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人们重温五四前后的历史,编者从文史资料的未刊稿和《文史资料选辑》中撷取部分重要文章,并收录了多篇反映当年各地活动的史料,结成陈惠丰主编的这本《回忆五四运动》,以作为对五四运动80周年的纪念。书中文章包括《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的经过》、《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的见闻》、《回忆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的上海商界》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回忆五四运动/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帮助人们重温五四前后的历史,编者从文史资料的未刊稿和《文史资料选辑》中撷取部分重要文章,并收录了多篇反映当年各地活动的史料,结成陈惠丰主编的这本《回忆五四运动》,以作为对五四运动80周年的纪念。书中文章包括《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的经过》、《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的见闻》、《回忆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的上海商界》等。 内容推荐 陈惠丰主编的这本《回忆五四运动》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 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本书记述了五四运动从酝酿、爆发到各地风起云涌的经过详情,书中所收文章的作者梁实秋、许德珩、罗家伦、屈武、朱蕴山等均为五四运动的亲历者。 目录 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的经过 顾毓球 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的见闻 叶景莘 回忆五四运动 许德珩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罗章龙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罗家伦 我所知道的五四运动 梁敬锌 五四运动回忆 何思源 我在五四运动中的经历 屈武 天安门前的爱国斗争 黄勖志 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 俞劲 回忆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方豪 五四时期参加赴京请愿活动的回忆 管易文 我参加了五四运动 梁实秋 五四运动中的北京女学生 吕云章 回忆天津五四运动及“觉悟社” 谌小岑 天津五四运动的回忆 孙越崎 回忆五四时期的天津学生演讲队 魏士如 天津各界联合会与跪哭团 吴子铭 上海学生响应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 李玉阶 在上海参加五四运动的回忆 张延灏 五四运动中的上海商界 严谔声 回忆五四运动前后在安徽的活动 朱蕴山 湘江的怒吼 周世钊 回忆长沙五四反帝斗争的一幕 舒新城 对五四时期济南学生运动的回忆 石愚山 五四在山东农村 陶钝 广州学生五四运动记 邓曾骧 五四运动在桂林 李文钊 五四运动在绍兴 李士豪 金鸣盛 五四运动中的湖州学生 湖州市政协文史工作组 五四时代的成都 范朴斋 闽垣五四别记 赵效沂 记五四运动前后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 胡俊 孙中山支持五四运动 朱仲华 口述 李大钊同志护送陈独秀出险 高一涵 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 顾颉刚 五四运动时周恩来二三事 凌勉之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 朱俟 回想北大当年 张申府 五四时期的自由辩论 周谷城 新中学会纪要 杨扶青 李峰 张芥尘 于树德 回忆《新潮》 俞平伯 五四运动中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潘世纶 《浙江新潮》的回忆 倪维熊 五四时期温州的《救国讲演周刊》 王希逸 五四运动时期成都的进步刊物《半月刊》 舒君实 试读章节 1918年5月,留日学生因抗议中日军事秘密协定举行集会,遭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残酷镇压,全体留日学生反抗这种暴行,罢课回国。这件事立即引起北京学生的积极响应。5月中旬,归国学生代表李达、龚德柏等到了北京,与我们见面。经过几天的奔走酝酿,北京学生于5月21日发动了向统治当局示威请愿的运动。这是一次空前未有的运动,参加这次运动的有北大、高师、高工等学校的2000多人。当时推出向公府(总统府)请愿的代表8人,其中北大3人:许德珩、易克嶷、段锡朋。这是中国学生第一次的游行请愿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前奏。 但是,这次运动出于仓促,准备不够,又因学生从来不问政治,因而没有发生所希望达到的影响。同时,北京大学思想不一致,内部有一帮学生如傅斯年、范恺、吴澄、杨济华、曾劭勋等人破坏此次学生爱国运动。他们事前跑到公府告密,说我们“要纠众造反,向政府请愿示威”,“这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不能代表全体学生”,云云。傅斯年等人这种卑劣无耻的行为,受到了蔡校长的斥责,也受到了许多学生的鄙视,同时也给了我们以教训,使我们深感有进一步组织起来的必要。 这次的游行请愿运动,虽然没有结果,但是北京和天津的学生却因之组织起来了。