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大人物(文人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滕征辉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滕征辉所著的《民国大人物(文人卷)》全面、传神勾画民国大师群像,再现民国大师的风骨、情怀与人生。

岳南、余世存、张鸣、解玺璋、冯仑、郭凡生、马勇、袁腾飞……倾力推荐!

作者批阅史料三载,用擅长的“段子体”写法,选取每个重要文人一生中重要的节点和具代表性的故事,用传神之笔勾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命运变迁,辅以珍贵的民国老照片,真实可感,好读可信,揭示被人刻意隐藏的历史真相,着力表现身处大时代的民国大师的风骨与情怀,旨在绘就一幅关于民国大师的精妙群像。

内容推荐

由滕征辉所著的《民国大人物(文人卷)》是《民国大人物》系列第二部,讲述的是民国大师的风云往事、人生浮沉。所写人物囊括了民国时期在文学、思想、学术等领域的知名人物,包括鲁迅、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钱穆、吴宓、傅斯年、张恨水、沈从文、钱锺书、林徽因、张爱玲等六十一人。

作者用擅长的“段子体”写法,选取每个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节点和最具代表性的故事,用传神之笔勾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命运变迁,辅以珍贵的民国老照片,真实可感,好读、有趣、可信,还原人物的本真性格,着力表现身处大时代的文人的风骨与情怀,旨在绘就一幅关于民国大师的精妙群像。

目录

一 人总得有点信仰

 王国维 千古艰难死

 马相伯 叫了一百年也没把中国叫醒

 梁漱溟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傅斯年 霜红一枕已沧桑

 闻一多 愤怒出诗人

 鲁 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田 汉 这一条汉子

 朱光潜 走抵抗力大的路

二 真名士,自疏狂

 刘师培 卿本佳人

 刘文典 真名士自狂狷

 辜鸿铭 古老中国的后一个代表

 熊十力 举头天外无我般

 钱玄同 该死的四十岁

 黄 侃 便是飘零也感卿

 马一浮 报答平生未展眉

 叶公超 酒热深杯细细斟

 萧 军 拉蛋倒吧

 钱锺书 爱『吐槽』的大师

 叶楚伧 民国酒徒

 李宗吾 厚黑教主

三 当爱已成往事

 赵元任 教我如何不想她

 吴 宓 多情总被无情恼

 郁达夫 生怕情多累美人

 徐志摩 不带走一片云彩

 林徽因 万古人间四月天

 张爱玲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

 胡兰成 『民国贾宝玉』

 丁 玲 你再亲亲我

 萧 红 一个文青到『女神』的传奇

 苏 青 漂亮多情的男人啊

 朱生豪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四 愈真反而愈纯

 张恨水 民国写手

 周作人 只欠工夫讲吃茶

 沈从文 乡下人的甜酒

 冰 心 一片冰心何处

 傅 雷 高贵是一床棉被的厚度

 叶圣陶 永远的小学教师

 许地山 耶稣就像落花生

 老 舍 春风把春天吹跑

 朱自清 荷塘月色下的蝉鸣

 曹 禺 遗失的通灵宝玉

 戴望舒 永远走不出那条幽深的雨巷

五 千金易得,真理难求

 钱 穆 师道者尊严

 梅贻琦 没人愿意倒霉

 张伯苓 鲜花何妨粪水浇

 金岳霖 好大却不喜功

 陶行知 从知行到行知

 竺可桢 杏花疏影里的笛声

 蒋梦麟 北大『功狗』

 马寅初 人口论的急先锋

 冯友兰 做老实人更难

 李 济 人类学的好处

 陈寅恪 四海无人对夕阳

六 心宽了,境界就高了

 丰子恺 心大了,事都小了

 李叔同 不为自己求安乐

 林语堂 幽默大师的理想生活

 梁实秋 杀人不是菜刀的使命

 潘光旦 永不放弃的人生

 张伯驹 半世如经说法场

 虚云禅师 山河大地是如来

 苏曼殊 世界这么乱,荒唐给谁看

试读章节

梁漱溟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梁漱溟自认是一位思想家,而不是学问家,因为他一生只关注两件事:中国问题、人生问题。外国人给他贴的标签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这是对他活了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一生的最佳评语。梁先生却觉得“儒家”的称号更适合熊十力等人,自我评价道:“人有今生、前生、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梁漱溟原名焕鼎,1893年10月18日生于北京官宦之家,是元朝蒙古梁王的后代,有兄妹四人。梁漱溟自幼瘦弱多病,喜思考而拙于动手。六岁那年,家人喊他起床,却听他气愤地喊叫:“妹妹不给我穿裤子。”众人失笑。读北京顺天中学时,同学有汤用彤、张申府等。别人打篮球,他只能旁观。等没人了,他自顾自地拍球上篮,却听有人喊:“小老头,当心球炸了。”

