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资本的几何级增长?如何利用资本杠杆,带企业腾飞?这是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是掘金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倍增第一书!张文老师的商标注册独家课程,数万老板追捧的资本倍增原理。
资本倍增:资本从代数级增长到几何级增长
资本思维:搞资本是乘法,做反了则是除法
资本战略:把控全局,实现资本倍增
投资战略:投资资本“蓝海”,把握战略方向
本运作:企业上市前资本运作模式
众筹模式:投资新理念,财富新生活
新三板上市:企业挂牌新三板资本战略规划
玩转资本:看大咖如何实现资本倍增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小企业迫切需要了解如何融资,在融资之后如何实现利润倍增。《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正是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以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利润低下的困扰。
张文老师将自己在国际顶尖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提炼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倍数增长”理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套极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战略运筹解决方案。“资本倍增”是张文老师的核心课程,他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资本倍增”而设计,本书正是该课程的精华所在。
本书分四大板块:一是资本倍增原理;二是资本运作;三是众筹;四是新三板上市。本书非常适合以下读者阅读:
融资遇到瓶颈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融资之后撬动不起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管理者;金融领域从业者及研究者;经管、金融专业学生。
资本倍增:企业最后一波红利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如果想实现经济的转型,首先就要实现金融的转型。从外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和开放资本账户,到内部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无不透露出未来中国金融转型的大方向。其中,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承载着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任,多层次资本市场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红利。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核心驱动是2015年初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它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而注册制的推出无疑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规则。目前,资本市场已经成了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主战场。概括起来,资本市场为企业实现资本倍增提供的便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实体经济,市场化配置资源
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是:调动金融资源,以市场化为基础,以价格为导向,以增长为目标。传统金融主体以银行为主,特别是国有银行。银行的特性是追求安全稳定收益,而中国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垄断优势,这样就使金融资源集中在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而且融资成本也很高。
可是,风险高的中小企业一般都具有高成长性和高技术含量,一旦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发展也会受限;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相反,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不同风险偏好的资本获得识别配置,资本市场能够集中相应的金融资源支持经济效益高、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促进相关行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资产证券化,丰富产品层次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在金融抑制环境下,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价格在市场中的有效形成,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要在渐进、有序、可控的原则下进行。
在未来一段时问,非标债权必然会向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转换,而资产证券化正是转换的一条重要路径。未来,为了丰富产品的种类,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资产证券化很可能会被大力推进,因此扩大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等,即MBS、ABS等),引导社会资本从“倒利差”转向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就成了必然。
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还能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存量的债务风险,将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信贷的风险分散掉;同时,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定价机制,也定然会有效打破刚性兑付。
推动创新,丰富市场层次
如今,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正在向市场创新型增长模式改进。这种变革涉及各方利益主体,要想获得改革的成功,首先要协调各类利益主体。资本市场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多层次的,具有天然的、配合创新的多种业务模式、风险偏好等先天优势。
对于经济转型来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地将资源配置到代表未来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还能实现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优胜劣汰。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层次”将体现在两个方面:横向,以品种为轴,股票、债券、衍生品、结构化产品同时并重;纵向,以交易方式为径,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和柜台市场鼎立。这一横一纵,不仅支撑起了资本市场运作的舞台,还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P7-9
裂变:由“市场经济”迈向“资本经济”
中国经济为了实现从市场驱动迈向资本驱动,正在进行三大转型。
第一个转型:从“印钞票”模式切换到“印股票”模式。
如今,中国实体经济越来越乏力,人们终于明白,钞票增发只是经济增长的外在,而切换到“印股票”模式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里的“股票”指的是创业者的股权,是股权投资,不是指传统上的股民购买的“股票”。它也是一种“配额”,是一种可以坐享其成的财富。
怎么使社会上产生大量的“股权”呢?最主要的办法是鼓励大众创业。国家通过IPO注册制,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初创型企业,帮助其实现直接融资,从而激发大众创业的热潮。
第二个转型:变“债权”主导型为“股权”主导型。
在债权主导型经济时代,金融机构把钱“借”给企业谋发展,比如,银行是企业的“拜把兄弟”,可是,这位拜把兄弟只愿跟企业同富贵,不愿跟企业共患难。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银行会锦上添花,主动、过度地放贷给企业;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银行就立刻釜底抽薪,绝不会雪中送炭,这使下行的经济雪上加霜,这也是由中国银行盈利模式和监管模式决定的。
股权主导型经济的特点是金融机构将钱“投”给企业,占有企业股份。当企业经营困难的时候,金融机构能够与企业风雨同舟;当企业高速成长的时候,金融机构会获利退出,以此起到调节经济增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三个转型:变“少数人”游戏为“全民型”运动。
在市场经济时代,很多资源看似是共享的、公平的,其实是少数人占有的,而且先占有资源的人会给后来者设定门槛。例如,传统的私募基金门槛就很高,而且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不对称、效率不对等去获利,其理念、模式和业态也让普通百姓觉得太遥远。而在“互联网+”时代,私募基金将进入全民参与的黄釜时代,众筹、P2P其实都属于私募,这些都是大众行为。金融游戏不再高高在上,开始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
资本经济的本质是资本裂变,资本的裂变则是能量的聚变,通过稀释和渗透聚合能量。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资本经济时代,资本之间的配置产生驱动,无数个驱动力组成了社会前进的动力。资本经济时代,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可以实现资本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