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富编著的《调查研究--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新世纪调查研究简明读本)》共十六章,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文字精练,通俗易懂,用不多的文字,阐述了调查研究的若干问题,如:调查研究的由来与发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调查研究的理论指导;调查研究的基本特点;调查研究应有的作风;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调查研究的作用;调查研究的准备;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蹲点调查法;网络调查法;调查研究的质量保证;调查报告的写作等,并附录高层调研资料链接以及主要参考文献。本书图随文出,达到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使本书更具生动活泼,更具思想性、可读性、指导性。
序
前言
第一章 调查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艺术
第二章 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调查研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第四节 调查研究是当前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五节 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基本途径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邓小平调查研究的鲜明特色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理论指导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江泽民来到小岗村
第四章 调查研究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目的性
第二节 实践性
第三节 客观性
第四节 综合性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胡锦涛考察江西老区
第五章 调查研究应有的作风
第一节 要有深入的作风
第二节 要有谦虚的作风
第三节 要有求实的作风
第四节 要有艰苦的作风
第五节 要有勤奋的作风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
习近平考察广东纪实
第六章 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需要性原则
第二节 客观性原则
第三节 可行性原则
第四节 科学性原则
第五节 系统性原则
第六节 创新性原则
第七节 实践性原则
第八节 效益性原则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周恩来注重调查研究
第七章 调查研究的作用
第一节 体察社情民意
第二节 抓好先进典型
第三节 增强工作实效
第四节 促进上下沟通
第五节 克服官僚主义
第六节 发现倾向问题
第七节 力避形式主义
第八节 提高思维能力
第九节 推动全局工作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刘少奇认为“没有蹲过点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
第八章 调查研究的准备
第一节 选择调研课题
第二节 设计调研方案
第三节 组建调研队伍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朱德谈“下去还比上来难”
第九章 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第二节 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陈云《青浦农村调查》对调研方法论的独创性贡献
第十章 文献调查法
第一节 文献的概念、种类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文献调查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三节 搜集文献的要求与方法
第四节 文献信息摘取的原则与程序
第五节 文献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华国锋蹲点韶山调查研究劳动管理工作
第十一章 访问调查法
第一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第三节 访谈过程与技巧
第四节 做好访谈记录
第五节 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胡耀邦到全国1600多个县实地调研
第十二章 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问卷调查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第三节 问卷的结构与设计原则
第四节 问卷主体的设计
第五节 设计答项的要求
第六节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习仲勋重视调查研究的经典故事
第十三章 蹲点调查法
第一节 蹲点调查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蹲点调查的类型
第三节 蹲点调查的作用
第四节 蹲点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第五节 蹲点调查试点经验的推广
第六节 蹲点调查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蹲点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李鹏视察黄河记
第十四章 网络调查法
第一节 网络调查法的含义和方式
第二节 网络调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网络调查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网络调查的常用手段
第五节 网络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朱镕基赴甘肃、青海、宁夏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第十五章 调查研究的质量保证
第一节 突出一个中心
第二节 把握两个环节
第三节 明确三点要求
第四节 建立四种机制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温家宝在新疆考察工作
第十六章 调查报告的写作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作用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类型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结构
第五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
第六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要则
第七节 领导干部撰写调查报告
第八节 调查报告的评估
第九节 调查报告写作实例
高层调研资料链接:李克强到江苏、上海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