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英格兰。为了让12岁的塔莉不受战争影响、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把她送到了伦敦远郊的一所寄宿学校。塔莉打心底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去一所陌生的学校接受沉闷、古板、严苛的管教。然而事情出乎她的预料,这所学校所秉承的教育思想十分先进、开放,教育方式非常灵活、人性化,她很快结交了许多新朋友……
这是一场追寻正义和自由的冒险之旅,一首洋溢着善良和勇敢的天真之歌。童年的纯真一如亮灿的阳光,即便是在战争年代,也能够照亮被黑暗笼罩的一切。
伊娃·伊博森著的《蜻蜓池塘》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故事森林推出的作品之一。
伊娃·伊博森著的《蜻蜓池塘》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故事森林推出的作品之一。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英格兰。为了让12岁的塔莉不受战争影响、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把她送到了伦敦远郊的一所寄宿学校。塔莉打心底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去一所陌生的学校接受沉闷、古板、严苛的管教。然而事情出乎她的预料,这所学校所秉承的教育思想十分先进、开放,教育方式非常灵活、人性化,她很快结交了许多新朋友。
不久,在塔莉的积极争取下,学校派出了一支舞蹈队,去邻国参加国际民间舞蹈节,以表达支持邻国、反对战争的决心。
在舞蹈节的主办国伯根尼亚,小王子卡雷尔觉得王室的生活非常枯燥无聊、孤独阴郁。母亲去世之后,他十分渴望得到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渴望像普通孩子一样尽情玩耍,结交朋友。伯根尼亚境内有一片森林,林中的蜻蜓池塘是卡雷尔和父亲享受父子时光的“秘密基地”,也是父亲儿时与朋友一起玩耍的乐园。就是在这里,热情开朗、富有冒险精神的塔莉意外地遇到了卡雷尔,他们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
然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戛然而止。伯根尼亚国王被德国盖世太保刺杀,伯根尼亚遭到德国突袭,卡雷尔面对的,将是颠沛流离的逃亡。塔莉和朋友们能否帮助卡雷尔,为这场灾难带来改变?
走廊里很黑,那两个比他大许多的姐姐很会节约用电。餐厅里有为他留着的晚餐,不过,他一点也不饿。他常常这么晚才能回家,期望能在女儿睡觉前可以和她待一个小时。他听见女儿在楼上和姑妈们说话。是的,他最好把事情解释清楚。
“让塔莉到我书房里来。”他对厨师说。
五分钟后,书房的门开了,女儿走了进来。
噢,天哪,我不能这样做,汉密尔顿大夫心想。她要是离开了,这家里还能剩下什么呢?
现在,女儿站在灯光里,他像是要牢牢地记住她的脸:尖尖的下巴,遮住耳朵的黄褐色直发,充满好奇的淡褐色眼睛。她的刘海儿坑坑洼洼的,那是赫斯特姑妈坚持自己为她修剪的结果。
女儿诞生后的那个星期,汉密尔顿大夫的妻子死于产褥热。内疚和痛苦彻底摧垮了他。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呢——他,一名医生,竟然无法挽救自己心爱的女人。好几个星期里,他的两个姐姐和一名护士精心照顾那个婴儿,他几乎没有去理会过。然而,有一天,当他很晚到家,路过婴儿房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从女儿的房间里传出来。那不是叫声,也不是哭声,那是……交流的声音。他的五个星期大的女儿在和这个世界对话。
他走到婴儿床边,女儿睁着大大的眼睛注视着他。女儿没有冲他笑,只是盯着他看。
我真是一个大傻瓜,汉密尔顿大夫心想,这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
在忽略女儿的几个星期里,如果他知道发生在这个小人儿身上的事,他也许会不答应的。比如,女儿的名字……他的两个姐姐用曾祖母的名字给孩子命名叫“塔莉莎”。
