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坦的传说
讲述:王志坚
记录:蔡圣波
1987年采录
南宋后期,瑞安飞云江南岸新渡桥地方出个状元,名叫周坦。周坦的阿爸名叫周碎宝,是个老实的种田人。周坦六岁那年,碰到百年罕见的旱灾,百多天没下过雨,田晒裂,稻谷没收成,周碎宝每天都挑着箩到深山里拔野菜当饭。小周坦天天腰里挂着篾篓,跑到村前田里捉泥鳅、田螺,给阿妈做汤喝。
一个下半天,太阳顶头晒,天气闷热。小周坦在村前那条石桥下河里摸来几个螺丝后,肚很饿,坐在桥下困着了。当时有个差官骑马跑过桥上,马惊叫起来,跳起来有丈多高。差官吃了一惊,一手勒住马缰绳,拿起马鞭向马屁股上抽了几下,那马仍在原地跳跃着。差官觉得奇怪,就跳下马背,朝桥下一看,只见一只吊睛白额老虎,有黄牛恁大,两只铜铃一样的眼睛盯着岸上看,差官被吓出一身冷汗,慌忙跳上马背逃跑。没跑几步远,碰上几个挑担的种田人面对面走来,差官下马拱手说:“老乡们不要过去,这桥底下有只大老虎站着。”这几个人半信半疑,都放下箩筐,手里拿着扁担走过去,差官也牵着马跟在他们后边。他们站在桥边往下看,只见桥下一个很瘦的小孩躺着睡。他们说:“若是真有老虎,这小孩早被吃掉了呢。”差官说:“难道我刚才眼睛看花了?”这时,差官就向桥下喊道:“孩子,快醒来!”小周坦睁开眼睛,见岸上许多人在看着他,就爬起走上岸。差官问:“你刚才看见了什么没有?”小周坦摇摇头。差宫看这孩子生得眉目清秀,两只眼睛闪闪有神,有一副异相,就将马缚在树上,送他回家,告诉他阿妈说:“这孩子要给他读书。”把刚才的怪事说了一遍,就赶路去了。过了一下儿,周坦的舅爹陈定柱到他家来,周坦的妈向哥哥讲了差宫的话。陈定柱是平阳城里人,是个私塾先生,平时很爱聪明的周坦,就将周坦带回自家读书。
小周坦到舅舅家里后,舅舅妗娘爱他像亲儿子一样,小周坦就叫舅舅“阿爸”,叫妗娘“阿妈”,两夫妻很喜欢。小周坦爱书如命,读起书来摇头晃脑,越读越有味道。夜里读到鸡叫了,还坐在灯下读。一天夜里,屋外落大雪,妗娘咽①醒来,起床送棉衣给周坦,推门进去,只见周坦站在桌边.把头蹲在一盆雪里,妗娘惊问:“坦儿,你在做甚呀?”周坦回头说;“妈呀,黄昏我读书,眼皮直往下挂,所以我跑外边撬来一盆雪,冰了头,脑子就清醒了,睡鬼被赶走哩。”妗娘讲:“杲孩子,身体要紧呀!”妗娘边说边去脱他的衣裳,抱他上床睡了。妗娘回到隔壁间再困,一觉醒来,又看见隔壁间灯还点着,传来周坦的读书声。
后来周坦当监察御史,暗里派人去探听当年那个骑马的差官下落,却找他不到。 陈傅良福州济贫
讲述:施伯华
记录:雪峰
1977年采录
南宋年间,瑞安陈傅良在福州当通判。福州向来暖和,没有下过雪。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接连落了三四天大雪。官府和有钱人家看到这罕见的雪花,十分快活,都穿起棉衣,烤着火炉,饮酒赏雪。那些穷人被冻得没法,一夜冻死了三百多人。
陈傅良出外察看后,很伤心,立刻召集城内的官僚、绅士、富翁、大商人到府里商量。陈傅良叫大家行行善,紧急捐募寒衣,救济穷人。
这些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议论开来了。
“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天气冷,冻死几个穷人,关你什么事?”
“官府不拨钱救济,倒叫我们来捐钱!”
