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红欣所著的《裂帛》一书中的这些故事如此贴近生活,让你惊诧:这说的不是那谁谁吗?那说的不是那谁谁吗?不等你厌倦这熟悉,她用无比切合的人物心理牢牢抓住了你的大脑,然后在你深以为然时抛出令你意犹未尽的结局,只留你独自回味、联想。
《裂帛》是河北作协会员张红欣的小说合集,收录了《白巧云》、《礼堂》、《折耳根》、《密码》、《请问你找谁》等5篇中篇小说。这些故事如此贴近生活,让你惊诧:这说的不是那谁谁吗?那说的不是那谁谁吗?不等你厌倦这熟悉,她用无比切合的人物心理牢牢抓住了你的大脑,然后在你深以为然时抛出令你意犹未尽的结局,只留你独自回味。
《裂帛》是河北作协会员张红欣的小说合集,收录了《白巧云》、《礼堂》、《折耳根》、《密码》、《请问你找谁》等5篇中篇小说。
透过曹卫东、柳眉、曹寇、老曹、迟桂花、朱朱、马大海、苟小琴、黄平、胭脂、罗宇、王志兴、李翠兰、白巧云、沈措、陈羽等人的纠葛,描绘了一幅幅社会浪潮下的,或执着,或多变,或多疑,或苦苦抵抗某种力量,繁复的市井生活图像,发人深思。
密码
手机在裤兜里叮叮当当响起来,曹卫东伸手去摸,那边却哑了,之后又响,又摸,又哑。反复几次,曹卫东找了个树荫,掏出手机,眯着眼鼓捣了一阵儿。
手机是柳眉买的,三星N7100。柳眉说,这叫智能机——智能机懂吗?跟电脑差不多,有了它,你就能跟整个世界对话。曹卫东觉得,智能机千好万好,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接电话时很容易碰到不该碰的地方。比如今天,今天他肯定碰了哪儿,才一连几次按掉了对方的电话。曹卫东在树影下鼓捣了好一阵儿,才把电话拨回去。
是他的一个客户。电话一接通,对方激动的情绪差点把曹卫东掀个跟头:“……挂电话是吧!挂电话就能躲得掉吗?要是不接电话能解决问题,你们永远都别接,你们躲一辈子!”
他说“你们”。曹卫东等对方咆哮完,才开始问怎么回事。
到建材市场买完壁纸,曹卫东开着“松花江”直接去了柳眉家。柳眉正在做面膜,客厅采光不好,门一开,柳眉一张雪白的脸从门后闪出来,两只黑眼珠滴溜一转,把曹卫东吓了一跳。看见曹卫东那副表情,柳眉噗一下笑出了声。
“本女鬼只勾魂,不夺命,”柳眉说,“怕什么呀你!”
柳眉刚洗完澡,头发湿漉漉地散着,身上若有若无一缕幽香。高中毕业、教过十年初中语文的柳眉知道美人出浴的意境,更知道扬长避短,一边揭下脸上的面膜,一边按亮了客厅灯。灯下的柳眉越发身长玉立,肤如凝脂,脸上的皱纹雀斑脂肪粒统统淡得看不见了。曹卫东身上忽地一热,一下忘了此行目的,铺垫都没做,径直把柳眉扑到沙发上。
“才几天,”柳眉躲闪着,“你一向都这么没出息吗?”
这话简直就是鼓励了。曹卫东血脉偾张。身下的女人扑腾得像条鱼,欲拒还迎,态度又暧昧又刺激。曹卫东正不知从哪儿下手,鱼儿自己从睡袍里游了出来——柳眉居然没穿内衣。一丝不挂的柳眉光溜溜地横在曹卫东面前,眼里水波荡漾,嘴角照例噙着一丝笑。
果真是勾魂。曹卫东欲火中烧,套子都没戴,便直奔主题。
柳眉刚到曹卫东他们学校时,不是这样,那时候的柳眉很青涩,或者说很木讷,作为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的曹卫东,几次没事找事的搭讪,都被她的手足无措顺了过去——她那么慌乱,仿佛所有来自异性的搭讪都疑似侵犯,曹卫东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悠着点儿,比如说方式,措辞,眼神,语调,像一场拖沓的前戏,悠着悠着,曹卫东就阳痿了。
新学期一开始,曹卫东把柳眉的课全部调到了上午,并且额外加了一节公开课。接下来的几天,柳眉拿眼睛追逐着曹卫东,终于在一个没人的空当,期期艾艾地开了口。
“曹老师,我上午的课,能不能减一节?”
曹卫东抬起头,询问似的望着柳眉。
“我得回去,给孩子喂……喂奶。”
曹卫东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目光理所应当地往下移了移。初秋,天气还不算凉,柳眉穿着件白底碎花的收腰小袄,宽袖,立领,对襟,一排手工盘扣像一溜含苞未放的花蕾,把个领口扣得严严实实。曹卫东却在这身严丝合缝的装束下,看出了一派波涛汹涌,他甚至能够想象柳眉柔软的胸脯下,点滴奶水如何聚少成多,汩汩潺潺,溪流一样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渐渐充盈乳尖——没办法,这女人太漂亮,尤其是,她还在哺乳期,身上散发着雌性动物特有的味道。一段时间以来,曹卫东觉得自己像一只嗅觉灵敏的公狗,办公室里八个人,闭着眼睛,他都能知道哪个动静是别人的,哪个,是柳眉的。
“怎么开会时不说?”曹卫东说,“课表都排好了。”
课程到底做了调整。柳眉是代课老师,没有正常的育儿假,但公开课还是她的任务——这种人人避之不及的事,不安排代课老师安排谁呢?曹卫东说,你不想加分吗?不想转正吗?不想被人肯定吗?如果想,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柳眉低着头,一下一下绞着手指。
曹卫东笑了:年轻人,就得有股子冲劲儿,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去准备资料,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我反映。
柳眉的设计其实做得不错。她选的是《爱莲说》,开篇用了《诗经》里的一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由此展开古人对“莲”意象的深究;中间穿插了几首诗,“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除了稍嫌卖弄,也还算贴切;结尾则略作升华,引申到莲是佛教圣物、清洁的象征,正好扣了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主题。
这是教案里摘出来的一小节,曹卫东基本没做改动。他不怕柳眉写不好,他怕她讲不好。有的人就这样,一肚子文韬武略,写也写得,画也画得,偏偏拿到嘴巴上就不行。
事情跟曹卫东预料的一样,公开课那天,提前准备了半个月的柳眉,在十几位外校同行面前,不出意外地卡壳了。足足有半分钟时间,柳眉捏着粉笔呆立在讲台上,脸上一片茫然。坐在教室后排的曹卫东眼疾嘴快,适时提了个承前启后的问题:
“柳老师,请您解释一下古文里,关于莲、荷、芙蓉、菡萏的概念?”
这是他们共同研究过的一个问题。柳眉顿时活了过来。后面的课讲得非常顺利,柳眉始终保持着流畅的思路,有条不紊。一个月后,公开课评比结果揭晓,柳眉得了一个加分。
柳眉买了个笔记本感谢曹卫东,扉页上还写了留言,像中学生之间的友谊。笔记本照例是挑没人的时候交给曹卫东的,接过本子的曹卫东,打开扉页就笑了。
“齐头并进。”曹卫东边笑边瞅了柳眉一眼,“我可以理解成比翼双飞吗?”
“就是……就是共同进步的意思。”柳眉红了脸。
“比翼双飞不是进步得更快?”曹卫东顺势牵住柳眉一只手,“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P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