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著墨彩书坊编委会改编的《聊斋志异(拓展阅读美绘少年版)(精)》里面的故事环境基本上发生在冥界仙境,故事人物大多是花妖狐魅。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从社会批判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它揭示人世辛酸悲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偃蹇惨痛的生活经历;从美学理想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世理想的梦幻体现,它揭示出对人世善恶的最后清算和对人生憧憬的重新开始。因此,聊斋故事无论在情节曲折和环境奇幻,还是在人物遭遇和场景迷离等角度品赏,都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政治义愤、道德感怀和艺术遐想。
蒲松龄著墨彩书坊编委会改编的《聊斋志异(拓展阅读美绘少年版)(精)》俗名《鬼狐传》,是清朝初年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以写狐鬼而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著称于世。“聊斋”是作者蒲松龄的书斋名,“志”即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青凤是个非常美丽的姑娘,耿去病一见就被吸引住了,一边饮酒说故事,一边就目不转睛地盯着青凤看,把青凤看得低头害羞起来。耿去病又用脚在桌下去碰青凤的脚尖,青凤连忙把脚往回缩,脸上却没什么怒色,只是羞红了脸。耿去病顿时豪情大发,借着三分酒意,拍案而起:“此生如娶到青凤姑娘为妻,就算让小生南面称王也不换了。”老妇人见他这么颠狂,因为是客人不便多说,就带着青凤离开了。耿去病又是失望又是没趣,只好告辞回家,可心里仍时时记挂着青凤,念念不忘。
第二天夜里,耿去病又来到这座阁楼找青凤,可楼上却空无一人,只残存着昨夜的芳香。等了一个通宵都没有一点动静,耿去病惆怅地想,这一家人是在躲着他呢。可他不死心,回家后,就和妻子商量搬到园中去住,妻子说园子里闹鬼不肯去,他就独自搬了过去。
当天夜里,耿去病正在楼下读书,一个披头散发的鬼忽然飘了进来,皮肤黑漆漆一片,恶狠狠地瞪着他。耿去病反倒笑了起来,用砚台里的墨汁给自己也涂了个大黑脸,和那黑脸鬼对瞪起来。黑脸鬼见他一点都不害怕,就自己离开了。后来也没什么动静。
第二天深夜,耿去病吹灭蜡烛,正准备睡觉,忽然听到楼上传来细微的响动,急忙上楼查看。楼上房门半掩,有烛光和细碎的脚步缓缓从房间深处转出来,走近一看,正是青凤。耿去病大喜,正要上前说话,青凤却急忙后退,关上了房门。
耿去病跪在门前,对青凤说道:“小生不怕危险,独自住在这里,实在是因为爱慕姑娘啊。现在幸好没有別人,如果能与姑娘握手一笑,死也无憾了。”青凤隔着门为难地说:“公子的深情,青凤岂会不知。只是叔叔家规很严,我也不敢越规。”耿去病又苦苦哀求道:“我不敢奢望与姑娘有肌肤之亲,只求见姑娘一面就满足了。”青凤经不起耿去病的软磨硬泡,打开了房门,伸手拉他起来。
耿去病喜出望外,拉着青凤的手到了楼下,青凤说:“幸亏我们还有缘见上一面,过了今夜,再怎么想也没有用了。”耿去病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青凤说:“叔叔觉得公子太狂放,本想躲开你,没想到你又搬进来了。昨天叔叔变成厉鬼,想把你吓走,你却纹丝不动。叔叔便决定搬家,今夜已经开始搬了,青凤只是回来留守,到了明天也要走了。”说着就想离开,说:“叔叔恐怕要回来了。”
耿去病听说青凤要走,十分惆怅,使劲拉着青凤不让她走,两人正拉扯着,忽然房门一声巨响,胡老翁气呼呼地走了进来。
青凤又羞又怕,只好倚靠在床边,手里拈着衣带,低头不语。胡老翁怒骂道:“你这个贱丫头,简直是败坏家里门风,还不快走,要让老夫用鞭子抽你吗!”青凤急忙低头跑了出去,老翁也跟着出去了。耿去病尾随在后面,听到老翁不断地怒骂,骂得青凤一直低声哭泣,顿时心如刀割,大声说:“今夜的事,全是小生的过错。老先生如果能原谅青凤,是杀是剐,小生甘愿承受,绝无怨言。”可老翁理都不理他,过了很久,责骂声才渐渐停了下来。耿去病在风中呆呆地站了很久,只好无奈地回去睡觉了。
从此,耿家祖宅再也没有什么灵异的事情发生,渐渐恢复了平静。耿老太爷听说了侄子这番奇遇后,认为这个侄子不是常人,压得住凶邪,提出把这宅子低价卖给他。耿去病自然干肯万肯,当下就带着全家人搬了过来。转眼就住了一年多,很是安逸,可他还是忘不了青凤。
这年清明,耿去病依惯例去上坟,回来的路上,看到两只小狐狸正被一只凶恶的野狗紧紧追赶,一只运气好,钻进荒草丛中逃掉了,另一只却惊慌失措地落了单,眼看着就要被野狗追上了。
P20-21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清朝初年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以写狐鬼而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著称于世。“聊斋”是作者蒲松龄的书斋名,“志”即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故事新奇,想象奇诡,题材丰富,在短篇小说艺术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书中故事有的篇幅极短,不过一二百字,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如《骂鸭》;有的篇幅虽短,却构思巧妙,如《崂山道士》,王生学艺未精,又一心想回乡炫耀,最终闹了个大笑话,令人捧腹之余,又引入深思;有的情节生动曲折,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人人胜,如《促织》,一只蟋蟀让成名一家大悲大喜,几起几落,结局看似圆满,却微妙地讽刺了欺下媚上的官吏们,以小见大,称得上书中的经典之作。
《聊斋志异》以大量精彩笔墨,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样是写女子。花姑子是香獐精,便是“气息肌肤,无处不香”;阿英是鸚鹉精,于是“娇婉善言”。同样是狐女,婴宁天真烂漫,憨态可掬,连大喜之曰都忍不住笑得站立不住;聂小倩却“绰约可爱”,纵然被老妖胁持,仍然心地善良、不愿害人;连琐则“瘦怯凝寒”,善品诗歌。同样是男子,耿去病“狂放不羁”,安幼舆“挥霍好义”,孙子楚“木讷专一”。虽然全书人物众多,却“人各面目,少有雷同”,不能不说,作者的功力非常深厚。
早在清初,蒲松龄尚未完稿之时,此书已经广为流传,不断有各种抄本流出。蒲松龄逝世之后,各种抄本、注释本、评点本、拾遗本更是相继出现,至今仍有多个版本、近五百篇故事传世。本书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翻译为现代白话文,便于读旨品读这部不朽之作,领略名著的魅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培养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