陈傅良听到这些谈论后,就转身进去,脱去身上皮袄,拿出来递给执事,说:“把我这皮袄送给穷人穿!”又向仆人说:“你去把我年俸里拿二百两银子出来,捐助穷人买寒衣。”
仆人进去,搬出白花花的银子堆在桌上,发出锵锵的声音。厅堂里这班人被陈通判举动看杲了,有的说:“这位陈通判在京很有名气,平时生活节省,吃的都是青菜淡饭。”有的说:“听讲他夫人在家里还纺纱织布,儿子在种田,住的是旧屋。他每次带俸禄回家,都叫夫人救济穷苦人,帮助地方上的穷孩子读书呢!”许多人听了后,我出一百两,他出五十两,这个送棉被,那个送棉衣,个个都认捐了。
陈傅良咬龙袍
讲述:施伯华
记录:雪峰
1977年采录
陈傅良被召回京都做吏部官时,宋孝宗已经退位,住在西湖边重华宫里享清福。光宗皇帝每月初一,都率领文武百官到重华宫去拜太上皇。后来,宫里出了个李娘娘,好厉害,吓得光宗皇帝生起老鼠病来,整天躲在后宫不上朝,有两年多没有去拜太上皇了。陈傅良看看朝廷弄得不成样子,就上了一道奏章,劝皇上要尽孝道。光宗皇帝看得流出眼泪来,传旨十月初一去拜太上皇。
十月初一那天一早,全副銮驾摆在金銮殿前面,文武百官都起早进宫等候皇帝出来。从太阳出山等到太阳升到头顶,脚都站麻了,肚也饿了,还不见光宗出来。陈傅良很焦急,跑进后宫叫太监去催促。这时,光宗才慢慢出来。许多太监、宫女正要搀皇帝坐上銮驾,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树叶刮得簌簌响。李娘娘看见了,上前一把揪住光宗往回走,说:“风这大,万岁龙体会着凉。重华宫路远,就下个月去吧。”P3-5
编纂《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温州‘瑞安卷》,是瑞安市建设文化大市中值得关注的一项工作——抢救民间文化,让优秀的民间文化能不断地延续和传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天终于付梓出版,这是瑞安文化大市建设中值得庆贺的喜事,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成果。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参与这项工作,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的责任重大;深感还有这么多人热心民间文化和编纂民间故事中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而欣慰。瑞安故事卷编纂列入我市文化大市建设的计划,得到了中共瑞安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的领导、专家和编辑的帮助,他们认真仔细地审读了每一篇故事,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得到了我市民间文艺家和基层的文化工作者的鼎力相助,为普查收集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有这些,都令我们感动和温暖,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在编选此卷过程中,我们根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在杭州召开的“2004年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查、收集工作,并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原则,从民间文学的“流传性”和“可叙述性”特点出发,尽量选得广一些、多一些,入选作品既要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又要有口传文学的特点,即从收集到的900余篇故事中初选了150篇,结合原有的部分资料,如《瑞安民间故事》(朱友好、周巨展主编)、《金桥的传说》《三相的传说》(周巨展编)、《瑞安风景名胜传说》(郑育友编)、《瑞安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故事卷》(陈锡权主编)、《仙降乡土文化选编》(林朝法主编)等书中有特色的篇目选编而成的,共收集故事391篇,约30万字。入选的故事中,人物传说、地名传说、生活故事等占了较多篇幅,这类故事较为突出,充分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为了保持故事的原生态,我们在选编过程中,力求保持原有的讲述风格,这样就不能不用方言、地方习惯用语和方言句式,这给非方言区读者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记忆行为,它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产,故事中充满了民族智慧、生命记忆和文化血脉,它营造了民族精神的美好家园,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
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高尚情操是与民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分不开的。民间故事中蕴含着历史、幻想、理想、感情、道德、智慧和生活知识,具有娱乐、传播知识和教化的三重作用。故事,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曾经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充满故事的人生必定是辉煌的人生,一个充满故事的民族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可以说,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并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然而,在当代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还能有哪个国家有如此丰富的故事,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可能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群众的血液里,它的根是不会断的。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人类社会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朱友好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温州瑞安卷)》收录了当地包括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最广采博收的民间故事珍藏县卷本!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朱友好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温州瑞安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