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之行编著的《别输在不懂说话上》锻炼你成为真正的交流高手、情商大师。本书从说话的基本功、双方的互动、如何说服、说话的技巧、说话的禁忌等九个方面,阐述如何把话说活、说巧、说妙。每一小节都做到案例与理论相结合,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我们还介绍了一些相关的语言技巧,为读者提供一套高品质、可行性的方案。相信读者阅读本书后,说话的能力与水平将会得到空前的提高,使读者从羞于开口到敢说,从敢说再到把话说得既精彩又巧妙。与此同时,我们提醒读者,无论处在哪一个年龄段,我们都输不起,更不要输在不懂说话上!
阳之行编著的《别输在不懂说话上》讲述了说话是一门艺术,心理学家理查德·班得勒曾说过:“当你对一个人说话时,你不是想给他传达信息,就是想改变他。”没错,这就是沟通。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是双方之间的交流,因此,判断沟通是否成功、沟通的目的是否达到标准,不是你说了什么,也不是你表述的是否清楚,而是对方的反应。
只要是善意的,谎言也美丽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病人房间窗前有一棵树,树叶被秋风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的景象,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她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被这种悲泣深深打动了,他用画的树叶装饰树枝,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作为医生,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为了宽慰他,医生会对病人说:“只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几乎没有一个医生会对病人说:“你根本没有希望了,很快就会死。”同样,作为病人亲友,在去探望病人时,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几天了,也要与医生配合,把谎说下去,让病人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因为生命本身有时是会创造奇迹的,即使没有奇迹出现,让病人充满希望地多活些日子也是一种人道的表现。这个时候,说谎就是善意的。
所以,说谎也是一门艺术,尤其在某些场合面对某些人,说假话绝对比说真话的效果好,如果说谎的技术再高明些,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真的说成假的,可能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有些谎话是非说不可的。
比如一个肥胖的女人跑到你面前要你评论她的身材,你倘若实话实说——猪头脸,水桶腰,是个实力派的肥姐。对方听了你的话,一定会脸色铁青,肥肉乱颤,即使当场不发火也会在心里仇恨你一辈子。
俗话说“矬子面前不说短话”,伤了人家的自尊,还弄得自己一鼻子灰。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谁都不想被别人指出缺点来。所以,人见人爱的女人就要一句话十样说。例如面对上面那个肥胖的女人,就不妨用“丰满”来代替“肥胖”。
再比如你把很久之前朋友所托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当朋友问起的时候,你才恍然一惊: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如果这个时候你无奈地摇了摇头,两手一摊,说:“不好意思,我真的忘记了,我立马办。”这个时候,对方可能会表面上装出无所谓的表情,但内心肯定会把你责备得体无完肤。
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员外家添了个孙子,在孩子满月的那天,来了许多庆贺的宾客,大家边看着孩子边有意无意地闲谈。
李秀才说:“令孙将来一定福寿双全,飞黄腾达,富贵荣华,光宗耀祖!”
罗秀才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孩子将来也会长大、变老、死去!”
李秀才受到热烈的欢迎,被奉为上宾;而罗秀才则受到客人的鄙视、主人的嫉恨和冷遇。 难道罗秀才说的不是实话吗?当然是实话,可这种实话是不中听的。相反,李秀才说的极有可能是假话,一个人“福寿双全”是很难的,但这种假话却讨得了主人的欢心,因为主人正是这么期望的。
礼节性的语言和奉承话可给人们的幻想与虚荣心带来极大的满足,使人从困境与艰难中摆脱出来,它让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与重视的,因此它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法国思想家卢梭在《阡悔录》中说:“我从没有说谎的兴趣,可是,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使自己从不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时为了维持交谈,我迟钝的思维、干枯的话题迫使我虚构一些事情以便有话可说。”文学家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中国人的教养?我一直苦苦思索,于是发现了以下三点:一说谎;二具有像绅士一样说谎的能力;三以幽默感理解自己心境的平静,并且对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过于热衷。”
因此,从某个方面而言,谎话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可能有的人认为说谎是不诚实的行为,但如果你非要实话实说,很直接地对一个长相不怎么样的女子说“长得这么丑就不要出来吓人了”,这简直就等于逼着人家自杀。
生活中,会说谎话,把谎话说得滴水不漏,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何必那么较真呢?那么,我们该怎样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呢?(P119-121)
说话是我们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我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一个会说话的人,同样的意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听者会心悦诚服;反之,不会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会令听者别扭或不快。所以,与人交往,尤其在社交场上,千万别输在不会说话上。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观察,不会说话者比比皆是。他们或口若悬河,或高谈阔论,或能说会道,然而却不能说到点子上,对于听者而言不过是一堆垃圾话罢了。更有甚者,丝毫不顾及场合、不顾及面子,张口即来、口不择言,结果伤害到他人还不自知。其实,信口开河、口无遮拦的下场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朋友可能疏远你,生意可能谈不成,友谊的小船也会因此说翻就翻。
所以,说话很重要,它是我们启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古往今来,但凡成功人士没有一个不懂得说话的,该赞扬时他们不惜溢美之词,该批评时他们绵里藏针,该说服时他们一语中的,该决定时他们口气坚决,见到不同的人时他们会说出不同的话语……诸葛亮能够“舌战群儒”,最终说服东吴抗击曹军,靠的就是卓绝的口才。而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我们说话的对象在变、场合在变、时间在变,因此,说话的技巧与方式也必须做出改变。不懂变通的平庸者,往往会把自己置于不利之地,达不到交际目的;而与时俱进的变通者,说出的话巧妙而精彩,能把话说到对方心窝里从而达成所愿。我们要想让自己说的话像金子一样闪光、吸引人,就要做到在该说话时,能够“一语百步音,一言力万钧”,做到每一句都精妙有用;不该说话时,要保持沉默,善于倾听。
西方有位哲人曾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讲话能力。”难道不是吗?有多少怀才不遇的人才,不就是因为沟通能力差,社交圈子小,人脉不足,人际关系紧张而最终一事无成的吗?没有了“口才”,“人才”也就大打折扣了。口才是现代社会高质量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懂得说话艺术则是成功的基石。特别是在你推销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时候,能不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对方,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对方,对你“说”的成败具有直接的影响。当然,会说话一定要搞清楚一个基本的概念,不是教你见风使舵、耍奸耍滑,而是让你掌握好说话的技能,让你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说该说的话。
本书从说话的基本功、双方的互动、如何说服、说话的技巧、说话的禁忌等九个方面,阐述如何把话说活、说巧、说妙。每一小节都做到案例与理论相结合,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我们还介绍了一些相关的语言技巧,为读者提供一套高品质、可行性的方案。相信读者阅读本书后,说话的能力与水平将会得到空前的提高,使读者从羞于开口到敢说,从敢说再到把话说得既精彩又巧妙。与此同时,我们提醒读者,无论处在哪一个年龄段,我们都输不起,更不要输在不懂说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