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延续第叁册的文化主题系列,以藏品为载体,以主题为线,讲述了传统五福系列、中华传统美德系列、历代龙纹系列、君子六艺系列、瓷之纹系列等等,全面展示了几千年文明的恒常与流变、古人今人的风骨与气质。以小看大,见微知著,在这里宝物与文化交相辉映,尽显我们历史长河中温情感性的一面;藏品背后蕴含的最朴素的人生智慧,更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作者 | 马未都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延续第叁册的文化主题系列,以藏品为载体,以主题为线,讲述了传统五福系列、中华传统美德系列、历代龙纹系列、君子六艺系列、瓷之纹系列等等,全面展示了几千年文明的恒常与流变、古人今人的风骨与气质。以小看大,见微知著,在这里宝物与文化交相辉映,尽显我们历史长河中温情感性的一面;藏品背后蕴含的最朴素的人生智慧,更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内容推荐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岳飞背上刺的其实不是“精忠报国”?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讲述了 “中华传统美德”系列、历代龙纹系列、君子六艺系列、瓷之纹系列等主题,全面展示了几千年文明的恒常与流变、古人今人的风骨与气质。以小看大,见微知著,宝物与文化交相辉映,尽显我们历史长河中温情感性的一面;藏品背后蕴含的*朴素的人生智慧,更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目录 自序 余韵悠悠民乐器 伞屐蓑笠说雨具 福寿绵长千古梦 富贵须从何处得 内外兼修得康宁 仁善宽厚话好德 了无牵挂求善终 百善为先说孝悌 立国立身说忠信 是非辞让话礼智 风骨如莲知廉耻 蹈仁履义说仁义 先秦汉唐看龙纹 俊雅雄健宋元龙 日月朝暮明龙纹 一身数变清龙纹 克己复礼说礼艺 怡情修性说乐艺 君子必备说射艺 张弛有度说御艺 沟通传达说书艺 逻辑思辨话数艺 美好圆满水果纹 民生关怀蔬菜纹 芬芳艳丽花卉纹 万木争荣说树纹 试读章节 福寿绵长千古梦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五福临门”。一到过年过节,大家都会在门上贴上“福”字。那么“五福”包括什么呢? “五福”第一是长寿。人活在这个社会上、活在这个星球上,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能够长寿是“五福”的第一个标准。第二是富贵,这个标准在文明的演进当中有一些小小的变化。第三是康宁,就是健康安宁,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希望得到的。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所以健康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四是好德,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德行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对待这个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上好的德行,就是在生活中不给他人和社会造成麻烦。第五就是中国人说的“善始善终”,因为我们无论多么长寿,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在最终的时候能不能走得更好,这也是人类对生命终极思考的一个价值。本篇先从排在“五福”首位的长寿开始说起。 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追求长寿的呢?首先是内心的安定。古人观察到,对寿命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心态。一个急躁的人非常容易暴亡,我们有时候说“把我给气死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就非常强调内心安宁。比如孔子,他活了73岁,是一个长寿之人。在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寿数,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他一生当中就一直强调自己内心的安定。下面通过两件藏品来看看上面都有哪些长寿人物,描述的是什么样的长寿故事。 这是一个清代早期的五福碗,上面写着五个“福”字。可以说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具象,或者说化具象为抽象的形式,用一个很具体的字来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上面“福”字是用沥粉的方法突起的,很立体,中间填的是青花色。清代初期这样的五福碗相对来说比较多,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抽象化的图案多了起来,比如画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在瓷器和其他文物上,这种纹饰俯拾皆是,已不再那么直接了,而是用间接的方式表现了当时生活的富足状态。 这是一个清乾隆时期的豆青釉青花象耳尊,上面画的是八仙祝寿图,有一个老寿星,下面都是八仙人物,还有几个小童。八仙的姿态神态各异,表明了古人长寿的意愿。 这个图跟明代的八仙上寿图有明显的不同,它加了很多世俗的画面。比如说这里有一个刘海戏金蟾的场景,整个画面非常生动,表明当时这件瓷器有可能是当时送的祝寿礼品。瓷器的背面画的就是蝙蝠,两只蝙蝠相向,是腾飞的状态。可惜少画了三只,如果再画三只就是“五福”了。 这是一个水仙盆,上面画的是云鹤纹,有满天祥云,还有满天飞舞的仙鹤,表达了一种自由的意境,一种渴求生命的状态。“渴求生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放下心中的烦恼,追求生活的平静,不要过度追求生活中的财富,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的蛊惑下,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很多人也认为自己有超凡的能力。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人,人家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非法的事呢”,他说“我上班一个月才挣一千多块钱,我的理想上是开上兰博基尼”,你想想这事儿有多不靠谱啊!人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要设置太高的目标,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这是你祈求生命能够长久的一个根本要求。中医说“内心恬淡虚无,百病难生”,只要人人都有一份好心情,长寿之路或许并不遥远。 P20-22 序言 此套书已出版八册,曾写过两序。事隔几年重读旧序,仍觉得话说得份量已足,再说都是赘言。新瓶旧酒,越久越醇;赏的是瓶,品的是酒。对于读者,饮之通泰为上上;对于作者,观之欢愉则为中上,均为人生之快事也。 人生快事自古多样。明末清初有个文学批评家叫金圣叹,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听着古怪,含义很深。他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都有过批评,尤其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详尽且细致入微,眼光独特犀利,同时代乃至后时代的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顺治皇帝都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但金圣叹命运不济,因冤问斩,刑前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由此可见痛快之事因人认知而不同。写作为先,饮酒为后,《醉文明》丛书基于此才有“醉”字。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沉淀厚重,享受容易解释难。几千年来,国人在此文化的滋润下,享受其果,忽略其因,而我们仅是解释其因、养护其果而已。因果之间相生相灭,亦可以看成因果互为,所以佛教说:无为无因果。 这书不是写出来的,是说出来的,故自由随意。说出来的书比写出来的书多一分自由,少一分拘谨。想想四大名著,前三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说出来再落成文字的。三部巨著流传甚广,缘于初始的自由,提炼的随意。自由与随意就成了书籍的某一种状态,于是就有了这部《醉文明》。 看书、读书、说书、著书乃古之四事,此四事于观者介于看读之间,于作者介于说著之间,其中差距微妙,感受奇特。看书之看为阅,读书之读为学;说书之说为泄,著书之著为垒;阅、学、泄、垒乃四种与书相关之状态,勾连你我,组成了这个纷杂的世界。 唯一值得赞叹的是,我们所处的世界积累了先人的文化遗存,我们仅是继承者,坐享其成,无法言谢。 是为序。 马未都 2016年11月19日凌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