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重要的人,最喜欢的人,最在乎的人,因为有个“最”字所以具有了绝对的排他性,只能有一个,否则就是不虔诚,就是油滑。总有些大人喜欢逗弄孩子,问“爸爸和妈妈,谁是你最爱的人?”——我当然不会落入这样无聊的陷阱——
“爸爸和妈妈都是我最爱的人。”——尚且分不清楚爱情与友情的区别在于睡还是不睡的孩子,在双亲问题上早已被社会灌输了约定俗成的答案。
而年幼的我心里却有风雨不改的主意:我最爱的人是妈妈。排山倒海,独一无二。
——那是在认识南冰之前。
现在我最爱的人是南冰,也是妈妈——她们的排名不分先后。
她和她对我的意义不等同于左手和右手,不是那种失去一条胳膊还能姑且用另一条将就生活的分量,而是一双手和一双脚,砍了哪一对都会使我生不如死。
往后的排名是杨牧央,事实上他和许雯雯以及向海他们在我心中的位置是可以不断调换的。这并不是我无情,而是知道总有人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深入浅出,他们有时是有意有时是无意。谁也决定不了在十年后,我和你是否仍是挚友,或是陌路。
读小学时有个姓柳的女孩子和我亲密到会一起上厕所隔着门板聊天,毕业那天我们相拥而泣,我真心地以为没了她的自己再也不会在学校里上厕所了,结果是初中三年里我并没有憋出尿毒症,甚至还改掉了去大小便时要与人结伴而行的毛病。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要寻找叫我只记得姓忘了名的儿时玩伴并不难,可我却觉得不那么必要,找老同学叙旧是中老年人干的事儿,更何况她和我至多也就是分享零食的关系,比起现在能与我浴血杀敌的大小坏蛋们,实在不足一提。
不是每首歌都值得单曲循环,而有些无足轻重的人,错过也就淡忘了。可有的人,我是不会允许她以任何方式从我的生命线上脱轨的,无论是威逼利诱地挽留还是撒泼打滚地纠缠,我只要还能喘口气,拼上性命去追也不会让她走。
02.
禾仁康一定很奇怪怎么会有我这样的粉丝,通过一幅速写上的笔触就把他认了出来,结果只是叫了一声他的名字,别说合影了,连一个签名也没要就急匆匆跑开。
他是禾仁康啊!应该再多说两句话的,应该要个联系方式的——我的意识清晰地向舌头提出建议,可我的双腿却在沿着马路狂奔——只因为南冰需要我。
此时此刻,再举世无双的她也不过是个孤独的将军,而我就是她的千军万马。
瞎了眼般冲着一辆辆飞驰的私家车招手,好不容易见到一辆迎面而来的空驶出租车,我刚停下脚步捋了捋遮着眼睛的头发,一个不晓得打哪条岔道里蹦出来的IT男突然擦过我身边,手提个电脑包跟要炸碉堡似的一个冲刺钻进了车门,留下瞠目结舌的我在原地足足吸了三大口尾气。
“×!”我抚刘海的手还搭在额头上,忍不住骂起来,“赶着投胎啊。”燃油附加费都翻了三番了,想打个车还是得动武,别看北京人一个个灰尘仆仆跟20世纪80年代起就没换过新衣裳似的,还是太有钱了,大清早的马路多宽敞啊,散个步去坐地铁都不乐意,全他妈打车去上班。
“又见到你啦。”
决定在下一辆空车到来时进行殊死搏斗的我正在挽袖子,只见禾仁康慢悠悠地骑着黑色的老式单车边冲我打招呼边骑了过去。他的后座上绑着一棵大白菜,还挂着一个塑料袋子,里边鼓鼓囊囊地塞满了红红绿绿的蔬菜。
P1-P3
写到第二部了对北京还是充满怨气,我也不想对着一座不言不语的城市把脸垮得这么难看,可是再找不到能把自己的郁郁寡欢怪罪的对象,所以我还在日复一日地说:“我恨北京。”
我毫无依据地猜想,艾希他们也一定认为是北京造就了自己的荣辱兴衰。当他们如意、欢笑时,他们饱含爱意:当他们挫败、落泪时,他们又无缘无故地恨起来。
他们想,若不是在这座城里出生、长大、相爱、分别,我就不是现在这个一事无成的我,也不会爱上现在这个将我抽筋拔骨的人。
