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爱玛·伍德雷斯小姐相貌端庄,聪明好动,性情开朗,家境宽裕,仿佛上天将最美好的事物加于她一身了。已经快21岁的她,生活一直无忧无虑。
爱玛是小女儿,上头有一个姐姐,父亲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对两个女儿非常宠爱娇惯。自从姐姐出嫁以后,爱玛便成为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她的母亲去世i艮早,仅有的一点母爱也只在她的记忆中留下模糊的印象。恰巧一位杰出的家庭女教师填补了母亲的空缺,她给予的慈爱绝不亚于一位亲生母亲。
泰尔勒小姐在伍德雷斯家里生活已经有16年了。在这个家庭中,与其说她是个家庭女教师,不如说她是这个家庭的挚友。她非常喜爱这两位姑娘,特别是更年轻的爱玛。长时间的相处,她们之间,姐妹情深更胜于师生关系。泰尔勒小姐性情温和,即使是在教爱玛读书的时候,也少加约束。现在,教师的权威早已烟消云散,两人就像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生活在一起。爱玛率性而为,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她非常尊重泰尔勒小姐的意见,但是办起事来主要还是凭自己的主张。
在爱玛的生活中,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话,就在于她自行其是和有些自视甚高。这些不好的毛病,在许多情况下可能会给她带来不快。然而,这种难以觉察到的危险,还算不上是她的不幸。
然而悲哀降临了——虽然只是个轻微的哀叹而已——更何况又不是以痛苦的方式降临的——泰尔勒小姐结婚了。失去泰尔勒小姐的爱玛,第一次感到了悲伤,在这位好友结婚的那天,爱玛平生头一次对未来感到凄楚。婚礼过后新人离去,饭桌上只剩下她和父亲,再也不可能指望有第三个人在漫漫长夜里活跃气氛。她的父亲像往常一样饭后便早早地上床休息,而她自己在炉前哀叹神伤。
在这桩婚姻中,她的朋友定能拥有幸福的未来。维森顿先生的人品可嘉,家境富裕,年纪相当,温和有礼。每当爱玛想到是靠自己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慷慨无私的友谊才促成了这桩婚姻,内心就感到一丝满足。但对她来说那天早上却是阴郁的,她每时每刻都在思念泰尔勒小姐。她回想起她那溢满慈爱的笑容——十六年如一日地那样亲切善良——记起从自己五岁起她便开始教授她知识,陪自己做游戏——记起她在自己健康时形影不离,逗她开心——记起在自己幼年生病时更是关心呵护、百般照料、无微不至。为此她心中时常洋溢着感激之情。姐姐伊莎贝拉出嫁后的七年里,她俩在家里平等相待,坦诚以对,这些都是亲切美好的回忆。泰尔勒小姐是个非常难得的朋友,聪颖过人,知识渊博,谦恭助人,对家庭的一切都非常了解,事事关心,对爱玛尤其重视,对她的各种乐趣、各种想法都很感兴趣。爱玛可以向她倾诉衷肠,泰尔勒不会对她有任何挑剔。
她该如何忍受这种改变呢?虽然她的朋友离她家仅仅不到半英里,但是爱玛知道半英里之外的维森顿太太与原来这所房子中的那位泰尔勒小姐有着巨大的差异。尽管爱玛条件优越,后天的培养使她更优秀,但这却使她在精神上感觉更孤独。虽然她非常爱自己的父亲,但是他成为不了她的伙伴,无论是进行正式的探讨还是玩笑逗乐,父亲与她都是话不投机。
由于伍德雷斯先生结婚较晚,父亲的老态和习惯把他们之间因为年龄而造成的鸿沟衬托得更加明显。父亲因为身子虚弱多病,他既不能锻炼身体,也没有时间培养心性,于是未老先衰。虽然他心地善良,性情和蔼,能够处处赢得人们的爱戴,但他的天赋实在令人无法恭维。
与他人相较,爱玛的姐姐嫁得并不远,就在离家16英里外的伦敦,但她也不能每天都回来;爱玛不得不在哈特菲尔德的宅子里熬过10月和11月里许许多多漫长的夜晚,等到在圣诞节前夕伊莎贝拉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到来时,才能有人做伴。
海伯利的规模跟一个城镇差不多。虽然哈特菲尔德有草坪、灌木丛和自己独特的名字,但是它其实只是海伯利的一部分。但是,在全村里却找不到能与爱玛相配的伴侣。伍德雷斯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人们都很羡慕。由于爱玛的父亲对谁都很客气,她在村里也有很多熟人。可惜这些熟人中没有谁能够代替泰尔勒小姐,哪怕只有半天也不行。面对这令人沮丧的变化,爱玛除了胡思乱想、唉声叹气之外,没有任何办法,直到父亲醒来,她才不得不强颜欢笑,因为她的父亲需要人安慰。他精神很脆弱而且很忧郁,而且喜欢跟自己熟悉的人交往,无论遇到谁,在分手的时候他总是很伤感。他讨厌任何改变,由于婚姻势必会引起各种变化,所以他从来不会对婚姻有什么好感,甚至他自己亲生女儿的婚姻至今也不能得到他的认可,若不是出于怜悯和同情,他绝不会提起她,尽管那婚姻是爱情的产物。现在,他又不得不与泰尔勒小姐分别。他有点自私自利,考虑问题时根本想不到别人可能跟自己有不同的想法,他甚至认为泰尔勒小姐做了一件令人十分伤心的事。他觉得她的整个余生要是在哈特菲尔德度过,肯定会更加幸福。爱玛强颜欢笑,尽可能保持与他有说有笑,尽可能把话题从这个问题上转移开来,但到茶点端上来时,他又一字不差地重复说起在午餐时讲过的话:
“可怜的泰尔勒小姐!我真希望她能够回来,维森顿先生偏偏打她的主意,这多遗憾呀!”
“我不能同意你的看法,爸爸,我根本不能同意!维森顿先生性情和善,他是个优秀的男人,绝对配得上一位贤惠的妻子,泰尔勒小姐现在有了自己的家,总不能让她与我们一起生活,容忍我的种种怪脾气吧?”
“她自己的家!她自己的家有什么好?这个家比她的家大三倍。再说,我的宝贝,你也没有任何怪脾气啊。”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