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改变我的世界(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10周年特别纪念版)》由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亲自撰写、基于真实经验的留学小故事,合在一起,展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当代留学运动的大历史,从中可以读出我国逐渐走向开放、走向自强自信的宏观进程。本书共同讲述:留学如何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留学改变我的世界(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10周年特别纪念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留学改变我的世界(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10周年特别纪念版)》由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亲自撰写、基于真实经验的留学小故事,合在一起,展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当代留学运动的大历史,从中可以读出我国逐渐走向开放、走向自强自信的宏观进程。本书共同讲述:留学如何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 内容推荐 这本《留学改变我的世界(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10周年特别纪念版)》是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成立10周年的一本特别纪念图书。书中的很多知名海归都是首次披露个人早年的留学经历。这些由2005委员会的理事们亲自撰写、基于真实经验的留学小故事,合在一起,可以说就是一本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留学运动的大历史。 在历史细节的深处,也许你也可以读出一代人的曲折心路历程:有震撼、有迷茫、有挣扎、有探索,最后也都有通过持续努力而取得的巨大辉煌。 我们从一滴水就可以看到时代的阳光,读出我们国家逐渐走向开放的宏观进程。 目录 序一 海归精神的薪火相传 序二 十年回望,不负初心 001 归去来兮 002 难忘留学岁月,激发我心底梦想 003 留学改变了我的人生 004 梦想与现实:我的海外经历与海归之路 005 三十年前留学 006 硅谷的文化基因 007 圆梦剑桥,对话世界 008 一个“知法派”的成长记:法国人怎样用文化魅力做全民外交 009 法国版“中国梦”:时间的玫瑰终会绽放 010 我在音乐世界的爱与奇遇之旅 011 在日本读医学博士,对我更大的影响在医学之外 012 我们家族的四代留学生 013 音乐教育的使命从我开始 014 异国留学的三个故事 015 斯坦福留学改变了我的一生 016 把足球热潮燃遍整个加州海岸 017 查尔斯河畔 018 留学修身,创业报国 019 留学这面镜子所映照出的几件小事 020 留学纽约时的那些记忆 021 站在巨人肩上:我与六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人生交集 022 海外经历让我能不断“从0到1”,获得连续创业的自信 023 留学经历带给我的启发和感悟 024 剑桥,剑桥 吴晓波 025 一场车祸摔出的不一样人生轨迹 026 留学二三事 027 留学为我带来一生中不尽的美妙邂逅 028 早稻田春季选举会上的“阿里郎” 029 我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生活 030 由几件旧物所引发的思绪 031 圣诞夜闯入我生活的不速之客 032 美国留学生活杂忆 附录1 2005委员会历任理事长 附录2 2005委员会历届常务理事名单 附录3 2005 委员会理事名单 试读章节 父亲运用了我难以想象的生活技能,把那么多物品都压缩成了最小的包裹塞进了我的箱子里。记得临出行的时候,母亲把几千美金缝在了我的贴身衣服口袋里,这些钱是以1:10的汇率换来的。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课文《梁生宝买稻种》里,梁生宝把乡亲们的钱缝在衣服里的场景,只是梁生宝缝的是对乡亲的责任,而母亲缝的是对女儿满满的爱和对她在异国的担忧。 那时候,即使我在国内已经工作了4年,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但在国外打长途电话仍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因此我基本都是靠写信维系着与家里人的交流,为了不让信件超重,通常我还会把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这些当然无法跟现在的沟通方式相比,如今我和儿子已经可以自由地视频通话或通过微信等方式随时联系。 去看大世界的决心 当时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有点儿悲壮的感觉。 199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中央电视台当时收视最好的栏目之一《正大综艺》。1993年,我得以参与了中国的第一次申奥。申奥的失败既让我看到了中国整体实力的不足,也看到了东西方相互理解的鸿沟,当时的我强烈感觉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对外部的世界了解实在太少。人活这一辈子,我不想只做一个喉舌,还是希望对这个世界能有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1993年底,我做出了令当时周围的小伙伴们都难以置信的辞职留学的决定。那时候,要留学需要先辞去公职,毕业不满5年的还要向教育部门缴纳一定的罚款,拿到相应的证明,并把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之后才能拿到护照。而如果你最后被拒签了,就等于是完全没有了后路。当时周围的许多人都为我的决定感到惊诧:“你知道有多少人打破头都想坐在你这个央视当红节目主持人的位置上吗?” 当时只有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先生对我说:“杨澜,你是个很有才能的年轻人,好好去读书,如果你能考上常青藤大学,我们基金会为你提供全额的奖学金。”我半开玩笑地问:“谢先生,如果我走了,《正大综艺》可就是要换主持人的咯!”他说:“我觉得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比一个节目的成功重要得多。”那时候,他的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我就问:“我能为正大集团做点什么呢?”谢先生说:“不需要你做任何事情,你只管好好读书,这对你的将来有好处。” 让我放弃来之不易的成功、放弃眼前那么多名利的初衷,就是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能够学有所长,能够更加深入媒体的策划和制作中去。这种简单、强烈的想法让我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当飞机降落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时候,看到曼哈顿灯火璀璨的夜空,我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激动的,我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繁华、梦幻的全新世界。 痛并快乐的留学生涯 我要特别感谢正大集团的奖学金,使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两年的学习期间,可以更加专注在学业上,而不需要通过打工来养活自己。尽管我之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本科阶段读的是英美文学专业,但是到了国外,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在阅读量、写作量和语言上的巨大挑战,每天也依然要熬夜学习到凌晨2点钟左右。 那时候我学习的心气特别高,第一个学期就选了六门课来上,当时我其实只要选到四门课的量就已经足够了,结果选了这么多课,可把我自己累得够呛。