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到底是什么:既给薪水与满足,又给享受与幸福
为什么很多特别有钱的人还在拼命工作?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工作”。
假设一个人18岁开始上大学,22岁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直至60岁退休,他的职业生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工作经历,至少有38年(在未来几年,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可能还要延后)。而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达到了74.83岁。这意味着我们一生中有50%以上的生命时段离不开工作。那么,工作到底是什么?
工作,是我们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活动。工作,是表达自我、充实自我、成就自我的活动。工作,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情。工作,是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我们练就的各种技能,我们的应变力、决断力、适应力、协调力等能力,都能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得以展现。
讲授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积极心理学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提出了人类的四种生活模式:虚无主义型、奔波忙碌型、享受主义型和幸福快乐型。其实这四种生活模式,也对应了职场中的四种员工,以及他们对工作的不同理解。我们不妨由这个角度入手,理解一下工作到底是什么。
过去称为“人事部”的部门,如今在大多数公司已被更名为“人力资源部”。这说明“人力”已被更广泛地视为了一种资源。工作,正是一个提供资源交换的通道或平台。按照公司岗位设置的要求,你付出劳力,换取工资。
在职场中,经常会听到对工作做出这样理解的员工:“混口饭吃而已,想那么多没用。”这种看法代表着某一类员工的职业观念。这类员工就是虚无主义型的员工。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中的这句台词“人生不过是一个过路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蹩脚艺人”最能反映虚无主义型员工们的存在状态和职场影响力。是的,这类员工会乘载着随波逐流的工作小船,隐没在生涯的尽头,如影子、过客般,不会在职场留下任何痕迹。
虚无主义型员工经常会困惑于这个问题:“我有5—8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却找不到好工作,为什么我的收入还没有提升?”他们的困惑在于没有明白,单纯以“混口饭吃”为目标的工作方式,只能表明你拥有年复一年的工作经历,并不等于拥有了5—8年的工作经验。
经验是增值性的,经历不等于经验。想让自己加薪和升职,就相当于想更多地占有公司的资源。要实现这个目标,你就必须提供给公司更多的资源,也就是你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价值的能力,以及公司对你未来的预期。
奔波忙碌型员工在职场中也数量众多。这类员工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忙碌型员工,另一种是主动忙碌型员工。
被动忙碌型员工往往受行业特点、工作性质、职位等级等原因所致,节奏更多控制在别人的手上。老板和领导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去做什么。工作时间与状态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有句名言说得好:“没有目标的人,要为有目标的人工作。”你不会利用你的时间,就一定会有人利用你的时间。结果,这类人就成了帮助别人成就目标的人。主动忙碌型,既包括小有成就的员工,也包括很多努力追求成功的老板。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争先恐后地扎入成功的快车道,虽然目标明确,但也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
享受主义型和奔波忙碌型不同,他们不愿意工作得那么辛苦,工作之余,他们会用他们自身认可的方式来填补能量。比如看完一部又一部韩剧、日剧、港剧、国产剧直至香梦沉酣。又比如沉醉于各类美食的狂吃暴饮中,满足自己口腹的快感。再也没有比处于无思绪状态的享乐更舒服了。P11-13
序言
“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现在的自己?”
这句话最近很火,红遍互联网,刷爆朋友圈。有一篇标题为《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现在的自己》的文章,更是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度“霸屏”,被无数人阅读,转发,像闪电般迅速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蔓延。
这句话其实从三年前开始,就已在职场里广泛传播,很多企业还以这句话为主题,在员工里开展大讨论,用以帮助员工们加强主人翁意识,树立老板心态,学会换位思考。如今更是有越来越多企业把这句话作为团队座右铭,让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我对这个主题关注已久,但让我产生要围绕这个主题写一本书的强烈愿望的,是下面这件事。
我有个“90后”表妹,叫小米,在深圳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做会计。去年,她总说自己工作很不顺心,上班已两年多,仍处在一个低薪水低职位的状态。
由于对薪资待遇很不满意,每次与朋友聚会时,她总会忿忿不平地抱怨说,自己是整个部门里工资最低的,干的活却是最多的,是典型的“钱少事多”型员工。她觉得领导也不把她放在眼里,总是折腾她,所以很想辞职去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只是一想到要重新面对无知的未来,她多少有点担忧与害怕,所以一直没有迈出跳槽的那一步。
带着情绪工作的她,干活总是慢吞吞的,从不力求做到最好,只要能完成财务经理安排给她的工作,她就心安理得。每天下班时,她都会准时打卡下班,然后回家上网看热门电视剧,或逛购物网站,或刷微信朋友圈。
有好友看到她工作总是很不积极,便劝她工作用心一些,卖力一点。但她反驳道:“凭什么?公司就给我发了3000块月薪,我为什么要卖力工作?我亏不亏啊!”好友竟无语以对。
去年国庆节放假期间,她一见到我,就向我抱怨工资太低,根本不够花销。我正想劝她好好用心工作呢,便想借此机会和她好好聊一聊。我问她:“以你现在的工作能力与给公司提供的价值,你觉得自己领多少钱月薪比较合适?”她没想到我会这样问她,想了半天也没给我说出一个数字来。
我继续说道:“你现在是一名入职才两年的会计,属于生手,拿着生手的薪水也就是低薪,是很正常的。因为以你现在的经验和资历,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值这么点薪水。如果你能搞定财务经理都搞不定的EXCEL,独立做出月末的财务报表,然后再为公司拉来一两个融资项目,那你的工资肯定比现在的至少要翻两三倍。”
她听到这里,摇了摇头说:“这我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些都是财务经理才应该去做的事……”说到这里她突然不说话了,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我说道:“你可能已经明白了。是的,财务经理能做这么多事情,能解决这么多问题,所以老板愿意给财务经理提供一份令其满意的薪水。而你现在做的都是一些体力活、琐碎事,如贴一大堆报销凭证、发票之类的工作,都是很浪费时间却又给企业提供不了什么价值的工作。所以,老板只能给你低薪。又因为你很容易就能被替代,所以没有领导会重视你,青睐你。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自己?恐怕不会吧?你们老板没有解雇你,已经算待你很不错了。”
