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果宅(热血青春纪念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有时右逝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听听,这才是文学。这句话听着吧如同没事一样,但是架不住逻辑分析一下,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但是也没证明它没有直接致癌的功效”。

我写的最后一篇爱情小说是一个很温馨的小段子,没有豪车、没有别墅、没有俊男美女、没有死去活来,讲述的是一段最简单的相识、爱慕、结婚、偕老的小爱情。先不说那群小女孩读者骂成一片的反应,我的编辑看完这个后却给我打了个电话:“这个,虽然短了点儿,但是我给你双倍稿费。以后不要再写这样的文章了,咱们杂志是给小孩看的,他们不明白。”我在电话这头顿时觉得编辑庸俗,不能体会我的博大精深。但是随即编辑有点儿哽咽,说:“你知道吗,其实我挺羡慕这种爱情的,唉!”说完顿时觉得自己失态了,聊了几句稿费的事情,匆忙挂了电话。

在我们小的时候总觉得任何事情包括感情都要轰轰烈烈的,但是慢慢慢慢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越平淡越好。说起轰轰烈烈的感情,不得不提到我老妈。我老妈一直轰轰烈烈,在20世纪90年代那个此起彼伏的时代,老妈轰轰烈烈地和老爸离婚了。你以为这样就没下文了的话那我还不敢如此形容我的老妈:为了最轰轰烈烈的人生,老妈在离婚之后过了三年又轰轰烈烈地和老爸复婚了;当然了,以为这就没下文了那绝对是我高抬我老妈:在轰轰烈烈复婚三年后,我老妈轰轰烈烈和老爸再一次离婚了!

第一次离婚,是我小升初考试那年;第二次离婚,是我高考那年。要不说老妈会挑日子,专拣最能轰轰烈烈的年头搞情感宣泄,弄得我神经紧张,一度腹泻。

而现在以一个作家的视角来看这一系列的经历,我其实还是很感慨的。

在写完了最后一篇所谓的情感故事之后我离开了那家杂志,开始寻觅新的文字环境。鉴于我之前有了一年多的连载、写作、坑蒙拐骗经验,没多久就有另一家杂志主动找上了我。当时我义正词严地宣称“我想成为一个温暖的作家,写一写生活的感悟”,但是对方耐心听完我唠叨后说:“千字200,感情小说,月刊,每期4000字,行不?”

我火速调用脑海里当年高中数学的知识简单推算一番,发现这么一来每个月可有800元收入。然后我再火速调用脑海里当年大学经济学知识简单推算一番,发现这么一来我就可以在北京活下去了。

三天之后重操旧业的我交上了我崭新人生中的第一份作品。编辑一边看一边摇头,说:“不行,现实生活把你毁了;之前在网上看你的东西,觉得你淫而不荡、情而不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个可塑之才。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之后你竟然蜕变成了一个正直、积极向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丰收的大好青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

其实听完这几句话我不禁琢磨着对方到底想把我往哪个方向塑造一下,斗胆一问,编辑侃侃而谈,大体思想就是把我弄成“淫而荡、色而情”的新时代网络黄段子作家。崇高的使命感仿佛一脚踹开了我内心最深处的大门,让我那幼小的心灵再一次被新观念彻底洗涤,不过这一次洗的力气有点儿大,如同40岁大妈手洗着大裤衩一样有力而又痛苦。

偶尔的夜晚我会思考,写了这么多年的东西,究竟这份工作或者这个爱好带给了我什么。是那些微乎其微的稿费,还是那些若有若无的名气。当然名与利加在一起也没有干得过一辆某人爹买的玛莎拉蒂,挺悲剧的。

不过吧……翻身起来看着电脑——电脑一直没有关,为了充分利用包月的网费,我一直开着电脑下着毛片——每一篇我的文章之后,都会有人告诉我,对的,有时右逝,这也是我们的生活。我忽然就觉得很开心。我喜欢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故事之后,发现年轻时我们都这么傻×。