北京一部分学生组织了学生救国会(最初名称是学生爱国会)。参加的不限于北京大学,有北京各学校的学生。暑假中,派出了许德珩、易克嶷两人代表学生救国会南下联络,以通声气。我们先到天津,那里学生已经有了组织,开会欢迎我们。到会的人很多,我记得有:马骏(工专学生)、郭隆真(女)、谌志笃、马千里、张传琦、张泰来(北洋大学学生,后改名叫张太雷)等人。正当欢迎会开得很热烈的时候,张传琦忽然拿把菜刀把自己的一个小指头砍掉了,以此来激励国人。他们以后还组织了一个觉悟社。周恩来由日本归国以后,觉悟社就更加发展了。邓颖超这时也出来了。我们由天津到济南,找到了康生,他当时名张绍卿,又名张三洗,我们同他谈了发展组织的事,没有开会。由济南转武汉,见到了恽代英,他们组织了文化书社。我和恽代英同是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虽是初次见面,但仿佛很熟,真是一见如故。由武汉到九江,找到了同文书院的学生方志敏以及邓毅生。到南京找到了金陵大学学生黄仲苏,也找到了湖南林祖烈(林伯渠之弟),以及其他多人。最后到上海。上海学生方面有复旦的狄侃、程学瑜(以后改名为程天放),华侨学生何葆仁,圣约翰的瞿宣颖,河海工程学校的张闻天、沈策民,以及南洋公学的恽震、留日归国学生黄介民等人。还找到了为我们奔走的“上海通”商务印书馆的黄警顽。上海妇女方面的人特多,我们会见了留日归国的女学生李果、程孝福,神州女学舒惠贞,黄兴夫人黄宗汉,女子救国会的朱剑霞,还有从天津去的刘清扬。她们成立了上海女子联合会,宣传爱国,抵制日货。女界联合会五四以后也参加了上海学生联合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还拜会了同情学生运动的孙中山先生以及廖仲恺、朱执信先生。他们到上海以后还办了一个周刊《星期评论》和月刊《建设》,与北大的《每周评论》、《新青年》南北呼应。我们还联系了《民国日报》的邵力子、叶楚伧,《时报》的戈公振,《申报》的史量才,江苏省教育会的黄炎培、沈恩孚,商会的虞洽卿、荣宗敬。这时毛泽东往来于京沪,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他团结了男女青年数十人,其中有蔡和森、罗章龙、张昆弟、李维汉,女会员有向警予、李思安、周敦祥、劳君展、蔡畅、杨润予等。这时,留日归国学生在上海办了一个《救国日报》。我们有事就互相商量,于工作便利不少。同时,上海的学生会也组织起来了,7月的某一天,在西门外体育场召开大会,并欢迎我们,到会的有几千人,有工商各方面的代表,会开得甚为热烈。还邀请了北京学生代表报告学生运动情况。我们在上海停留了20多天。这样总算联系好了。我们还派人到广州联系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会非常议会议员。也派人到湖南岳州联系了湘西镇守使冯玉祥将军,因为他同情学生爱国运动。由于我们联络的结果,各地学生因之也都加入了学生救国会,这个学生救国会就几乎成为全国性的学生团体了。我们于9月初返回北京。 P20-21 序言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将中国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为了处置战败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权益,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在大战期间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收回被德国夺占的山东权益等正义要求。巴黎和会在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的代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立即在中国人民中,首先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激起强烈愤慨。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3000多名学生,汇集天安门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学生。为此北京学生实行罢课,同时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上海、南京等地工人也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并拒签和约。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胜利。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文化运动。自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思想引起人们的关注。1915年,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新思潮从此风起云涌,旧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冲击。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空前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今天,当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回首80年前这段震惊中外的历史,更加令人振奋和鼓舞。为了帮助人们重温五四前后的历史,编者从文史资料的未刊稿和《文史资料选辑》中撷取部分重要文章,并收录了多篇反映当年各地活动的史料,结成专辑,以作为对五四运动80周年的纪念。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9年3月2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