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她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
8月28日的傍晚,我的父亲母亲来到了东京,跟我两星期前在鹿儿岛见面时的样子相比,模样变化太大了。父亲显得很憔悴,衰老了许多;母亲的眼圈儿是黑黑的。两人自从接到医院的电话后,两天几乎没吃过东西。
我看着父亲母亲,又哭了。我抱住了母亲,也抱住了父亲,三人哭作一团。这天晚上,我们谁也没有食欲,什么也不想吃,可母亲说:“不吃不行啊……”她从附近的店里买了些熟菜饭回来,我勉强吃了一点儿,感觉没有味道。吃饭时,我们三人都沉默着,谁也不想开口,也许是父母的到来带给我无比的温暖,我强打起精神,话也是说得最多的。
有父母在我身边,让我松了口气,因为我不再是一个人了。昨夜我还是一个人睡在屋里,非常寂寞,今晚我却是拉着母亲的手睡着了。
我静静地躺在床上,隐隐约约地想着我患癌症的原因,明知怎么想都是没法子的事,但下意识地一直都在想。
母亲在我上高中时得过乳腺癌,我的家族患癌率很高,网上搜索“胃癌的原因”,得到的解释是“压力、饮酒吸烟过度”,还有一条是“忍受力强”。
所谓“忍受力强”,指的是胃癌作为初期症状不易察觉的一种病症,身体即使有点儿不舒服,有的人不在意,忍住不上医院,放置一边,待到病情恶化了,才被检查了出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与其说这是患胃癌的原因,还不如说这是患胃癌的人的性格所导致的结果。
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小时候,什么事都能忍受,即便遇到烦心的事,在人前总是忍耐着,不露声色,自己在家里一个人偷偷地哭,或者大喊大叫地发泄,到了外面却装出一副好脸色。当时我也许没能感觉到胃部已发出得病的征兆,这让我后悔莫及。
至于其他的原因如饮酒、吸烟呀,都跟我对不上号。我虽然喜欢喝酒,但不酗酒。细想起来,也许与我的饮食生活有些关系。
我一天只吃两顿饭。其中一顿是在《国际报道2014》直播前,饭很简单,时间也不充裕,我也不想发胖,吃饭时总念叨着别吃得太多。我零零碎碎地想着这些,阵阵的后悔涌上心头。
第二天上午,我去了医院,老板和经纪人铃木也来了。老板派车送我到医院,在车里,谁也没说话,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到了医院,挂完号,我被带进了诊疗室。诊疗室很小,一共有五个人,我一想在这里即将被告知病情,瞬间觉得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
所有的人都在聆听主治医生的话。一开头的话是这么说的:“这对她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是癌症。”
对此,尽管我已有思想准备,但还是希望在什么地方弄错了,可现实并非如此。医生对我们宣布的结论,一下子让我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
医生用胃镜照片和图谱说明了问题所在,我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
胃癌粗略地可理解有“早期癌”和“进展期癌”。“早期”是指癌块停留在胃的表面,而“进展期”是指癌细胞已侵袭到胃的深层,甚至转移到其他的器官上。我的想法很茫然,“早期”大概是刚刚发生的癌,“进展期”那该是发生很久的癌了,手术做起来也很难吧,实际上这些事情并非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根据细胞的检测,大致可以分成两类。至于我的癌属于哪类,不检测细胞是无从得知的。医生解释说,早期的胃癌(胃癌一期),摘除胃的3/4,97%的病人大致能得救,手术只需用胃镜手术即可完成。
还有一种胃癌是“弥漫浸润型胃癌”,这是30~50岁比较年轻的女性容易得的癌,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现晚了,胃就会变硬,称之为“革囊胃”。我看上去好像还不是这种类型。
听了医生说的话,我意外地冷静下来了,而且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我当过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提出问题的习惯也是被训练出来的。这家医院可以做手术,换到其他医院做也可以。医生说这个关系重大,建议我听听第二种意见。
听医生的说明时,我是冷静的;可一走出诊疗室后,我的心情就变得沉重起来,似乎感觉这些都不会是真的。我和母亲,还有经纪人铃木在医院的大堂抱成了一团。然后,我们离开了医院,在事务所附近吃了午饭。
医生说我可以吃肉了,于是我点了份牛肉炖汤,但没有食欲。自从那回胃溃疡晕倒后,一日三餐我吃的都是鱼肉和鸡肉,消瘦了很多。医生说做了胃癌手术后,还得再瘦5%~10%。P15-18
当我决心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责任编辑的一个提问:“当一位职场女性被宣告得了癌症之后,你会给对方什么建议呢?”
这个建议非常难。我也许给不出什么建议,但要是给的话,我会说:“现实虽然难以承受,但应该坚信,自有一条被拓展的路是适合自己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我在得癌症以前,从年龄上考虑过诸多苦恼。31岁,往后的工作怎么办?明年的节目还能持续下去吗?我的能力究竟会达到什么地步?发展还有可能性吗?年龄上已经不行了吗(有人说,30岁是播音员的有效期)?
