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麻子》是其中一册。
江西美术出版社推出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麻子》讲述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一六七二年一,碑通高三百五十厘米、宽一百零八厘米、厚二十八厘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此碑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后移西安碑林。集王圣教序记,较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笺答、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集王羲之书,历廿五年乃成。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其章法布势已作了很大的调节。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笔法精妙,笔势遒劲,骨力竣整,灵动多变。明人王世贞说它是“备尽八法之妙”,成为王字的一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