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从晚唐“花间派”始,一直走的是婉约的路子,并不断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大家。在诗、文正统的古代,词作为“诗余”‘小道”,不仅在内容上多涉及前者所不入的题材,例如个人情感、闺阁代言以及对自然景致的描写等,其实在情绪上也是对诗、文的自然补充。故它内在的情绪往往深婉曲折、一唱三叹,与作者的诗、文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
张燕注译的《婉约词》总的宗旨是适合青少年翻阅,既可以作他们案头的工具书,更可以作他们感知古代文学魅力的初级读物。故基本上选的是名家名作,但以流畅清新之作为主,而例如周邦彦等虽为名家,其作品却过于精深,只能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