她听了,点了点头,又陷入了思考之中。我继续说道:“你不妨在工作上多用心,努力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有机会,就主动向财务经理以及其他同事请教,将他们的技能尽快学到手。等你的能力和他们一样好时,你可以让老板给你加工资。如果老板不加,你再辞职也不迟。”
我的建议被表妹采纳了。从国庆节后开始,她一改了往日的散漫,开始认真地对待工作。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她很虚心地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学习,所以进步得特别快,为公司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
最近,我问表妹现在还想不想辞职。她说,现在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每天都觉得充满了力量,由于工作积极认真并且经常会做出令领导惊喜的结果,所以财务经理已对她刮目相看。后来,财务经理渐渐让她也参与了很多重点项目,老板看到了她的改变与提升,能力与贡献,便给她加了薪。现在她不但不想辞职,还爱上了这份工作。
对于表妹的显著改变,我欣喜不已。表妹说,她现在这么热爱工作,主要就是经常思考我问她的那句话:“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自己?”这句话能对一个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我于是马上围绕这句话立了一个课题,开始了研究与思考。越研究越发现职场人的困惑、迷茫与危机是那么的严重,越思考越发现这句话蕴藏的巨大能量以及对各种职场问题的强大解决力。
在职场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都不大,说得过去就可以。”“老板就给我这点工资,凭什么让我去干那么多活儿?”“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没必要太卖力工作。”“我为老板工作,老板给我发薪水,等价交换而已。”这些话归结起来其实就一个意思:我是在为老板打工,他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仅此而已。
带着这样想法工作的人,难免会有这样的职场活法:每当加班就怨声载道,加工资时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被扣工资了则满腔怒火,分内事经常做得不太令老板满意,极少做分外事。结果工作了几十年,依然领着勉强能糊口的低薪,过着一事无成的平庸生活,抱怨着社会的不公平,哀叹着世界的太残酷。
我们很少反思过这些问题:我们抱怨工资太低,却又懒得去增加新技能,增长新业绩;我们觉得不被重视,问题来的时候却又不愿意替老板分担更多,困难面前却总是选择逃避退缩;我们年年重复同样的劳动,除了年龄和皱纹增加,再无变化,却要求工资不断上涨;我们从不愿意工作打扰了我们的生活,在生活拮据的时候却以此为理由期待公司给自己涨工资……
如果你不希望收获平庸、失败、一事无成的人生,如果你希望让残酷的世界给你更多的笑脸,如果你希望薪水不断上涨、职位不断提升,如果你希望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请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
怎么改变?从换位思考开始。怎样换位思考?从问自己这个问题开始:“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自己?”
有一位老板说:“如果你曾经为他人工作,现在正为自己工作,就会体会到,以前总是认为老板太苛刻,现在却觉得员工们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
换位思考,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通过观察、研究职场的无数案例我们发现,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人生马上豁然开朗;用老板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在职场往往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比老板还要拼搏努力,成功会变得很容易。
具体怎么做?每一位希望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实现理想、成就自己的员工,都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然后努力把这五个方面都做到最好。这样就一定能在职场中成为明星般耀眼的人物。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老板思维、主动精神、工作态度、职场心态、危机意识。
当你习惯于用老板思维去思考问题,像老板一样拥有主动自发的强大行动力,像老板一样拥有认真用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用老板心态去面对和解决职场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像老板一样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然后防患于未然,你就已走在了成功路上,你的前程一片光明。
总之,当你准点打卡上班、下班时间一到就马上离开时;当你拿着薪水却提供给公司低于薪水的价值与业绩时;当你面对困难与问题却想方设法逃避时;当你因工作不合格而努力寻找借口推诿塞责时;当你因没有加薪而斤斤计较却又不愿意付出时;当你工作马虎、粗心犯错,致使公司损失惨重时……你不妨问一问这个必定令你人生豁然开朗的问题:
“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自己?”
王群飞编著的《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现在的自己》为职场中人解答了每一位员工都非常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工作了很多年还领着较低的薪水,有些人却拿着高薪?为什么有些员工一定会成功,但大多数员工都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就?为什么有些特别有钱特别成功的人,还在拼命工作?为什么职业态度非常重要?为什么用心工作就能拿到高薪?为什么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态?为什么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努力让自己成为难以替代的员工?
本书由始至终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来展开阐述:“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现在的自己?”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探讨了与职场中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主题,用很有说服力的论点论据以及真实而经典的案例来说明之,以期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迅速领悟到职业成功之道,让自己成为职场成功人士,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王群飞编著的《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聘用现在的自己》是一本真正关心中国职场人前途和命运的书!内容含金量高,员工zui关心的职场问题本书里都有入木三分的解答,能为员工很好的指点迷津。是给6亿中国职场人读的不可多得的“醒脑”之书!
一本好老板好领导都希望员工尽早去读的书!
一本能让迷茫彷徨焦虑不安者豁然开朗的书!
一本对自己的工作与人生负责的人绝不会错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