1911年,梁焕鼎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并在机关报当编辑及外勤记者。总编辑很喜爱他,有次为他写了一幅扇面,上书“漱溟”二字。后来,他就以此为笔名发表文章。由于毕业报考北京大学未被录取,梁漱溟发奋,公开宣称:“今后一定要够得上,叫北大请我去当教授。”

梁漱溟曾任内阁司法总长秘书,其间不堪官场的尔虞我诈,加上母亲去世,曾数度想自杀。后来潜心佛典,做了一位居士,立誓“以往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后的七十多年,梁漱溟坚持食素,除了鸡蛋与牛奶,其他荤腥一律不碰。

1916年,梁漱溟发表了《究元决疑论》,引起了蔡元培的注意,蔡元培想聘梁漱溟来北大教印度哲学。梁漱溟说:“我只是初涉佛典。于此外的印度哲学实无所知。”蔡反问道:“那么你觉得谁能教印度哲学呢?”梁漱溟说不知道,蔡校长马上说:“既然找不到这样的人,横竖彼此都差不多,还是你来吧!”

就这样,本欲往衡山出家的梁漱溟,二十四岁就做了北大的老师。他后来自称一生有四个“没想到”:最讨厌哲学,没想到教了哲学;没学过孑L子,没想到讲了孔子;没读过大学,没想到教了大学;标准的京城人,没想到致力于乡村工作。

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是清朝四品文化官员,多次劝导儿子读儒学,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1918年,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绝望,梁济跳湖自杀。此前几天,他曾问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想了想,认认真真地答道:“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在北大,梁漱溟是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注册的听课生有八十人,结果来了二百多,不得不移到大讲堂。据说除他之外,仅蔡元培、胡适二人能享此待遇。梁漱溟的说话特点是慢吞吞,但直指要害,有着子弹一样的穿透力。那时北大的教员休息室群贤毕至,梁漱溟放了一篇“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文章。辜鸿铭翻了翻说:“有心人哉。”胡适在日记里写道:“梁先生这个人是要闹革命的。”

曾有个小插曲,梁漱溟常去同事杨怀中(杨昌济)家里探讨哲学问题,总有一位高大青年为他开门,两人没说过几句话,只能算是点头之交。后来,杨怀中病故。葬礼上,梁漱溟见他以女婿身份张罗事情,并不晓得此公姓甚名谁。直到1938年,两人在延安长谈了八次,有两次还是通宵达旦。当年在北大图书馆拿月薪八块大洋的毛泽东说:“我和梁漱溟早就熟。”

1924年,梁漱溟从北大离职,前往山东,推行一生最大的梦想: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认为,“乡治”是中华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之前在北京南苑给冯玉祥部队讲课时,他就打动了韩复榘。这次应邀来到山东一展胸怀,老韩有求必应,在省政府大会上宣称:“我就是迷信梁先生。”此后许多年,梁漱溟奔波于南北,著文建校,被外国人多次称赞为“中国的甘地”,他只是礼貌地回了句:“愧不敢当。”

日本人的炮火打散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梁漱溟一度冲到前线,践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在香港,敌机狂轰滥炸之时,他竟打坐如故,声称使命未了,绝不会就死。

1940年,梁漱溟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同盟,出任机关报“光明报))社长。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梁漱溟在记者招待会上大声疾呼:“特务们,你们还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在这里等着它!”随后著文呼吁:“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

