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如禅师评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胡寿南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胡寿南主编的《天如禅师评传》是元代天如禅师释惟则的评传。释惟则,江西莲花县人,临济宗的著名禅师,在天目山狮子林修行,是元代得道高僧。本书对天如禅师的生平、著述、神学思想、狮子林、诗文艺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全书在编撰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忠于历史,忠于事实,用朴实简约的笔法全面客观地叙写了天如的活动经历,评述其的地位及影响,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禅宗的发展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天如怀则,元代临济虎丘派高僧,江西莲花人。在元代禅宗走向没落,宗派林立之际,他与其师中峰一道倡禅净兼修,融摄各家,开禅学新风,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一生致力于经籍理论研究,编撰的《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是佛家重要经典,受到历代学者肯定。其创建的狮子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国古典园林瑰宝,有“假山王国”之称,他开启了狮子林人文艺术先河。胡寿南主编的《天如禅师评传》对天如禅师的生平、著述、禅学思想、狮子林、诗文艺术有全面介绍。

目录

导语

第一章 泸潇禅略

 第一节 庐水东下是庐陵

 第二节 屈宋遗风与淫祠

 第三节 江湖禅道与禾山宗风

 第四节 山林宗教的衰落

第二章 谭氏家族

 第一节 桃溪人家

 第二节 仕宦之族

 第三节 天如上溯世绩世系

 第四节 桃源居士与种桃翁

第三章 天如传略

 第一节 书屋台岁月

 第二节 观山寺受业

 第三节 光头神童

 第四节 初参海印昭如

 第五节 入主天目山

 第六节 松江漂泊

 第七节 开山狮子林

第四章 禅意狮子林

 第一节 从第一任园主到贝氏家族

 第二节 狮子林与禅宗文化

 第三节 狮子林的假山艺术

 第四节 狮子林的人文传承

第五章 天如禅学

 第一节 天如著述

 第二节 从拍盲禅到葫芦禅

 第三节 世尊拈花微笑,老僧拈香合掌

 第四节 心镜之论与妙圆觉性

 第五节 生死之参与自生转智

 第六节 融通各家与借鉴禅说

第六章 天如诗文艺术散论

 第一节 菜根语录,意趣横生

 第二节 儒僧行文,文以说禅

 第三节 长歌绝句,诗韵流芳

附录

天如惟则年谱

天如惟则诗文选编

狮子林诗文选

后记

试读章节

罗霄山脉南北纵横,东西驰骋,跨越湘鄂赣粤几省,诸广、万洋(今为井冈山)、武功山、九岭是其山系,武功山地处其中,为江西境内第一高山,以雄奇秀美著称。明代刘鉴《武功记》言:“东南天柱有三,盖衡、庐与武功,衡首,庐尾,武功中。”武功山方圆八百里,这里诞生了早期的安成、庐陵、宜春、萍乡、茶陵、攸县等诸多文明古县。武功山也叫泸潇山,因有庐水潇水,或泸山潇山而有此名。后世有罗霄大将入驻此地有罗霄山一说,有卢姓、萧姓道人分住两山,则有卢峰、潇峰的传说,罗霄与泸潇有一音之转的关系,由此罗霄替代泸潇而成为通俗一说。武功山也是泸潇别称,源自陈武帝武功封禅或道家武氏夫妇人住,这跟古代战争和宗教进入有关。武功与泸潇一样没衍变为一座大山脉的名称,但泸潇一名在古庐水发源处一直保留着,且是文人学者最喜欢的称谓,宋元时期的泸潇有着非同一般的地脉文化意义。元代李廉的《泸潇赋》说:“宁不祖昆仑而父匡庐,兄雁荡而友天台。”泸潇在本地文化人眼里地位非同一般,此地的山隘水系造就了悠久的人文历史,江南禅宗的播迁传道与这里的山水息息相关。名山大川多出才俊,泸潇人物自古以来数不胜数,一个和尚从这里的山林中走出去,很值得我们关注。

早些年作为天如故里的园林艺术爱好者,我们游览了苏州狮子林,见进门处写着“狮子林创自元代天如惟则禅师,其为永新人”,便马上跑到管理处要求其订正。过了几年后,我们重游狮子林,见管理处改为“其为庐陵人”,觉得这不改还好,越改越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天如和尚的籍贯历史资料一直没统一,在语录文集里他经常称自己是庐陵人,庐陵老汉,而很多典籍中大都说他是永新人,苏州狮子林在过去就因袭此说。我们提出订正意见,有关人员考其语录,以其自己所说改称“其为庐陵人”,有人据此说天如是吉安人,这就不对了。庐陵在元代一度称吉州、吉安路,但跟现在的吉安行政区划不一样,因天如故里莲花县从吉安地区划出去了。庐陵、永新、莲花,几个地名之间有着长篇历史故事,可让我们了解一个人物出生地的文化背景,更深入掌握禅宗文化的发展脉络。莲花是个千年文化古邑,与秦汉安成相关,产生天如这样一个人物有其悠久的历史原因。

