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躲避追债的逃命中,郑芝龙不慎闯入李旦的船里,李旦见郑芝龙是泉州同乡,又看他长得仪表堂堂,很有勇气和胆量,于是将他保护下来,并且力邀郑芝龙加入自己的船队。从此郑芝龙就在李旦的商船队里落了脚,凭借自己的勤劳利落,很快成为商船队中的重要角色,由于李旦已初步建立起台湾贸易据点,这时郑芝龙受命多次往返于日本平户与中国台湾,对台湾的港湾地形、土地山川以及风俗民情有了极深的印象。此外,郑芝龙还与当时已在日本设立商馆(商馆,是欧洲各国商人在世界各重要商埠所设贸易和居住的场所)的荷兰殖民者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交往,并且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荷兰语。
明天启三年(1623),就在郑芝龙29岁那年,他与平户一位落魄武士的女儿田川氏相识,田川氏的美貌与善良深深打动了郑芝龙的心,就在异乡生出了无法抑制的恋情。当时田川氏的父亲已经亡故,过世前将女儿托付给泉州华侨翁昱皇照看。不久在翁昱皇老人的主持下,郑芝龙与田川氏在川内浦拜堂成婚。然而就在婚后第二年年初,郑芝龙被李旦安排前往中国澎湖,替当时强行驻扎在那里的荷兰人充当通事(也就是翻译)。郑芝龙只得暂时告别已有身孕的异国妻子,只身前往澎湖,开始了与荷兰殖民者往返周旋的日子。
那些日子,在平户岛上,惆怅于与丈夫分离的田川氏,常常来到千里滨海滩倚石远眺,排遣悲苦思念的情怀。终于有一天,在一阵临盆的阵痛之后,田川氏在海边的礁石丛内产下一个男婴,他就是日后驰骋海疆、抗清驱荷的风云人物郑成功。郑成功出生的日子,根据准确的记载是中国明天启四年(1624)农历七月十四日。郑成功出生后,因父亲未在身边,田川氏按照日本的习俗为他取名“福松”,大概是多福多寿、平安吉祥的意思。福松的出世,多少总算抚慰了田川氏长年别夫的幽怨。
据日本史料记载,幼年的郑成功并未接受启蒙教育,相反由于受到当时日本崇尚武士精神的影响,六岁的福松被母亲送去刀流武士家那里修习了一段时间的东瀛双刀术。这种双刀术是日本刀法的一种,刀分一长一短两柄,一般是左手持长,右手持短,在对敌之时,一般是左手持长刀挺前,对手大都以为长刀为主,因此注意力总是放在格挡长刀之上,却不料长刀只是幌子而已,右手的短刀才是真正的杀招,靠近了才狠劲撩出,很多时候可以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幼年这段东瀛双刀术的训练,时间不算长,却让郑成功多少养成刚毅坚忍的性格。而日本刀法的凶狠凌厉。以及日本刀的坚硬锐利,给年幼的郑成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后来的抗清斗争中,日本刀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P7-P8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明清两朝,由于国势衰微,国家陷入灾难深重、任人宰割的境地,多次受到侵略者的肆意欺凌、掠夺和瓜分。国家饱经外患而仍生生不息,是人民群众团结战斗、奋力反抗的结果,在这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卫国英雄。这些英雄人物面对“山河破碎风飘絮”,不畏强敌,挺身而出,带领人民群众拿起武器,保家卫国,这才使得国家一次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奋勇杀敌,舍生取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是真英雄的写照。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我们都有一个梦,名字叫“中国梦”。目前,全国人民正并肩携手走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少年强则国家强,我辈少年当自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青少年学习英雄精神,接力团结奋斗。卫国英雄的浩然正气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卫国英雄的光辉事迹彪炳千秋,催人奋进。卫国英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为青少年所敬仰。当代青少年有幸生活在我国几十年没有战争的和平环境中,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觉得天下太平。环视周边安全,需要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我国国土尚未完全统一,台湾一直孤悬海外,没有回归祖国。目前,台湾政权轮替后,岛内分裂势力更加猖獗,两岸和平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变数。同时,从东海到南海,从钓鱼岛到永暑礁,我国主权受到域内外的多方挑衅和侵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何况今日之周边战云密布。在国家安全环境复杂的新形势下,用历史告诉现实,引导青少年弘扬前辈英雄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少年向卫国英雄学习什么?我认为,核心即是学习他们炽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要时刻关注国与国之间每日存在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还面临许多不公平的国际规则,常常受到发达国家的不公正对待。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青少年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爱国路径。
我高兴地看到,辽宁人民出版社的卫国英雄丛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介绍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抗倭名将俞大猷、明平息倭患的胡宗宪、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清朝道光时期严禁鸦片的林则徐、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抗法名将冯子材、抗法抗日的刘永福、甲午海战名将丁汝昌和邓世昌等十位卫国英雄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故事。十位卫国英雄尽管所处时代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战斗故事不同,但都敢于同外敌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用奋勇杀敌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这套丛书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阅读,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我相信,青少年读者阅读这套丛书,一定会为卫国英雄的爱国故事所感动,为卫国英雄的凛然正气所感染,从卫国英雄的故事中汲取勇气、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人生梦想,绽放绚丽青春。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陈洋所著的《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卫国英雄》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郑成功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陈洋所著的《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卫国英雄》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
本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