这就是钓鱼帖。有共鸣的群众基本都是和我一个智商段,一种优越感和平均感油然而生,并且还像地沟油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我工作将近一年之后,我渐渐适应了我身边的环境:衰败,安静,却又孕育着什么。虽然孕育着什么就像怀孕一样轻易看不出来,但是上天还是给了我一个答案。

我的屋子里的电话自从装上之后就没有响过,很多时候我都以为它是坏的。这是装网线的时候的附赠品——虽然我一再强调我不需要电话,不过对方坦言没有电话就没有网线这一神圣定律。我勉为其难地用200块钱接受了这份馈赠。这部被我束之高阁的电话机为了证明自己风韵犹存,终于在一个周末傍晚响了起来;鉴于上面的灰尘太厚,电话铃声振动起来仿佛下雪一般。我接起来,对面没声音,顿时我以为是话筒听筒坏了;但是过了一会儿,对面传来了一个很熟悉、很轻微的声响,哼唱着一首温暖的歌:

校领导来到南开,

每个同学都笑开怀,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每个同学都笑开怀。

P282-P283

目录

正文

序言

新版序

我今年三十岁了。谁能想象到,老大、大屈和BO竟然也都到了这个年纪。

偶尔回头看看自己的书,总是能回想起当年几个愣头青的种种过往,然后感叹几句“岁月蹉跎”。

当初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大二——人生中最清闲的一段时光。那个时候BO还在意大利,我就想着是不是写点什么东西,纪念一下我这几个不着调的朋友。

没想到的是,我们的故事,一下子就在网上火了起来。

这也侧面说明了网友们对我这种“低智商励志写手”充满了关爱。

后面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风格一下子科幻了起来:出版社的编辑老吴给我打了电话,问我要不要出版这本书。

那是2009年,诈骗电话还没有那么多;但是我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备心:对于对方的要求,我完美做到了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直到老吴跑来见了我,把我约在了中关村——在那个我所见过的最繁华的街道里,囊中羞涩的老吴拖着同样囊中羞涩的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便宜的面馆。

老吴做东,我俩各吃了一份12块钱的套餐。

我一下子就相信了人高马大、一脸匪气的老吴所描绘的自己编辑的身份。

这么穷,一看就是做文化的。

再后面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风格一下子魔幻了起来:为了保证这本书的原汁原味,老吴走访了无数家出版机构——我很感谢我的这位编辑,他是为了我的艺术风格而不去妥协的类型。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如果删掉书里面的脏话基本上这本书就不剩下什么了”的原因。

这本书,从无到有,很难。

签售之前,路过地铁站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野生的作家:他自费出版了自己的书籍,然后坐在一个马扎上,推销着自己的作品。

我当时觉得,妈呀,这可能就是我选择了作家这条路的下场。

后来,第一次签售,来了很多读者,很多认识的朋友都来帮忙。

我坐在后台,老吴问我什么感受。

“其实偶尔想想,如果我的历任语文老师知道曾经那个作文总是不及格的学生现在是一个作家,估计也会含笑九泉了吧。”

老吴当时很惊讶,问我是不是我的语文老师都被我气死了;我这才想到,哦对,含笑九泉这个成语用错了。

这么一想,果然我的语文老师会被我气死。

一晃,都快十年了。  《如果宅》再一次和你们见面了。

希望,你们还会喜欢这个温暖的故事。

有时右逝

2016年11月

内容推荐

作为网络超人气作家有时右逝的代表作,《如果宅(热血青春纪念版)》这本书中描写了这样一群人,右右、老大、BO、大屈、宝宝、三季稻……他们的性格、背景完全不同,却在网络与现实中,共同走过了一段岁月。这就是他们的青春记忆,搞笑的,感动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

编辑推荐

一个时代,一帮哥们儿,一种生活态度;

多少有点痞,却也更真实;

那段时光,因为这本书,所以继续。

有时右逝所著的《如果宅(热血青春纪念版)》就是这样一部讲述网络宅男的热血青春的小说,在网络上出现后,无数人为它爆笑,无数人为它感动,无数人为它感慨,无数人为它陈默。因为它是真实的,它是阳光的,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这里有的,只是我们的青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