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华东黄金旅游线导游词(最新修订版)/长江三角洲旅游系列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钱钧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华东,从地域概念来讲,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六省和上海市。本书则以传统的华东黄金旅游线为主题,将南京、扬州、镇江、无锡、苏州、上海和杭州等旅游名城的精华旅游景点,连同千岛湖、黄山景区,共48处景观,分为城市精华线和名山名水线,以导游词的写作形式,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既是对华东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游赏华东七市和千岛湖、黄山提供了一本参考书。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在语言的“达意”和“美感”上下功夫,注重优美而不花哨,灵活而不呆板,真正体现“山河之美,还需导游员用精彩的讲解去点彩赋色”,其次在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景区景点按段落划分,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行文力求通俗化,从而使本书既可成为初学导游者的工具书,又适合广大游客自导自游;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知识性这一因素,做到取材精、使用活,将导游方法和技巧,诸如分段讲解法、突出重点法、触景生情法、虚实结合法、制造悬念法、画龙点睛法、问答法、类比法等巧妙结合和灵活应用,使全文读来不枯燥不浮泛,在丰富知识的同时陶冶了性情;华东黄金旅游线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富庶之地,具有交通上便捷,城市间相通的特点,本书将华东七大经典城市和两大精华景区进行了有机穿插,各成章节又系统连贯,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点面结合”的形象。从而为人们解读当地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行走指南。

目录

再版前言

欢迎词

南京旅游景区

 南京概况

 明孝陵

 总统府旧址

 瞻园

 玄武湖

 南京长江大桥

 中山陵

 灵谷寺

 秦淮河·夫子庙

 雨花台

 莫愁湖

扬州旅游景区

 扬州概况

 大明寺

 何园

 瘦西湖

 个园

镇江旅游景区

 镇江概况

 焦山

 金山

 北固山

无锡旅游景区

 无锡概况

 太湖仙岛

 锡惠公园

 梅园

 鼋头渚

 蠡园

 寄畅园

 灵山胜境

苏州旅游景区

 苏州概况

 拙政园

 沧浪亭

 网师园

 寒山寺

 虎丘

 留园

 狮子林

 西园寺

上海旅游景区

 上海概况

 外滩

 豫园

 金茂大厦

 上海世博园

 南京路

 “东方明珠”电视塔

 浦东新区

杭州旅游景区

 杭州概况

 环湖南线

 杭州湾跨海大桥

 西湖

 西溪湿地

千岛湖、黄山旅游景区

 千岛湖

 黄山

华东线主要物产

 南京城标——貔貅

 宜兴紫砂壶

 杭白菊

 太湖珍珠

 江南丝绸

 西湖龙井茶

欢送词

修订版后记

试读章节

游客们,南京,简称宁,全市面积为6597平方千米,辖2县11区,人口约640万。其中市区面积约4737平方千米,人口约560万,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紫金山(钟山)而扼长江。东面和南面的屏障是以钟山为主体的宁镇山脉,钟山的西面有富贵山、五台山及石头山(又叫清凉山)等。西北面长江奔流而过。城内外多低丘,河湖相连,可以说是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为越城,是越王勾践灭吴后,公元前472年所建。公元前356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又在石头山上筑城。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形势险要,怕日后有人在此称王,就在狮子山北边的江边埋下黄金,以镇压王气,这就是“金陵”的来历,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建都,所以为“六朝古都”。五代时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定都南京,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会”。

南京曾有许多名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金陵、建业、建康、秣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称。至于南京的得名源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定都南京,当时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为南京,后来国都虽未迁成,但“南京”一名却沿袭下来了。

游客们,南京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向大家讲讲南京的气候。由于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中,每当夏季来临,高空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流不断下沉,气温逐渐上升,骄阳似火,加上南京独特的地势——它处于长江沿岸的河谷之中,海拔较低,起伏的山峦犹如天然的屏障。挡住了空气的流动,热量无法向外发散:加之来自海洋上的湿润东风和南风被东郊紫金山和东南一带山体遮挡,使南京始终处于炎热的高温控制下,故有“火炉”之称。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绿树成荫,尤其是东郊的中山陵景区,更是树木葱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南京夏季炎热的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南京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航空有禄口国际机场和大校场机场,每天有数百架次飞机在这两大机场起降。铁路有京沪线和宁铜线在此接轨,特别是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直接沟通了长江南北的铁路、公路交通,从而使“天堑变通途”。此外,沪宁高速公路、绕城公路已成为南京的主要交通动脉。

由于南京地处华东地区水陆交通要冲,同时还是著名的内河港口城市,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就是从南京港起航,经过中国的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的。现在的南京港,经过不断的扩建改造,年吞吐量达3000多万吨,成为长江沿岸的第一大港。

