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热销文艺名人访谈集《当你还是陌生人》的姊妹篇,谢礼恒所著的《何时再见梦中人》将以访谈随笔的形式呈现,笔触更突出文学性。访谈人物更加年轻化,换一个角度与读者共享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更讲究人物的故事性和多样性。比如郎朗、汤唯、周春芽、曾梵志、北岛、李健、李娜、小彩旗等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何时再见梦中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谢礼恒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热销文艺名人访谈集《当你还是陌生人》的姊妹篇,谢礼恒所著的《何时再见梦中人》将以访谈随笔的形式呈现,笔触更突出文学性。访谈人物更加年轻化,换一个角度与读者共享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更讲究人物的故事性和多样性。比如郎朗、汤唯、周春芽、曾梵志、北岛、李健、李娜、小彩旗等等。 内容推荐 他们中的一些人到日前甚至都还在带伤一路狂奔,马不停蹄,他们负心,被负心,悲伤,被伤悲,可他们依旧坚信,梦里的清辉,注定会照耀他们。这些故事和语言真切地迫在眉梢、近到眼前、逼到人无法绕开,他们在受访时坦诚而渴望倾诉的状态和眼神,我记忆犹新。他们足一个个活的梦中人,充满变幻的色彩和仓惶的轮转。 《何时再见梦中人》收集了作者谢礼恒近几年来对二十多位文化名人的聊天式访谈,文字细微到几乎呈现了他们在受访时坦诚而渴望倾诉的状态和眼神,他们就像一个个活的梦中人,充满变幻的色彩和仓惶的轮转。 目录 序 梦中人 红磨坊的60个春天 风中的招牌 寂寞水色 出走的灵歌 背面的处女 跟你所有的时间干杯 我争气绝不斗气 似水十年,只有你的情怀如昨天 亮处说话 大家收山 和粉子有关的日子 似花非花造园人 故宫要是没人修了怎么办 慈禧肖像画的后半生 人间落刻 与石相遇 十二只鸟的即兴 远方也是故乡 时间的玫瑰 最懂女人心 世界太大了,幸好有徐冰 白夜这些年 今日的往昔 一个女人的极地传奇 郎迷桃花殷 失控面具背后的心声 泼墨画金庸 诗人徐志摩的“朋友圈” 传奇画外音 何时再见梦中人 试读章节 巴黎,巴黎。巴黎是个神奇的城市。这里的女孩脸上有好看的雀斑,香榭丽舍大道上还有惊鸿一瞥的大弯杠高脚单车。这里的摩登女郎笑起来会赤裸裸地盯着你,难免有些恍惚。 从记事开始,卡洛就在丽都俱乐部的舞台边生活。小时候,他好奇地看着长腿长颈的女人们穿着霓裳羽衣出入后台间,看着衣着考究的观众们从门厅里鱼贯而入,看着华美舞台上的莺歌燕舞在暗夜里沸腾。一夜又一夜,从未间断。 2002年,卡洛29岁,不再像孩子一样守候台后。他开始站到台前,以格雷禾家族第三代继承人和制作人的身份传承起祖父和父亲的事业,并开创属于自己的“丽都时代”。他的第一步创举,就是把丽都和红磨坊的舞台从法国香榭丽舍大道搬到中国。 丽都和红磨坊给卡洛带来了财富和名誉,当然,在他的人生体验里,家庭氛围更加重要。“我们的家族成员在一起工作就是二三十年,丽都和红磨坊的人就是我的第二批家人。我接触的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得到的反馈都是非常喜欢这两个秀。红磨坊和丽都秀是我们第二个职业家庭,而我们本身还有一个家庭。各种行业都有特殊性,我们的舞者和歌手都有丰富的感情,我们的人都有各种感情的化学反应,就像一部真实的电影。我爷爷把丽都秀从欧洲带到了美国,那么我就应该把红磨坊带到亚洲等更远的地方,这就是我的责任。” 作为“传人”,卡洛还透露了一些这个家族独特的经营理念,“我年轻时执手过一个名秀《美好时光》,那时候很年轻,不敢改动太多,还是保留最传统的东西。但后来有把握后,我们对灯光和服装等硬件做了不少改动。”保留与改动,就是这个百年家族经营之道的精髓。“我们尽量保持不要改动太多。我的爷爷和叔辈根本不知道亚洲的市场怎么样,我最近都在做对亚洲市场的尝试,我试图将丽都秀和红磨坊更多地传入亚洲,特别是中国,如果确实不行,我也不会强行改变,不过如果大家能接受,一些小的改变就能讨得大家喜欢,我们很乐意作出改变,不过这还是要取决于受众的口味。”国内的资深演出经纪商说,像红磨坊一类的歌舞秀,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国内的承办商都习惯性地问:“演员们能露到什么程度?”卡洛每每遇到这样的提问都很“无语”,“红磨坊里漂亮女演员的裸露和色情没有任何关系,它自从创办以来就是这样的呈现方式。魔鬼的身材,天使的面孔和表情,纯真、认真。” 在丽都秀和红磨坊,也有中国演员,但都是杂技演员,舞者几乎没有。“丽都和红磨坊的舞美偏向爵士,而中国的舞者小时候都练芭蕾,所以不太合适。