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这个计划的提议者,在现代历史中几乎很难找到像他这样的人。黑尔博士将他比作华盛顿,因为二者拥有颇为相似的性格特征。然而,这位美国的英雄为美国赢得了伟大的独立,并成了国家首脑,而曾国藩的忠诚和奉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对大清帝国忠心耿耿,尽全力去挽救那个最终被证明并不值得被挽救的王朝。他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忠义之士,却并不为世人所知。黑尔著的《曾国藩(儒雅的血性)(精)》致力于向世界展现这位具有献身精神的完人,这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潜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曾国藩(儒雅的血性)(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黑尔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曾国藩是这个计划的提议者,在现代历史中几乎很难找到像他这样的人。黑尔博士将他比作华盛顿,因为二者拥有颇为相似的性格特征。然而,这位美国的英雄为美国赢得了伟大的独立,并成了国家首脑,而曾国藩的忠诚和奉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对大清帝国忠心耿耿,尽全力去挽救那个最终被证明并不值得被挽救的王朝。他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忠义之士,却并不为世人所知。黑尔著的《曾国藩(儒雅的血性)(精)》致力于向世界展现这位具有献身精神的完人,这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潜力。 内容推荐 在由盛转衰、日暮西山的清朝末期,曾国藩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终功成身退,但恰恰是因为其经历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曾国藩的评定千差万别。 但无可争议的是,曾国藩的出现,确实是晚晴的续命者,他挫败了太平天国的覆清运动,最终延续了清朝的统治半个多世纪。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曲折的经历和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呢? 《曾国藩(儒雅的血性)(精)》作者黑尔博士采用近200种亲历者资料,客观生动地讲述了曾国藩一介文人出将入相的峥嵘岁月。 目录 第一章 满人治下的中国政府 第二章 拜上帝会的组织 第三章 已被抹杀的领袖 第四章 从广西到北京 第五章 太平天国的宗教 第六章 太平天国的军事、政治和社会情况 第七章 曾国藩出山及新军的组建 第八章 湘军出征 第九章 太平天国内讧与清廷的失望 第十章 进军安徽 第十一章 攻克安庆及战争的重组 第十二章 外国人与太平军 第十三章 金陵争夺战及太平军的崩溃 第十四章 两江总督任上与剿捻 第十五章 直隶总督任上和曾国藩的晚年 第十六章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 第十七章 结语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 太平天国运动与为了镇压运动而组建起来的官方武装的故事,将我们从现代世界带入了中世纪的背景中。我们难以置信,克里米亚战争与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的早期阶段处于同一历史时期,而美国的南北战争与日本的再生则与这场运动的晚期处于同一时期。然而,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如果我们从那个时代欧洲与美国的精神世界的角度步入与曾国藩同一时代的中国人的内心生活,我们就如同被领入了尼罗河、克里特岛、美索不达米亚峡谷作为文明中心的那些遥远而昏暗的古代。要弄清楚曾国藩的精神旅程是如何从童年时代逐步推演,直到他与李鸿章联合上奏,请求皇帝把聪颖的年轻人派往海外学习,我们就必须想象,他从孔夫子或柏拉图的时代一直生活到维多利亚时代的中期。根据曾国藩所撰写的诗文、书信、奏疏与日记等大量留存下来的资料,为他编辑一份内心生活的传略,一定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仅仅用一个章节来展示所有可用的好材料,篇幅确实太短了,但这至少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视到那些生动的原则,它们指导着曾国藩的个人及家庭生活,决定着他对家乡的风俗习惯采取何种态度。 曾氏家族的家系表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的发端,并且从孔子所处的时代就十分清晰了。曾国藩是从著名哲学家曾子算起的第70代人,而他那位远祖是孔大圣人最早的门徒之一。湖南的由曾氏家族衍生出来的那个支派在元朝时定居于衡阳,17世纪移居到湘乡,世世代代在这里务农。[1]他们当中并没有人引人注目,直到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曾国藩在其文章中常称呼他的另一个名字,即星冈。他对孙儿的影响深远,而且随着孙儿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与日俱增。这位祖父年轻时好逸恶劳,但他听说外人预言过曾家会毁在他的手上,他便沉下心来,成了热情的模范农民与园丁。他心怀对祖先深切的敬意,第一个提出来建立一座像模像样的宗祠,因为他认为,祖先的神灵是所有神灵中最值得敬畏的,因为他们的兴趣或影响,无论是好是坏,都一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家族,比那些更加遥远、缥缈的鬼神重要多了。