夜深人静的时候,陪伴我最多的,也只有宿舍管道里不时会溜达出来的老鼠。有时候,我猛然一回头,甚至会跟老鼠来个四目相对。 当时认识的一位师哥给我留下了一台286的电脑,那也是我接触电脑的开始。这台机器已经很老旧,经常有罢工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当我写了一大堆论文,而又没来得及保存的时候,突然的死机,常会让我急得半夜里大哭一场。哭完了之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爬起来,含着眼泪再从头写起。 “辛苦”二字,应该是一直贯穿着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但我也非常感激这段生活,让我在国际政治、外交、经济、传媒等各个领域都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当时我们的学院汇聚了五十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通过跟大家的相处和交流,使得我的视野和心胸进一步被打开,对于不同的观点能有更加包容的态度,通过大家观念的碰撞和思辨,让我看很多问题的时候,思考的方式会更加开放。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也慢慢地找到了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这就是美国的脱口秀节目。我有幸也见到了克朗凯特、丹·拉瑟、芭芭拉·沃尔特斯等很多美国新闻界、主播界的顶尖人物。当时我就在想: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还没有任何一档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带有主持人鲜明个性印记的高端访谈节目,这也许就是我的机会。所以在毕业前夕,我就开始转型做了节目制作人,和上海的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后来的52期《杨澜视线》。在这个节目中,我首次采访了基辛格、克朗凯特等名人,还和费翔做了第一个面向中国观众的、关于百老汇的专题电视纪录片,在国内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在留学期间,我还认识了我的先生吴征。我拿到了硕士学位,又是结婚生子,这使得我在1996年即将回国的时候,在人生、事业、家庭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人生的状态与留学之前已经完全不同。P18-20 序言 十年回望,不负初心 隶属于欧美同学会的海归精英组织2005委员会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有以创业创新为主题的海归论坛,也有以快乐联谊为目的的庆祝晚宴。可是我们觉得还不够,总是想在这个特别有意义的时刻,再为大家留下点什么。 这便是你如今看到的这本《留学改变我的世界》。 2005委员会是一个海归精英组织,汇集了国内各个行业中最顸尖的行业领袖与社会精英,2005委员会里高手云集、名人扎堆。要出一本什么样的书,才能代表我们这个群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才最能体现我们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想来想去,根本就没有办法。最后我说:既然没有办法,就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何不邀请大家回归初心,写一写导致我们人生巨变的当年亲历的海外留学生活? 2005委员会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每位理事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时间往前走过了10年、20年,甚至已经是30多年,当年在青葱岁月里盛开的精神和思想之花,怎么也会在岁月的阳光下,结出了累累的人生与事业硕果了。 于是,我们就请求各位理事,短暂地关闭一下思维的各种外接端口,只推开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请他们慢慢地想,仔细地搜:在自己的留学生涯里,有什么事情,最让人难忘?有什么瞬间,常使你自己感动?你在国外交往过什么特别的人,Ta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你在他乡读过什么迷人的书,它为你唤醒了什么思想、改变了什么观念? 谁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留学生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在我们人生中永远不会离去;在当代中国发展史上,是抹不去的浓墨重彩。而把这段历史铭刻在天地间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写出来,给时代,给后学,留下最珍贵的回忆与思考;给自己,给家人,收藏永恒的青春与梦想。 从2015年11月份发出的一封征稿信,到2016年的2月中旬,三个月间,一百来天,理事们的投稿邮件不停地叩响秘书处的邮箱。我们平均不到三天收到一封来稿,最终在这里呈现给您的就是其中的三十四篇精彩文章。 这34篇文章里凝结着我们的青春与追求,汇集了我们的往事与梦想,闪烁着大家的理想与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2005的理事们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富有使命感、努力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爱国留学生组织。 通读全书,你会发现2005委员会理事们的这些文章,谈到留学和海外经历层面的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留学书籍。这些经历都是非常精彩的,很多人都以最坦诚的笔触写到当时的窘迫、挣扎和难堪,这些便是留学生活里最真实的一面。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海归而言,不论有一天你爬得再高,走得再远,当年留学的那一份初心还是始终难忘,而留学改变我们的命运,留学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整个世界,这个命题也还是和当年一样不老。 希望我们的这本书会成为献给2005委员会10周年的一份最特别的礼物。 而作为读者的你,如果还不太知道2005委员会的话,那么对我们这个组织的了解,也可以就从读这本书开始! 最后,我还是要在这里代表2005委员会特别鸣谢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对本书出版所提供的有力支持,非常衷心地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市场,拥有多达6.5亿网民,并且成为很多互联网创新的发源地。但我仍然会时常想起美国教授的那个问题:“Do you haVecomputers in China?”它至今仍然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李彦宏 让我放弃来之不易的成功、放弃眼前那么多名利的初衷,就是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能够学有所长,能够更加深入到媒体的策划和制作中去。这种简单、强烈的想法让我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 ——杨澜 今天我再回想一下,回答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如果我没有去留学,如果我一直留在台湾,我没有得到上面的这些礼物,是否还能成为我今天成为自勺人?我想,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李开复 世界上有很多种成就感,但是来自于为自己的国家与民族的进步所做的贡献,带来的成就感却是最大的,感受也会更强烈。 ——毛大庆 在国外长年生活,到最后我觉得还是有归属感的问题。在留美10年之后我就已经想好:我不准备退休后才回国,而要在事业活跃时期对中国有所贡献,其实在没有完全回国时就可以做些事情:而如果要回国,就一定会是在50岁以前。 ——饶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