第一节庐水东下是庐陵

莲花在很长的历史时空里分属永新、安福、泰和管辖。乾隆八年,朝廷割永新砻西、安福上西而设莲花厅,其后才有莲花县,而莲花这个地名在唐宋时期就存在。早在秦汉时期,莲花曾设安成县,先后隶长沙郡、长沙国管辖,安成设县的历史在《史记》《汉书》中记载比庐陵更早、更明确,历史事件和人物很多,相对而言,庐陵就有不少空白。安成在东汉时期先后分出永新、安复(福)、广兴几县,随之升格为郡,统管安福、永新、新余、宜春、萍乡、广兴赣西七县。隋唐时期,庐陵郡从南部收缩向西扩张统辖了安成郡大部分山林,安成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自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开始,永新、安福、泰和都归吉州管辖,吉州在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复改称秦汉时就有的庐陵名,天如自称是庐陵人,过去很多资料称其为永新人,其出处就在这里。

安成与庐陵相比,在战略鼬位上更为重要,其控扼罗霄,连接赣湘两江,是长沙国的东南门户。庐陵跟安成有割舍不了的历史因缘,《汉书》《水经注》都说庐水西出长沙安成县,水系发源孕育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安成因行政区划的分分合合,资料散佚,在很长的历史长河中,安成被等同于后来的安福,庐水也被误认为安福泸水。在南北朝之前,地理史籍往往是以设治中心所在来说水之发源地,秦汉安成县治在莲花琴亭而不在安福严田,这是2007年安成侯墓在莲花出土才得以搞清楚的历史问题。秦汉时期的王侯墓葬必须遵循朝廷规定的葬制,王侯死了,必须归葬藩国,叫“就国”,特别是战国时期,被分封的王公大臣死后往往要葬在城堡中心。莲花县城琴亭,其实就是秦朝亭县所在,琴亭乃秦代亭县所讹误。庐水西出安成,真正的源头在莲花,其主流在唐朝以后被称为禾水、永新水。其实无论是安福水系,还是莲花水系都发源于武功山,其主要源头都在古安成境内,在现在的莲花县高州乡。安福水、永新水都是古庐水,合流在泰和,庐陵最早设治就在这合流处,水人赣江,这是设治的理想所在。P3-5

序言

寿南先生是我的父执,又是家乡学术的代表人物。发来《天如禅师评传》嘱之为序。按辈分与乡谊,我是不够格的。况且从学术与修为来说我自知其陋,力辞不能,只好勉为其难。

作为莲花县的历史名人,天如禅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俱在史籍,要将这位禅宗祖师的评传写出来,殊非易事。因为这是学术性很强的评传。寿南先生在芜杂而散乱的历史资料与民间传说中爬梳整比,广征博引,撰写出了国内首部天如禅师的评传。昔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我在阅读先生的著作中颇有同感。此书将天如禅师的生平,学术,以及历史贡献通过朴实简约的笔法写了出来,使人读后顿觉人物栩栩,行简丰赡,使我对家乡学术研究水平有了新的认识。我以为此书出版之意义有三:

首先,本书以天如禅师为主线,追溯还原了莲花以及罗霄山脉地区的地方文化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占有的地位与影响,打开了深人挖掘该区域人文历史研究的一扇窗户,这是对于地方文化研究的一大贡献。当下国家提倡文化产业要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国家层面的期许与号召。具体到地方如何发展文化,提升地方的人文素养,其中将地方有影响的历史名人深入研究并挖掘,其现实意义当是一途。寿南先生于此有所助力焉。

其次,作为首部系统研究天如禅师的著作,本书从三个方面丰富了天如禅师的研究。这三个方面也暗合了历史人物研究的核心要素,即:一是深入挖掘了天如禅师的家乡家族成长背景,此地域背景,也是天如禅师的成长要素与思想形成基础;二是天如禅师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与其思想发展理路的关系,此时代特性,也是天如禅师学术形成与学术贡献的时代参照;三是天如禅师自身的生命历程与内在思想发展的变迁与转折,此价值评估,也是真正还原与准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这方面写不好,书就不耐看。而本书使我在此极其繁忙之余,朝夕读之,很有些手不释卷的感觉。因为从书中的笔法,措辞,乃至于所旁征博引的经典案例的选择与解读来看,能窥见作者的真诚与努力。