最后再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南京的旅游资源。南京已形成了以城中为核心,辐射东南西北的五条旅游线。城东旅游线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以中山陵为中心,有明孝陵、灵谷寺、美龄宫、紫金山天文台等50多个游览景点。城南线以秦淮风光带为主,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东起东水关,西止西水关,有乌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园等古迹,此外还有中华门城堡、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风景点。城西线有清凉山、石头城、莫愁湖等景观,形成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景观特色。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区,距市区11千米,是南京地区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南京长江大桥也在城北。城中景区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环抱,碧波荡漾,景色十分秀丽,此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各位游客,讲到这儿,我们可以把南京这座城市特色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古、大、重、绿”。所谓“古”,是指南京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大”,南京是中国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流经,还有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城墙;“重”,南京在历史上、地理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绿”,南京植被良好、绿化先进,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绿色城市。

游客们,南京的概况就介绍到此,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南京,去细细领略这座城市的无穷魅力吧!P2-3

序言

华东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景区,山水秀丽,风光独绝,人文荟萃,历史悠久。面对这些地区的宝贵旅游资源,我们旅游工作者的责任,是如何帮助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时,让他们感觉、理解、领悟其中的奥妙和内在的美。本着这一愿望,经过长期积累资料,历时一年的写作,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顺利完成此稿,诚感欣慰。

华东,从地域概念来讲,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六省和上海市。本书则以传统的华东黄金旅游线为主题,将南京、扬州、镇江、无锡、苏州、上海和杭州等旅游名城的精华旅游景点,连同千岛湖、黄山景区,共48处景观,分为城市精华线和名山名水线,以导游词的写作形式,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既是对华东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游赏华东七市和千岛湖、黄山提供了一本参考书。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了它应具有的鲜明特点:

一是大众化。导游词的写作既要符合导游规范,即以具有丰富表达力的、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将专业知识表达出来,又要适合广大读者的需要,因为导游词是讲给游客听的,游客是导游员的讲解对象。因此本书首先在语言的“达意”和“美感”上下功夫,注重优美而不花哨,灵活而不呆板,真正体现“山河之美,还需导游员用精彩的讲解去点彩赋色”。其次在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景区景点按段落划分,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行文力求通俗化,从而使本书既可成为初学导游者的工具书,又适合广大游客自导自游。

二是知识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增长见闻、丰富知识、扩大阅历、获得教益。这就需要导游员以渊博的知识作后盾,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言之有神。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做到取材精、使用活,将导游方法和技巧,诸如分段讲解法、突出重点法、触景生情法、虚实结合法、制造悬念法、画龙点睛法、问答法、类比法等巧妙结合和灵活应用,使全文读来不枯燥不浮泛,在丰富知识的同时陶冶了性情。

三是系统性。华东黄金旅游线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富庶之地,具有交通上便捷,城市间相通的特点,本书将华东七大经典城市和两大精华景区进行了有机穿插,各成章节又系统连贯,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点面结合”的形象。从而为人们解读当地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行走指南。

本书从2000年5月出版后,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至2009年2月,九年间已销售76000册,3次修订,11次印刷。这次第4次再版修订,版面进行了重新编排。首先要感谢责任编辑傅寒晴为本书质量的提高作了许多细化的工作。同时要感谢南京的俞越先生,杭州的章屹先生不辞辛劳,亲临实地,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丰富了本书的版面。此外,在本书附录“华东线主要物产”的撰写中,程贤法先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素材,他长期在华东线带团,内容贴近实际。

由于华东黄金旅游线的景点内容丰富,在写作中,尚存在着涵盖面不够广泛等情况,我们将通过不断修改来加以提高。最后殷切期待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钱钧

2010年6月

后记

2000年5月,《华东黄金旅游线导游词》出版后,经常接到热心人士的信函和电话,大家对书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使我颇受激励和鼓舞。

承蒙广大读者的青睐,至2009年2月,本书已第三次修订,第11次印刷,销售发行达76000余册。如何回馈广大读者的厚爱,“提高书稿质量、内容与时俱进”是关键所在。因此,时值十年,在第四次修订中,本人综合了读者的建议,融合了三大思路。

一、增补新内容

当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华东“长三角”发达地区,各项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导游词的编写,就是要将这些最新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旅游者,达到“国家搞建设,百姓长见识”的目的。为此,欣逢“上海世博会”的到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西溪湿地的整治完工,本书将它们一一列入,充实了书稿的内容,通过导游的介绍,增强了游客“及时跟进、全面了解”的观感。

二、排列新版式

原先书稿的版式是解说词加导游图。这次修订中,除保持以上实用的风格不变外,考虑到旅游书的特征,在审美视觉上想办法,添加了主要景点的风光照片,以求图文并茂,从而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三、并入新“系列”

华东黄金旅游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江浙沪旅游景观是这一地区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因此,将《华东黄金旅游线导游词》纳入“长江三角洲旅游系列丛书”推出,将极大地丰富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文化宝库。

书稿出版后,读者陆续来函来电询问,关于各地概况中面积和人口等数据的精确性,坦率地说,这的确成了书中的“硬伤”。如何不“误人子弟”,于是在本次修订时进行了认真查实,并作了相应修改,力求达到标准的程度,并欢迎大家继续指正。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修订完成后,书稿难免还存在许多缺憾,希望博爱的读者抱着宽容的态度,毫不保留地加以批评,一如既往地予以关爱,以不负作者的殷殷期待。

钱钧

2010年6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