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越编著的《低碳约束视角下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以经济增长理论、生产理论、资源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综合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数理经济分析和实证检验等分析方法,从描述性、解释性、验证性、探索性等方面逐层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全书以物流产业的现实背景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出发点,采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共同前沿生产技术、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从全新的视角——低碳约束,对历年中国区域、省际物流产业的碳排放以及碳排放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驱动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系统、全面的测度和分析。
推动物流产业低碳化升级,以较少的资源、劳动力和能源投入得到较高的物流产出和尽可能少的环境污染,不仅是提高效率实现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符合当前低碳经济的要求。马越越编著的《低碳约束视角下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生产理论、资源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分析、数理经济分析和实证检验等研究方法,将能源和碳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的测评体系中,采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共同前沿生产技术、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从低碳约束的视角,对历年中国区域、省际物流产业的碳排放以及碳排放约束下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驱动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系统的测度和分析,以期为中国物流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新的思路。
第一章 物流产业及其低碳化发展的内外形势和研究现状
第一节 国内外物流产业及其低碳化发展的背景
一 物流产业发展的背景
二 物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低碳约束视角下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核心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一 物流概念的起源
二 物流产业的界定
三 效率与生产率
四 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一 国外物流效率与生产率研究现状
二 国内物流效率与生产率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低碳约束下物流效率与生产率研究现状
四 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
第五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六节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研究
第一节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
一 脱钩理论及脱钩指数回顾
二 脱钩指数的测度
三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测算
四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
一 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回顾
二 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的研究方法
三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四 物流产业碳排放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分析
第三节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l分解技术
一 指数分解及LMDl分解技术回顾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 物流产业碳排放因素分解方法
四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因素分解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排放约束视角下中国省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第一节 考虑环境污染的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方向距离函数
二 序列DEA
三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测算
一 投入指标的界定与测算
二 产出指标的界定与测算
第四节 碳排放约束下省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分析
一 不同情形下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
二 碳排放约束下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性检验
第五节 考虑外部营运环境条件对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一 三阶段模型研究方法
二 不可控环境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三 基于三阶段DEA的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四 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
五 技术“创新者”地区分析
六 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七 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模式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质性生产技术视角下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第一节 考虑地区技术差异的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
第二节 共同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回顾
第三节 基于共同前沿的生产率指数方法
一 生产可能集和修正的方向距离函数
二 共同前沿Metafrontier—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第四节 样本、数据与变量说明
第五节 共同前沿指数分解结果分析
一 组群前沿技术效率、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分析
二 技术差距比率分析
三 共同前沿技术无效率分解
四 共同前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第六节 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
第七节 技术水平较低的省份一定会有较高的技术追赶吗
第八节 异质性生产技术下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一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 宏观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溢出视角下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第一节 地理溢出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回顾
第二节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基于地理溢出视角的理论分析
一 基础设施及其地理溢出效应
二 人力资本及其地理溢出效应
第三节 空间面板模型及相关检验
一 基于全局Moran's 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三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估计与检验
第四节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方法
一 邻接空间权重矩阵
二 交通空间权重矩阵
三 交通距离空间权重矩阵
四 交通距离经济空间权重矩阵
第五节 地理溢出视角下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一 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的理论模型
二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三 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及模型设定
四 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五 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中国物流产业发展以及推进低碳化进程的实施对策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一 物流产业碳排放研究
二 碳排放约束视角下省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三 异质性生产技术视角下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四 地理溢出视角下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第二节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以及推进低碳化进程的实施对策
第三节 本书的局限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