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索了10至13世纪我国北部边疆契丹辽国、党面夏国和女真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书在论述各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对各族经济关系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封建制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各族经济关系的演变中,是书用力抓住在氏族后期形成的宗族这一经济实体,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指出宗族实体内部包含着奴隶制和农奴制两种因素,随着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从宗族实体中形成了奴隶制和封建制。契丹、党项和妇真的经济发展既有其共同处,又有其各自特点。这些论述在理论上有其突出的意义,为前此研究中所未有,同时在经济史研究中则填补了研究空白,对经济史、民族史和断代史的研究和教学都有其相应的作用。
总序
绪论 论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编 契丹辽国经济史
1 契丹建国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契丹原始公社制解体
2 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建国初期契丹疆域的扩大;即奴隶制与农奴制相结合的契丹经济体系
3 契丹辽国的社会生产(上):畜牧业和农业
4 契丹辽国的社会生产(下):各种手工业生产
……
第二编 党项夏国经济史
1 党项建国前史(400-980年)
2 党项夏国的建立和发展;党项贵族统治集团的建国方针
3 党项夏国的社会生产
4 西夏的商业贸易及其与各族之间的交换
……
第三编 女真金国经济史
1 女真自源始分社制到奴隶制的飞跃
2 金国建立后女真奴隶制的发展
3 从残破到恢复的金国农业生产
4 恢复和发展中的金国手工业生产
……
尤为明显的是,党项制向封建制过渡,受到了宋高度发展的封建租田制的重大的影响。在党面统治的腹心地区即兴灵银夏一带的党项人,与同宋接境的党项人,在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上有不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