P12-14

序言

理解民国大人物,关键在于十个字

这些年来,我写了六本《段子》系列的书,其他还有十多本书也是大致的风格,包括《民国大人物》。

2016年春天,我和儿子滕达应邀去中国传媒大学给文艺理论研究生作一次写作课讲座,外界视此为父子同台的一段佳话。其间,年轻人明显对滕达所讲的《神探蒲松龄》更感兴趣,探讨用福尔摩斯的手法破解《聊斋》的种种奇妙之处。当我被问起文艺理论相关问题来时,我表示不懂有什么文艺理论,我的写作是很随性的。当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用“段子体”写作民国时,我严肃了起来。

现在写民国的书汗牛充栋,扛鼎之作当属岳南老师的《南渡北归》,还有余世存老师的《非常道》。前者资料严谨,值得肯定。不过,这种大部头很难从头到尾地读完。据说某位大人物在狱中曾经读过,拍案叫绝,问题是谁有他那么多的时间呢?后者段段精伦,但读完了还是不解渴,因为此书仿的是世说体,过于零散。

一般人能不能在上床后或如厕等空闲时间,尤其是候机、等车时悄然读一篇好文章?比如民国人物的小传。我觉得可以,用精彩的段子把一个人从生到死讲一遍,就像某些画家专门擅长的那种肖像画。

《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永垂不朽?一是因为她的永恒微笑,二是因为她身后隐约的山水背景。那抹微笑代表了她的精气神。联想到民国,每个人物各擅胜场,怎么才能写得推陈出新?这完全需要靠个人的独特理解。比如对汪精卫这个人,我的评价是:大汉奸,但是否卖国值得探究。这是文眼,在写作中,整篇文章注入了精卫填海般的自作多情。

至于隐约的背景,我告诉同学们,那是有逻辑的。什么是逻辑呢?好比穿衣服,一定得先穿内裤,后穿长裤;如果穿反了,那就不合逻辑,不是正常人了,而是超人。在笑声中,我请他们记住理解民国大人物的十个字:文明、制度、主义、圈子、经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的是中华文明有三个大的冲突时期: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土生土长的文化冲突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经过几百年的磨合,扎根东土,达成了儒释道三大主流文化;三是晚清至中华民国时期,西方文明携枪夹炮,强势东进,标志物就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

文明落地是靠制度的,中华民国不仅是亚洲个民主制度国家,而且是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建立的。所以,要客观看待北洋军阀、清王室、革命党三者之间的各种博弈。

制度的背后是各种思想主义,鸡一嘴鸭一嘴都说自己才是治国的良药良方,但其实莫衷一是。本册为民国大人物文人卷,这些思想主义加上原有的儒释道思想,是理解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缘起。  “国家”这个词,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像中文那样完全对应的单词,原因在于中国是由家族组成的,一个个家庭构成了家族。作为家的一分子,每个人一出生就背负着相应的权、责、利。此外,还有学校、帮会、组织等人际汇集处,可以称之为圈子。这些圈子表面上宣扬改造社会的主张与措施,实则是不同的利益集团,比如奉系、桂系、川帮等军政集团。

佛家以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果,各种偶然的结果都蕴含着必然的原因,而个人的选择往往成为各自命运的上帝之手。本书是我写作困难的一部,写到梁思成家族数代人积攒下来的字画堆在院子里烧了几个小时,写到林徽因为北京城呕血呐喊,我一时间觉得气都喘不上来,眼眶潮湿。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这样的“眼眶潮湿”呢?

是为序。

滕征辉

2016年秋 于望京圣馨大地

书评(媒体评论)

清华的授课方式很有意思,王国维往往不讲,学生讲,他时而点拨;梁启超一讲到底,学生不讲;陈寅恪是讲一半,学生问一半。 ——《王国维:千古艰难唯一死》

有一回,黄侃拜访帝师王闿运,两人相谈甚欢。王对其赞赏有加之余,说自己的儿子与他同年,至今一事无成,真是“钝犬”啊。黄侃听罢,怪目圆睁,傲然道:“你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况你的儿子!”王闿运哈哈大笑,反以这位楚狂人为忘年知己,没少向别人引荐。

——《黄侃:便是飘零也感卿》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朱生豪: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每天晚上各家报社都来张家索稿,在门外排队等候,张恨水则在书房内奋笔疾书,数千字的文稿一气呵成,晚九点以前不同的稿子交给不同的人。

——《张恨水:民国的一写手》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丰子恺:心大了,事都小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