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可不只是一种代号,它里面包含着历史的、文化的、礼仪的、宗教的等多种因素。《三国演义》里为什么都是单名?钱钟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张士诚的名字里的贬义出自何典?朱元璋为什么还叫重八?皇帝的庙号、谥号是一回事吗?古代人的名、字、号之间有什么联系?读过此书,你会了解许多历史人名典故,掌握更多取名的艺术。
一、引言:中国人名的特点
二、上篇 人名的文化意义
1、为何要有人名
2、人名的构成与模式
3、人名意义的四个层次
三、中篇 中国人取名小史
1、时代名·氏族名·自我名——上古人的名号探微
2、太阳神崇拜的结晶——夏商时代的“日名”
3、古人取名的原则与禁忌——两周时代的人名制度(一)
4、梦象、占卜及其他——两周时代人名制度(二)
5、礼仪文化对人名的影响——两周时代的人名制度(三)
……
四、下篇 中国人“多名制”丛谈
1、您能解答《文史知识》的自测题吗?——古人多名须细辨
2、韩信为何有名无字——字的作用与意义
3、从有“字”到无“字”——字的沿革与变化
4、闻名即知其字——古人取字的方式
5、八大山人·朱耷·别号——号的沿革与特点
……
五、后记
北宋以后,我国出现修续家谱之风,明清尤甚。自欧阳修之《欧阳氏谱图》与苏洵之《苏氏谱图》一出,后起谱牒多效之,重在谱例。修谱颇讲究世次系统,大宗谱例一线贯通,虽数十百世不绝,所谓“绝次不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