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德主编的《美国文学研究(2016)》是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年会上来自各省市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等单位的学者提交的论文优中选优之后的结集,涉及美国文学研究的多个方面,是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是展示国内美国文学研究领域重要成果的出版物,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略论《时间》与《达洛威夫人》的互文性
皆为自由而战——评伊莱恩·肖沃尔特的新作《茱莉亚·沃德·豪的内战》-
Readmg ethics and the body in Geling Yan's The Flower s of war
论《夜林》对人类兽性的思索--
焦虑和误读——评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女勇士》的创作技巧
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空间批评的新动向
受虐主义者的幻想——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德勒兹式解读
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人类表演学元素
道德的先知先觉者——论美国成长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最蓝的眼睛》
贝娄短篇小说《银碟》中的叙述聚焦与文化认同
伟大的尼克·卡拉韦——论菲茨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的叙事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视野中《了不起的盖茨比》
德里罗《天秤星座》中的内爆
文本嬉戏中的人性回归——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和《冠军早餐》中的用典
男性危机与公域表演:韦尔蒂“独白故事”真相
美国作家笔下纽约都市空间的异质性书写
消费文化视域下莉莉·芭特之死的悲剧之美
困兽犹斗:是希望还是绝望——论弗里曼的人文主义态度
道德的相对性与相悖性——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埃姆斯父子的道德观试析
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第二人称“推特”叙事研究
论《爱妻》的后“9·11”叙事隐喻
古希腊“辟邪”元素在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体现
文学书写的历史力量:评莫拉利斯的《制砖人》
空间视域下的《紫色》
科伦·麦凯恩小说《佐利姑娘》的阈限研究
成长·旅程·回归——评米歇尔·克里夫小说《海螺》与《没有电话通往天堂》
从人性主义思潮视角论《紫色》的人性解放
二战后的美国社会与南方文学之溯源——以哈珀·李《百舌鸟之死》为例
“一切终归会好”——艾略特的抒情史诗《四个四重奏》
20世纪国外庞德研究综述
论《黑人谈河》中的时间意识
On Recognition and Influence of Anhur Miller in China
廖可兑与中国的奥尼尔研究——纪念廖先生诞辰100周年
山姆·谢泼德《情痴》中的新现实主义元素
论麦克米兰《妈妈》中的黑人母性
戏剧的互文性与时代性——论《赵阎王》对《琼斯皇》的借鉴与疏离
种族使命的历史书写者:——美国非裔剧作家查尔斯·富勒综述
美国百老汇犹太戏剧家作品中的“犹太性”研究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