不过我们会考虑增加一些中国元素。” P31-32 序言 如果简单地说《何时再见梦中人》是《当你还是陌生人》的姊妹篇,我想是不够准确的。在《当你还是陌生人》一书被更多天南地北的陌生人接受之后,我想,藏在时间背后的更多人物,是时候拿出来与各位分享了。 同样地,《何时再见梦中人》里收录的人物访谈大部分都发生在过去数年间,我依然保留了他们最原始的访谈时间和状态,但有一些进行了修订或补记。在2015年的秋天和冬天,我对这本书里的很多人物一一做了回访,有几位还专程邀请他们授权或撰写了一部分文字。比如诗人北岛先生,我多次与他商量,最后选定他在《城门开》里的一篇散文《唱片》出现在《何时再见梦中人》里,谢谢北岛慷慨的版权授予。我希望他能看到这些属于美好年代的文字,美好地出现在这本书里。比如李健,他的文字《青春》让我感同身受,一并收录,再次致谢。我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到这本访谈录的创作中来。诚然,这些人物有一些是确实没有办法放进《当你还是陌生人》的,按照一些艺术家给我的建议,“气质不符合‘陌生人’”——他们或许让人太过熟悉,或许太过久远令人有些淡忘,但他们的经历我认为都具有梦幻色彩,是的,“梦幻”一词我想了很久,很符合他们的集体气质,这种气息,一定经得起时间的穿透、命运的腐蚀、秘密的等候。 人的一生有很多意外,艳若浮生。《何时再见梦中人》中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是一个个意外造就的,无论他们的名声多么响亮,还是生活多么坎坷……他们都不平凡。我没有沿袭《当你还是陌生人》一书的记述人物方式,而是更多选择了倾听他们的真实故事——他们与生活的相遇、搏杀与挣扎,他们对梦想的坚持、斗争与顺从,像一泓变幻着颜色的泉水,从未停止过荡漾。他们中的一些人到目前甚至都还在带伤一路狂奔,马不停蹄,他们负心,被负心,悲伤,被伤悲,可他们依旧坚信,梦里的清晖,注定会照耀他们。这些故事和语言真切地迫在眉睫,逼人无法绕开,他们在受访时坦诚而渴望倾诉的状态和眼神,我记忆犹新。他们是一个个活的梦中人,充满变幻的色彩和仓皇的轮转。 本书在收稿行将结束之时,一直担任这个系列作品的编务张涵,其身份和家事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故。我不得不临时更换新的编务,但仍要再次对他表示感谢,并感谢他作为我的助手,在和我并肩的近两年时间里,慢慢地,从陌生人变成了梦中人。 我想,“梦中人”与“陌生人”最大的不同,是叙述情调的变化,《何时再见梦中人》加入了更多我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希望更富于变化和个性,一些人物的叙述几乎带着文学作品的情趣和表达方式,我希望做一个尝试。当然,这样的尝试得到了当事者的积极反馈,他们帮助我完成了这本访谈录。 这世界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惊奇的色香味。 …… 本书中仍然收录了一些美术方面的艺术家。比如周春芽、曾梵志、徐冰等等。我与他们有过多次接触,我们甚至一起旅行和工作。周春芽是离我生活的地理位置最近的一个艺术家,我采用了他的作品《扬州女子》作为本书的封面。这幅画实在是太符合本书的基调,它适合一个人远远地观看,沉默,然后与自己挥手作别,我无法忘怀看到它的那一眼的感受,它的神秘色彩让我想起难忘的少年时期,充满着光环的混乱的迷彩风味的心灵浪荡时代。它注定成为这本书最贴合的包裹,看起来像个五彩斑斓的谜语。我要感谢女诗人翟永明对本书几篇文章做的文学统筹工作,她的谦和、温暖,令人印象深刻,我在她的白夜酒吧完成了整本书的最后一遍文稿梳理工作,那天下午的阳光正好。 “梦中人正常营业”,这是在完成这本书稿工作后,走出报社的那个傍晚,一抬眼就看到的招牌。报社对面一家服装店就名为“梦中人”,由于道路整治打围,服装店挂出这样的牌子,引领一种更别致的提醒。就如我正在修订《汤唯:背面的处女》一文时,她那天正好推出了新歌《梦中人》,作为她先生金泰勇新电影《她的传奇》的歌曲,我倒是读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何不怜取眼前人”的意味。 要感谢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的许燎源先生、张群英女士,感谢设计师许天琪,从《当你还是陌生人》开始,到《何时再见梦中人》,他们给了它们最合适的打扮,犹如出嫁前夜的赧颜,美若黎明。本书选用了几位好朋友的书法作品,放置在书内:许燎源、叶瑞琨、蒙中、霍晓、彭志强、许尔纯,致谢。当然这本书还要感谢我供职的《成都商报》和陈海泉先生、李若峰先生,他们是“梦中人”的坚实后盾。 这本书得到了大观艺术馆晏璧女士的特别支持,她的真诚和艺术情怀让人印象深刻,她的馆藏让我大开眼界。何时再见梦中人:黯然的,野花时,怀念绽红的胭脂。 2015/冬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