抓了就吃。P3-5 序言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