我想工作,可是,老是这么工作的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结婚。我想要孩子,从年龄上也要考虑,等等。苦恼与茫然的事情一件件,数也数不清,可就在这个时候,我得了癌症,而且必须跟疾病抗争,刚才说的种种苦恼一下子全被赶跑了。
现在,尽管我有了其他的苦恼,但对我来说,坚信事情会往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感到事情的发展确实如此。
朋友送给我一句珍贵的话,“未来只能交给未来的奈奈,这没问题。”
正如这句话所说的一样,把未来交给未来的我。所以,如果有哪位职场女性跟我一样突然被宣告得了癌症的话,我希望她能相信这句话:“未来只能交给未来的你,好好活在当下。”因为你不是一个人,请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你一起正在支持你抗争!
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事务所老板久保地先生和经纪人铃木先生,感谢我的父母和哥哥,无论是读这本书,还是想起过去一定是很难受的。感谢帮助过我的NHK的同事们,尤其是在我病休期间,替我当主播的你们。感谢医院的医生们和朋友们,还有《文艺春秋》的编辑们。正是因为大家的关照,我才能把这本“不是我一个人”的书籍奉献出来。现在,我被我最喜欢的人们围绕着,安安静静地过着每一天。
Mille Fois merci a vous tous……
衷心感谢大家。
黑木奈奈
2005年2月
代译序
这是一本日本女性与疾病搏斗的真实记录,她在31岁时被诊断为胃癌。
新闻主播,黑木奈奈,享年32岁。
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立志要当电视新闻的主播,但在经历干辛万苦,梦已成真的时候,被宣告得了癌症。她面对残酷的现实,经过治疗,达到复出的愿望,这样的亲身经历,被她——记录在案。
她发誓要复出,并坚定地说:“主播就是我的人生!”但同时,又为自己是否还能返回到摄像机前而忧心忡忡,这本书悲情地记录了她的痛苦与抗争的心路历程。
黑木奈奈主播是我的搭档。
我们两人是NHK 2014年春天开播的新节目《国际报道2014》(现在是《国际报道2016》)的新闻主播。这档节目为了广泛而深入地报道世界最新消息,主要通过与各地特派员的连线直播,并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在直播室进行讨论。
我当记者的年月比较长,但在直播室念新闻稿还是头一次,有些担心;而黑木奈奈不仅具有高超的播音技术,而且有丰富的经验,节目组提拔她当主播也是希望她能辅助我一起主持好整个节目。
对于主播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从特派员和嘉宾那里提取内容,并将其深化。节目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每天都有必须传播的重要新闻。换句话说,对节目中的新闻如何分配时间,如何抓取重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两方面,黑木奈奈全都承担了。她一边提醒我经常会念错的地方,一边把节目主持到底,非常阳光。我能有这么一位年轻的搭档,心里很踏实。
她沉静、优雅,节目中有时会露出天真的笑容,让众多的观众着迷,也许是她说的这句话:“主播就是我的人生!”这句话洋溢了她内心的丰满和充实感。
可叹的是,如此绝好的时期只有四个月,实在太短了,一直到今天,我仍然无法抑制“这究竟是为什么”的质难。然而,她与癌症搏斗,并且创造了复出的奇迹。为此,我赞美她!2015年1月,她在节目中复出了,虽然只是一周一次直播,但她为全日本带来了勇气与感动。黑木奈奈一边坚持治疗,一边复出直播一共有14次之多,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次的7月13日。
与癌症的搏斗是壮烈的,是什么动力让她能做到这一步呢?
最后,让我来介绍一下她当时的决心。这是她在做摘除胃的大手术前给我发来的邮件,特此将部分内容收录如下:
“我要公布得癌的事实,战胜癌症,返回社会。我决心为了那些跟我同病相怜的人们,为了让大家能从我这里获得勇气而努力奋斗。这是从事传播工作的我的使命,也是我之所以现在还活着的道路,同时也是我作为主播的主题,今后我要传播的是人的生命!”
让我衷心地为黑木奈奈,敬祈冥福。
黑木奈奈编著的《把未来交给未来的我(31岁身患胃癌的新闻女主播)》以手记的形式讲述了作者抗癌心境。真实、客观地披露了日本NHK人气新闻主播黑木奈奈在治疗胃癌及化疗恢复过程中的点滴心路,并介绍了黑木奈奈从学生时代到成为主播的成长历程,文字真实生动,把乐观、自信、顽强的黒木奈奈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病魔,像草根一样弱小而坚强的生命展现出的坚韧不拔令人感动落泪,如何平衡工作与生命、亲情、友情的天平也发人深省。
《把未来交给未来的我(31岁身患胃癌的新闻女主播)》日本NHK人气新闻主播,黑木奈奈充满泪水、希望与勇气的手记。面对病魔,像草根一样弱小而坚强的生命,毫不退缩!
三浦友和《相性》、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的译者著名旅日作家毛丹青倾情翻译。作家毛丹青在译后记中写道:“我希望读者更多了解一下像草根一样弱小而坚强的生命,有的时候,私人的写照也许能颠覆宏观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