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超主编的《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第3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理论核心话语反思”创新工程项目内容之一,为目前国内以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为领域的首部专业学刊。本学刊践行“多方位吸纳与有深度开采”、“开放与恪守并举”、“反思与建构并行”这一基本理念,放眼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欧陆文论、当代英美文论、当代斯拉夫文论、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等研究领域,秉持前沿性译介与基础性研究并重、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学科态势兼容的编辑方针,及时传递外国文论、比较诗学领域的最新学术信息和研究动态。
前沿视窗
当代文学学中的文本:“有边际文本”和
“无边际文本”
文本问题与人文科学
理论旅行
从现实主义到戏剧技巧
——试论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索卡尔效应
俄罗斯形式主义如何来到德国
斯洛伐克文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
方法
学人专论
“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
——蒂尼亚诺夫与刘勰论“文变”
试论巴赫金对“准直接引语”的理论贡献
名篇新译
《新科学》(《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
新科学原则》)(节译)
标准语言与诗性语言
作者之死
文本的召唤结构
——不确定性作为文学散文产生效果的
条件
阅读过程:一种现象学视角
走向文本学
佳作评点
执着的耕耘丰硕的果实
——俄罗斯科学院版6卷本《巴赫金文集》简评
实践巴赫金的文学理论
——戴维·洛奇《追随巴赫金》评介
审美的焦虑:评《解剖影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
文学》
说真话的勇气
——从苏格拉底出发
闪念之书
——评瓦尔特·本雅明《拱廊著作》
多方位的检阅,有深度的梳理
——《20世纪人文学科的理论学派与集群:文学理论、历史
与哲学》述评
名家访谈
沃尔夫冈·伊瑟尔谈“诠释”
东欧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一段
访谈
学术理想:中西会通高屋建瓴
——朱立元先生访谈
学界动态
“对话”巴赫金
——“跨文化话语旅行中的巴赫金”国际学术
研讨会综述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附录
附录1:新书简介
附录2:本辑作者和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