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去美国读本科(中国高中生留学指南)
分类
作者 (美)陈立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系统地介绍美国家长和学生是如何从九年级开始,就为升大学做准备的。只要了解美国教育的游戏规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学子,就可以明白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准备,以及如何根据美国大学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可以说,这是一本“内部信息”式的指导,对有意留美的学生和家长会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内容推荐

随着美国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对中国学生的开放,高中毕业生直接申请美国大学已经成为可能,也许用不了多久,考哈佛还是考耶鲁,就会成为中国学生一个平常的讨论话题。而本书的目的,则是教你如何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帮助中国学生尽早地、全面地准备,从而顺利地进入美国的名牌大学,或至少是正规大学。

本书的入手点,则是深入、系统地介绍美国家长和学生是如何从九年级(类似中国初三)开始,就为升大学做准备的。只要了解美国教育的游戏规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学子,就可以明白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准备,以及如何根据美国大学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成绩和优点。

目录

第一章 中学教育的准备

第二章 美国国家统一考试:标准化测试

第三章 大学的选择

第四章 大学申请程序

第五章 申请人应具备的特色:申请主题

第六章 个人简述与申请论文

第七章 课外活动的设置

第八章 成功的推荐信

第九章 准备面试

第十章 奖学金和助学金

第十一章 注意事项

试读章节

第三节 课余活动

1.根据孩子的个人素质和兴趣来培养其课余活动能力

仅凭高智商就被名校录取的学生是很少见的,一项或几项较强的课余活动能力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家长、管理人员和招生负责人等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下面是因课余活动而受益的例子:

学生发展非学术的能力能培养其成就感,并在课堂外结识良师益友。我最近辅导过的一名中国学生的成绩中等,但在北京市级、区级和校级的航模比赛中多次获奖,这对于他申请学校就很有帮助。招生老师会认为,学生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会同其他成员合作,发现其他人的长处,或者学会分担责任。

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在哪些课余活动中富有活力,这有助于你理解孩子的自然兴趣,发现其注意力和兴奋点,这些在你指导孩子选择大学和申请时起到帮助作用。

孩子就读的高中会因为学生的使命感和参与感而获益。他们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非学术兴趣的取向对孩子的未来做出建议。

招生负责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余活动能力来预测申请人在将来对校园活动的参与情况,能否使校园变得更加有趣。

学生也可以通过课余活动展示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例如,某个学生可以通过编辑校刊来建立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兴趣;女生可以通过有力的研究项目,把自己发展成或至少描绘成真正的科技精灵;喜欢体育的学生既可以展示自己运动的天赋,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代表队展示自己在运动上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你会在后面的内容中读到,学生对各种课余活动爱好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当你读的时候,请时刻保持你孩子“主题”的概念。这一概念将会在第五章深入讨论。申请主题是一个学生通过申请过程而描绘和反复强调的清晰一致的描述,包括课余活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与主题,这个独特性是招生负责人录取时参考的重要点。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课余活动,但是你有许多方法确保孩子的课余活动能够适应普遍的主题,在申请时占得先机。首先,下表是根据大学招生负责人希望看到的课余活动方式而设计的,与学校相关的普遍性活动选择指导,按年级分设。

从这方面看,课余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假如你的女儿在科技方面实力突出,立志要成为外科医师,如果她将暑假时间用在实验室工作或者成为动物避难处志愿者的话,她的申请将会相当有力。

2.利用你的社团找寻独特的活动方式

当大多数家长考虑课余活动问题时,他们更多将焦点集中在学校安排的活动上。请想得再远些,请用创造性的思维思考,在学校提供的活动中选择一项真正符合孩子兴趣的课余活动,同时要帮助孩子发展他(她)独特的课余活动。你所在的社区毫无疑问拥有几千个机遇等待发掘,其中可能有适合孩子的活动;另外,社会上职业顾问和中介,还有社团组织通常利用电脑网络发布信息,罗列出各种工作职位或者志愿者机会。当你准备为孩子在课后和暑假寻找富有挑战的经历时,也可以使用同样的信息资源。

在校园外开展实践锻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走出校园内常规的课余活动,挑战自我并加强独立能力。当许多申请学生的课余爱好还是踢足球、学生会、辩论队以及其他一些校园俱乐部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可以脱颖而出了。比如我在美国认识的一个中国家长,她让孩子在假期里回到中国,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当义务的英语辅导员。这个经历写在自我陈述上可以说非常漂亮,特别是对于没有突出学术成绩的孩子来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弥补措施。

机遇确实处处存在。当家长思考自己的人脉关系资源时,想到自己认识一位可以给高中生提供暑假工作的项目承包人,也可能认识一位愿意让学生在他办公室工作的医生,或者还认识在当地房地产、公共饮食业、出版业和计算机系统行业的商人,他们都会欢迎年轻人到他们那里工作。某个协会的会长你也可能熟悉,他欢迎有志青年组织一个委员会或搞一项大活动。当地的报纸、广播电台、图书馆、慈善会、扶贫救济所、志愿者组织以及旅店,在这所有的地方中学生都能找到令其感兴趣的工作机会。

比如,我曾经辅导过一位叫安娜的学生。他的父亲是援助生活机构(Assisted-Living Facility)的志愿者,长期在养老院担任给老年人做陪伴的义工。他父亲发现,在陪伴老年人的工作内容中,在身体方面的关注较多,但缺乏艺术、娱乐等人性关怀的精神,便建议安娜带上单簧管同他一同前往。他在那里演奏音乐,给养老院的住户送去了很大的惊喜。不久,安娜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招募广告,同时也在他就读的中学里召集其他会演奏乐器的人共同参加每月的音乐会。老年人们非常喜欢音乐,安娜也将自己的领导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所有的开销也仅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费用。我也曾经在CCTV九频道看到大连有位小朋友上街为病重同学拉提琴筹款的感人故事,其中让人看重的不仅是孩子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活动中对孩子组织领导能力(Leadership Art)的培养,希望家长们不要忽视。