第三,我以为本书的成功撰写与出版隐含了一种新的趋向,是当下学术与民间关系的一种缩略。民间学术的勃兴与官方学术的固化形成了当下学术的某种强烈对比,尤其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固然,学者科研不乏用心钻研者,但在课题资金、职称评定、荣誉沽钓的现实驱动下有不少人尸位素餐,据学术要津,阙实际创化。反之,民间高人没有这么多外在诱引,虽然有些人鲁鱼亥豕,但在个人兴趣的驱使下不乏佳作上品。学术的冷板凳是不好坐的。寿南先生让我看到了民间学术的一种新的趋向。用天如禅师的一句诗来借喻,可谓“一灯浮水夜船归”。

我自大学毕业后,曾经从事过几年学术评论工作。后来长期从事文化机构的领导工作,学术评论写得少了。但当年即颇恨满纸吹捧的学术评论,此习至今未改。因为我以为研究没有止境,任何研究都有不足。对于寿南先生此书,我也有点小建议芹献于寿南先生。

如何从更广阔的视野评价天如禅师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这里面还有文章可做。很多历史人物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总体,很多学术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有的当代的评估需要更契合时代把握。或囿于资料所限,或因于教外立论,书中不免有一些对中国传统诸家的断见和对当代意义挖掘的局限。当然,在这一点上,要总揽诸家,又要逐个点破,像天如禅师所说的那样,从烂葛藤中“透脱”出来,是十分艰难的,我们可以看到寿南先生的最大努力。

以上所言,乃是一管之见,列之于上,以就正于乡党先贤,读者诸君。

是为序。

后记

很多莲花人都知道或参观过苏州园林狮子林,但大多不知道狮子林与莲花人还有一段渊源——这个与狮子林有渊源的莲花人就是元代高僧、园林家天如惟则,他的狮子林和诗文禅学一直在影响后人。由于朝代的更迭,年代的久远,有如白云苍狗,让高僧的行迹湮灭于历史的沙尘,需要后人拂拭磨洗,让圭玉重现光辉。

传承地方人文历史一直是莲花县政协的重要工作。莲花是古安成所在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十二届县政协为服务“莲”文化建设,发扬厚史重文、资政育人的优良传统,挖掘和保护莲花丰厚的文史资源,决定编著《天如禅师评传》一书,并把这项任务交给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和搜集天如禅师史料的县政协委员胡寿南先生。

为了尽力让人了解一个真实的天如,在资料的征集过程中,编著者对于天如的生平行迹,力求考证有据,并借鉴了境内外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天如的禅学、园林、诗文、书法等多方面的成就进行了搜集整理。天如禅师一生修行或可能存放资料的几个重要场所,如禾山、庐陵、天目山、上海松江、苏州、南京,我们一路寻访,得到了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提供的《真如寺志》,苏州狮子林张婕副主任提供的清代《师子林纪胜集》等重要资料。

对本书的编著出版,中共莲花县委、县政府非常关心支持,莲花县政协非常重视,组成了编著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讨论编著相关事项,在重要关口给予指导和支持。初稿完成后,组织了县内文史界的委员陈移新、李晓斌、陈天声等人参加座谈审阅,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成书后,上海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真如寺妙灵法师题写了书名。

天如禅师是一代高僧,佛学讲究一份“缘”,能为《天如禅师评传》一书编著尽绵帛之力也是一种缘分。县政协委员杨志坚等人倡议,《天如禅师评传》主要由部分政协委员、创业人士和有识之士自愿捐资印发和提供帮助。他们是县政协委员贺义平、陈顺先、金宇杰、尹兵平、刘志刚、李万春、刘树华、李杨余、郭高球、郭琳、胡亮、杨其云、陈小明、刘中华、陈圣春、谭保春、李世佳、杨石林、刘晓红、贺春华(东莞)、刘景旗、刘永华、贺春华(义乌)、唐正彪、段新华、彭颂君、贺星、黄裕权、肖海田、王堃、颜彭宝、彭颜华、刘太勇先生,创业人士和有识之士吴春山、朱志强、颜晓明、刘水腾、韩勇华、刘菲、刘志华、刘瑁先生,以及天如故里桃岭人谭永香、谭闽怀先生等。他们把编印本书作为传承家乡文化,作为一件福泽后代的善举来做!

“若是往来无赠柳,如今依旧盼春晖”,正是他们的热心和义举,成就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在此,本书编委会对他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一并致谢。

莲花县政协

本书编撰委员会  2014年11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