他们想,更好的我,更与我般配的生活,一定在别处。
他们想,走吧……哎,让我们走吧……
而他们也只是想想。
是啦,十九岁的我要是没有坐上那列摇晃了十八个小时的火车,我所拥有的一切也不会是现在这副差强人意的模样,一定更明亮,一定更温暖,有很多钱也有很多爱。虽然也可能比现在糟,但我不会去想,人生已经足够艰难了,我只愿给自己找点儿乐子。
我就是想想。
我被这座城困了十年,他们或许要被囚困一生,我策划的离别显得天经地义,而逃跑对于他们来说却是血肉分离的背叛。
艾希已经不会逃了,她也不会再想成为南冰,她是死而复生的艾希,她要以一己之力对抗那足以碾轧她的庞大的错综的命运。
她不是南冰,她也不是我,艾希知道艾希想要什么。她终究会得到那些明亮的、温暖的,很多钱与很多爱,她不会为此道歉,她就是想要。
我决定成全她。
至今以来我都不甘愿让笔下的他们先我一步得到幸福,我总是对他们说,等一下,不可以走在我前面——再等等,别闹,就快了,还差一点点,啊,还是,差一点点。我离幸福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点真他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一点点。
不经意一耽误就是十个春去秋来的轮回,再自私的我也只好妥协了,太累了,算了,我在一天天老去,而你们还是有着如此鲜活的脸庞,就让你们先跑过终点线好了,等我变得更强壮、更聪明,灵魂变得更轻盈、更富足,我再去追你们。
就如同最初说好的,下一本《北京人在北京3》就是这个故事的结局了。
我不知道明年的我是还在北京或是已经换了城市继续写作,是还在恨着北京或是已经深爱——不不,不,我骨子里多少还是偷偷荡漾着爱的,不然我何必一遍又一遍地描述他,这个从不回应我期待的恋人。
我总是这样,先说恨又推翻,反复无常,简直是一个已经为爱扭曲的变态。不这么脆弱就好了,我情愿做一个坚强的变态,一会儿恨,一会儿爱,伸手热吻,背手无情。
那先这样了,我们会再相见,一次不够,会一次又一次相见。
艾希,不怕了,只是给你幸福的话,即便是我也做得到。
琉玄所著的《北京人在北京(煮海)》延续第一部的故事,与杨牧央分手后的艾希终于与丁兆冬开始了正式的“交往”,而丁兆冬变本加厉的“凌辱”使她将禾仁康视为灰暗生活中一缕秘密的暖光,却不知这位自己崇拜的画家,与丁兆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终导致了一场三人之间悲剧的暗流激涌……
向海刺伤了关诚之后,并没能赢回南冰,反而促使她与他走得更近,在他为了她而做出更多无可挽回之事后,终于得知了她疏远自己的原因,不得不做出生命中艰难的选择。
而完成了全身整容手术的许雯雯则开始取回自己的存在感,她以全新的美丽容貌开始一步步迈入娱乐圈,发誓即使浑身泥泞也要使美梦成真。
世事无常,人来人往……还好在兵荒马乱之中,艾希、南冰、许雯雯她们没有走散。
她们说,男朋友可以换,女朋友绝不散。
《北京人在北京(煮海)》展现了琉玄在写作上的澎湃野心,对爱情、友情、亲情都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对时下年轻人在欲望面前的迷茫、事业上的展望,以及“速战速决”的恋爱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以青春视角、京味十足的活泼风格,展开故事情节,述说三位主角的人生悲喜剧,影射当下每一个人的内心。
北京版“小时代”,爱情与友情的纠缠形成了巨大的旋涡,欲望与真心的相悖是年轻女孩面临的问题,错综命运下依然紧握双手的友情,能被读者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