那么还有哪些校园外的课余活动比较有意思呢?我招收的学生中,有的组织过哲学观点讨论会,有的成立了赛车发烧友同盟,有些学生为自己的小组设计统一的服装,或者经营自己的商店,等等。其中,有些活动的开展需要极大的主动性,有些项目的开始仅需一个简单的电话,但总的来说,所有的努力都是有益的。大学招生负责人在录取时将考查申请学生是否富有创造力,是否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素质,能否走出中学校园看世界。

3.建立有力的课余活动框架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高中生本身的课业负担已经很沉重,从现在开始到大学录取阶段,学生怎么可能既要达到理想的学习成绩,又要完成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履历呢?我说,其中的关键是建立有力的课余活动框架,实现学业与课余活动,以及各种课余活动之间的正确平衡。什么是一个有力的课余活动框架并不好定义,从结果上说,大学希望看到申请学生有对活动的持续坚持,逐渐增长的责任心、创造力。学生对活动的真正能力和热情就会通过活动的标准和要求反映出来。综上所述,一个好的课余活动框架同时要包含校内和校外的活动,并且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主题。

让我们谈得具体些。当我谈到一项活动能反映学生能力的时候,我的意思是说学生选择的这项活动能够反映其自然本性。更贴切地说,他所选择的活动是一面反映其学术能力的镜子,同时对申请时的主题有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比如,一个喜欢写作并且英文好的学生可能会十分喜爱阅读,为校刊撰写稿子,或者利用暑假在图书馆或书店工作。一位出色的理科学生可能比较害羞,不是天生的领导,但同样可以当一名志愿者——当小孩子的老师,或者组建一个周游全省或者全市的团队,相对于组织一个成功的体育团队,这些活动对学生组织能力的要求较低,但效果也很好。大学招生负责人知道孩子是多样性的,他们不会强求每一个人都是足球队队长、拉拉队队长、学生会主席或者首席小提琴手。

那么怎样衡量一个学生对活动的真正热情呢?他们不是专业人士,但他们用常理来衡量。当学生参加一系列活动的时候,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时就产生了热情,比如许多的社区服务、校园文体活动或者兴趣小组。请记住孩子的课余活动热情反映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招生官员审阅学生的入学申请时,课余活动的地位常常与自我陈述、短论文、推荐信和面试等并列,是录取依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对某一活动或某项活动小组的热情可以传递到上述描写的其他方面。所以,除了帮助孩子选择一项参与的活动,让孩子发现这项活动对他意味什么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在他申请大学的过程中需要清楚地认识这些不同组成部分。孩子要能清楚地认识到通过参加活动他能学到什么东西,这些活动能在现实生活教会他什么,与现在的学业产生什么关系,以及和同未来目标的联系是什么。家长还要知道他是否从活动经历中得到了乐趣。

下面是成功选择课余活动的例子,这些例子的特点都是强调“框架”,描述“故事”。让我们看看每一个学生的真正兴趣和热情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

P18-23

序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子赴美留学的潮流日益兴盛,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起初,只能是本科毕业后的学生有机会去美国继续深造;现在,尽管读研读博仍然是留学生的重要成分,但高一高二,甚至初中生留学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原因呢,我想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孩子升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压力太大,几乎从幼儿园起就被完全剥夺掉童年的乐趣;早一点出去读书,可以比较容易地在美国读本科,学成归国后与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同等或者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直接申请读美国本科大学的难度还很大:由于教育体制不同,其中有教学内容不衔接的问题,更有双方对彼此的高中教育体制都不了解的问题,以至于中国高中毕业生无法以美国人看得懂的方式,向对方的大学提出申请。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很多家长不得不将孩子在高二之前送出去。

这种选择的盛行有其道理,但弊端也很显然:费用高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十多岁的孩子正处于叛逆的时候,好奇心强,是非观弱,离开父母的督导容易出问题。随着美国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对中国学生的开放,高中毕业生直接申请美国大学已经成为可能,也许用不了多久,考哈佛还是考耶鲁,就会成为中国学生一个平常的讨论话题。而本书的目的,则是教你如何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帮助中国学生尽早地、全面地准备,从而顺利地进入美国的名牌大学,或至少是正规大学。

本书的入手点,则是深入、系统地介绍美国家长和学生是如何从九年级(类似中国初三)开始,就为升大学做准备的。只要了解美国教育的游戏规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学子,就可以明白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准备,以及如何根据美国大学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成绩和优点。

与目前流行的多数留美指南不同,本书不着重细枝末节问题,例如如何考SAT的高分,或怎样写一篇辞藻华美的自我陈述等。本书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为孩子设计留学方案的原理,说明如何安排孩子的课业和课外生活,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他(她)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描绘出成功的轨迹。总之,这是一本有高度的书。作者David Li Chen教授是美籍华人,曾获工程学与教育学两个博士学位,在美国主流社会从事基础和高等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先后任教任职于加州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rlia System)、阿凯迪亚和瑞沃塞德学区(Arcadia and Riverside Unified Sctlool Districts),以及南加州SDA私立教育学区(SDA Conference of Southern California)。David Li Chen现任加利福尼亚州教育委员会主席Lawrence Get。aty的办公室主任。曾经长期担任大学录取工作的负责人,他从丰富的一手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并针对中国留学生写作本书。可以说,这是一本“内部信息”式的指导,对有意留美的学生和家长会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杨帆

2010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3: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