[2] 曾国藩在这么一位个性强大的长辈陪伴下成长,有了强烈的家族团结感。他的思想中,家族也是一切的中心,他为了在兄弟和子侄之间维护井然有序的家庭生活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那些最著名的书信都与家事相关,其中有一封是他在京城身居高位时所写,当获悉祖父身患重病,他为自己在京城过着奢华的生活而双亲却在家中辛勤劳作而懊恼不堪;但同时,他很为几位弟弟的孝行而高兴。[3]他写道: 诸弟仰观父、叔纯孝之行,能人人竭力尽劳,服事堂上,此我家第一吉祥事。我在京寓,食膏粱而衣锦绣,竟不能效半点孙子之职;妻子皆安坐享用,不能分母亲之劳。每一念及,不觉汗下。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则属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道理,则我钦佩之至。澄弟(曾国潢)每以我升官得差,便谓我是肖子贤孙,殊不知此非贤肖也。 曾国藩认为,家庭生活建立在孝敬父母与兄弟和睦的基础上是最为重要的,但这种团结而纯粹的家庭关系,一旦因仕途上升就很容易失去它的单纯性,遭到种种威胁。所以,他时常劝诫他的弟弟们,不要放弃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因为家人今后必须靠此为生。他说: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我若有福罢官回家,当与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4] 在另一封信中,曾国藩敲响警钟,叫家人不要屈从于好逸恶劳、逃离俭朴生活的诱惑: 甲三、甲五等兄弟,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5] 在曾国藩看来,最好的精神药方就是牢记他们所经历的艰难。他在1867年写道:[6] 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P262-264 序言 想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历史,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因为目前西方人只是从中国并不完整的编年史概要中来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事实上,我们已掌握了大量可靠的资料,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历史,并供该领域的学者从事相关研究。这和中国的绘画艺术如出一辙,如今许多艺术专业的学生也通过很多资料对中国绘画的美感和价值有所了解。对于下一代人而言,这项任务是一项巨大的学术挑战。 黑尔博士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只是一个发端,但这项研究是黑尔博士将西方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研究中国史料的一个成功典范。如果黑尔博士没有具备处理问题和理解语言的双重能力,那他也不可能取得像这本书这样大的成就。无论对于中国学术界,还是对于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这本书都有着重大意义。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证据并对其展开客观论述时,黑尔博士采用了一种与中国人惯有的叙述方式不同的手法,展现了这场运动的历史。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黑尔在中国居住、学习了20个年头,这段经历让他拥有了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并磨砺了准确的判断力。 一直以来,学界对清政府心怀偏见,相关著作中鲜少能见到对清廷官员的褒奖之词。在这本书里,黑尔博士保持了公允的态度,这种不偏不倚的方式让人们对他们所持有的偏见产生了动摇,同时也让他们开始怀疑“外国人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种无稽之谈。 这场声势浩大的造反运动爆发于19世纪中叶,无论是就其重要性还是从其受到镇压的程度而言,其意义一直以来都未得到恰当的评价。在亚洲,也曾有过像它一样声势浩大、极具破坏性的造反运动,但如果非要找到一场像太平天国运动一样规模巨大,而且遭到一位极具组织领导才能的天才彻底镇压的运动,那就不得不回溯到大流士时期或哈夏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表明,中国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多年以来,人们处于腐败无能的官员的统治之下,社会秩序逐渐失控,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在一些文官的呼吁之下艰难地组建起一支民兵志愿军。在与太平军进行了无数次疯狂的正面交锋后,这支志愿军最终将其彻底击溃。 曾国藩是这个计划的提议者,在现代历史中几乎很难找到像他这样的人。黑尔博士将他比作华盛顿,因为二者拥有颇为相似的性格特征。然而,这位美国的英雄为美国赢得了伟大的独立,并成了国家首脑,而曾国藩的忠诚和奉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对大清帝国忠心耿耿,尽全力去挽救那个最终被证明并不值得被挽救的王朝。他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忠义之士,却并不为世人所知。本书致力于向世界展现这位具有献身精神的完人,这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潜力。 F.W.威廉斯干耶鲁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