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的智慧(精)/西方百年学术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德)亚瑟·叔本华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亚瑟·叔本华著的这本《人生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在这世上村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相信运气至为重要。

内容推荐

《人生的智慧》取自亚瑟·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它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这本书以简洁优雅的文笔,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并教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叔本华认为人类主体的美好素质对于人的幸福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美好素质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二章 人性、人是什么

我们已经看到了,通常来讲,相对于“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来说,“一个人是什么”对于他的快乐才是更为重要的。一个人是什么,一个人内心拥有的自我,永远是最重要的;他的自我和他的个性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伴随着他,让他所经历过的事情变得丰富多彩。比如,每一种享受的活动,其最终的快乐都来自他们自己。肉体享受的快乐令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这点,相比之下心智上的快乐更是这样了。英文有这样一种表达“to enjoy oneself”,这是一个非常精彩和恰当的表述;譬如一个人不会说“He enjoys Paris”而是“He enjoys himself in Pails”。如果一个人的个性不好、状态不佳,那么所有的乐趣对他来说就好比是醇香的美酒倒入苦涩的口中。因此,生命中的幸福或是不幸,不应该说是落在我们头上,而应该说是和我们相遇,也就是说幸福和不幸是基于我们的敏感程度以及感受力的性质。“人是什么”以及他内在的自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人格,人格和它引起的一切,是影响我们幸福和快乐的即时的、直接的、唯一的因素。至于其他的因素,都是一种媒介,或者是间接因素,其影响都是中性的或者不起作用;人格的影响力则不是这样。这就是为何由他人品性所引发的嫉妒心是最难以消弭的,而且这种嫉妒还总是被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

进一步地说,在我们所有承受的和实施的行为当中,我们的意识构成,是一个持久的永存的因素。我们的自我,或者说意识构成,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都是持续着的、或多或少的在起作用;而其他的影响都是短暂的、即刻的、转瞬即逝的,都是由时机和变数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何亚里士多德说:长久的不是财富,而是性格。因为相同的原因,我们可以承受住来自外界的一切不幸,但是却无法忍受源于自我内心的不幸;因为运气总会改变,但是性格不会。因此,主观的幸福——高尚的品质,灵活聪慧的头脑,愉悦的气质,明朗的性格,完美健全的身体,总而言之就是“健康的身体中拥有健康的心情”(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这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提升和保有这些自身的品性,而不是去占有外在的财富或头衔、荣誉。

在以上所有这些提升幸福的素质中,最能让我们直接地体验到幸福的就是愉悦而美好的心境了,因为这种出色的品质本身就是一种当下、即时(译者注:不是“及时”)的回报。一个愉悦快乐的人总能够找到愉悦快乐的理由——事实上也可以说,他就是这样的人。也只有这种品性,甚至可以去替代所有其他幸福的失去。如果你了解到一个人,年轻、英俊、富有、受人尊敬,你想进一步去了解他是否幸福,那么去问问他是否高兴快乐呢?如果他高兴而快乐,那么他年轻或年老,贫穷或者富有,身材笔直或者是驼背,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很幸福。早年我曾经翻阅过一本旧书,发现了这么几句话:如果你总是笑,那么你是幸福的;如果你总是哭,那么你是不幸的。毫无疑问这是很简单的标准;但正是因为它太过简单以至于我无法忘记,尽管这句话可能是最老套的陈词滥调。所以当快乐来敲门时,我们应该把大门敞开,因为快乐从来不会不合时宜;但有时我们却总是心存顾虑而将它拒之门外。我们总是要确保我们有接受它的充分理由,然后我们还会担心快乐的情绪是否会干扰严肃的反省和深沉的思虑。快乐是直接的当下的收益——是购买幸福的现金,而不像其他只是银行开出的支票;因为仅凭它就可以让我们马上感到幸福,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最好的奖励,这种快乐只存在于两段长久沉寂的生活之间的微小缝隙里。我们追求幸福的所有努力,其首要目标,就是保护和培养这种愉悦与快乐的感觉。

P17-19

序言

在前面这几页,我想说说关于“人生的智慧”这一术语的普遍意义。因为掌控我们的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掌控了我们的生活才可能让自己得到快乐与成功;关于这门艺术的理论可以被称为幸福论(拉丁文是“edudaemonistic”),因为它教会我们怎样才能“幸福地存在”(happy existence)。关于这一问题必然会牵涉一些主观想法,然而单纯地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定义它,或者说是在我们冷静和成熟的思考之后显然这样幸福地存在比不存在好。这意味着我们会为幸福本身的价值驱动,而不仅仅是因为害怕死亡;而且,我们也绝对不希望这种幸福地存在会结束。

现在,人的生活是否与这一概念相契合,或者说有可能相契合,这仍旧是个问题。众所周知,我的哲学观对这一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对于幸福论这一假设而言,上述问题必须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尽管我的第一本著作的第二卷(49章)中表明了这一假设从根本上来讲是错误的。因此,为了详尽阐述这一幸福存在的要点,我不得不放弃我自己的理论中一些略显高级的、形而上学的和伦理学方面的立场;我在这里所阐述的每件事都在某种程度上做了妥协;我采用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的立场,所以也包含了一些其本质上存在的错误。因此,我的论述的价值只是相对准确的价值,因为幸福论只是一个主观的、委婉的说法。此外,我决不会认为这些观点就足以说明问题,一部分原因是这一主题的研究是没有穷尽的;另一部分原因是如果包含了所有的观点,那我就不得不重复一些别人说过的话。

就我所知,唯一和这本箴言集具有相似目的并且已出版的作品,就是卡丹(cardan)的《论逆境》(De utilitate ex Adversis capienda),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或许也可以作为我现有工作的一个补充。另外,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他的第一本书《修辞学》(Rhetoric)的第五章中,对于幸福论也发表过一些看法;但是其内容并不多。因为我的工作并不是去汇集和整理,因此我并没有借鉴这些前人的作品,尤其是在汇编整理的过程中会失去观点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是这一工作的核心。事实上,通常来讲,所有时代中的智者,他们都在叙述一件相同的事。相比之下,在任何时代下愚昧的人都是绝对的大多数人,他们的表现也都很相似,恰好和智慧的人所做的相反;而且,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伏尔泰(Voltaire)说: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还是那样愚蠢和聪明,正如我们来时发现的那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