“曾祖母是一个天使。”姐姐们提醒弟弟,“她经常为伦敦地铁站里的流浪汉洗袜子。她把袜子洗干净,晾干,然后再给他们送回去。”
汉密尔顿大夫更喜欢女儿有个简单的名字:“安”,或者“简”也行。然而,随着她逐渐长大,“塔莉莎”这个名字似乎越来越适合她了。要知道,为了给流浪汉洗袜子,得先让他们把袜子脱下来,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然而,塔莉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这种特质。
这时,塔莉走到汉密尔顿大夫的椅子前,和他拥抱了一下。她看出爸爸这一天过得很糟,就像在医院里遇到了本应活着的病人却去世了,又像他看见桌上堆满了无法处理的账单,还像他最近听到广播里希特勒的疯狂喊声。塔莉想出过许多办法让他快乐起来。有时,他们一起下象棋,有时,她告诉父亲校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可是今天,她觉得那些办法都不会起作用了。
“我有事要告诉你,塔莉。”汉密尔顿大夫将胳膊搭在她肩上。
“是很重要的事吗?”塔莉善解人意地问道。她从小就懂得了重要的事情往往没有不重要的事情好。
“是的……我觉得挺重要的。不管怎样,这是个好消息。”大夫很肯定地说。
塔莉怀疑地看着他。她太熟悉爸爸的脸了,即便是对自己的脸,她也没有那么熟悉。爸爸嘴角边的线条和额头上的皱纹不像是有好消息的样子。
“也许我应该说明一下。医院里有个我的病人,我不会告诉你他的名字,不过,他是教育领域里一位很重要的教授。他是个非常好的人,他认为我救了他的命……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不过我们的确能帮他。后来,他出院前,我们谈到了你……”窗外,天已经黑乎乎的了,汉密尔顿大夫看着那个像黑色方框的窗户,停顿了一下,“他告诉我他知道有一所学校,事实上,他是那所学校的董事会成员。他非常赞赏那里的老师和办学理念。学校在德文郡南部乡下,离海边不远。”
塔莉耐心地听着。她的心跳得很快,不过,肯定会没事的……对吗?德文郡南部的学校一定是寄宿学校。贫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她从没想过自己会被送到收费昂贵的地方去读书。
“据说他们会不定期地提供奖学金,给那些他们认为在学校里收获很大的孩子,而不是看谁的功课好。奖学金是全额的,足够应对所有的事。教授说他能为你争取到一个名额。”
“我不想离开。”塔莉想用大人的语气懂事地说话,但她的声音却让自己失望了,“我在这里一切都好。我过得很好。”
汉密尔顿大夫沉默了,他用铅笔戳着他的记事簿。那个记事簿是一位病人送给他的礼物:粘贴在一块粗糙皮革上的四沓粉色纸本子。他的书房里堆满了病人为他制作的各种礼物——用来挡风的针织“香肠”,用来存放信件的歪歪扭扭的架子……在这些奇怪的物件中,有一个希波克拉底的石膏头像。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医学圣人,两千多年前,他就制定了医生的道德规范。O8-10
美好往昔常常因其美好而被记忆完整地保存。善于用文字赋予记忆以双翼的人,总会慷慨地把自己的收藏分享与他人,让篇章优雅地飞行,让感动在振翅中传递。
在完成本书中文译稿的那一刻,我仿佛真切地看到了无数只蜻蜓:它们拍动着轻盈透亮的翅膀,飞绕在伊娃·伊博森的身旁,吸引我沿着伊娃的脚印向蜻蜓池塘走去。那是一个深藏在森林里的世外桃源,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翠鸟从空中掠过,青蛙在池塘里蹦跳,一群群蜻蜓在水面上起舞。伯根尼亚国王约翰尼斯和他的好友马泰奥在那里康过了快乐的少年时代,寻找到了他们毕生不变的友谊。后来,那里又成了王子卡雷尔和英国伦敦女孩塔莉治愈内心伤痛、追逐梦想的起点。蜻蜓池塘,始终属于纯真的童年。
只是,我们无从在欧洲地图上查寻到伯根尼亚王国的痕迹,尽管伊娃在故事中告诉我们,王国与德国、瑞士接壤。不过,那个地理位置恰好接近伊娃从出生到八岁期间生活的地方——奥地利的维也纳。如果钻进某个衣橱的门,或穿进某个火车站的站台,就能步入一个想象中的神奇世界,那么,伊娃在维也纳的童年记忆,便是开启蜻蜓池塘的秘密钥匙。
伊娃的父亲是位出色的内科医生,母亲是位作家,他们在伊娃两岁时离了婚。伊娃随父亲迁居伦敦后,就读于一所像戴德顿那样开明进取的寄宿学校。我们似乎从塔莉身上看到了伊娃的身影。
塔莉受父亲职业的影响,从小对自然和科学充满了好奇。她在戴德顿寄宿学校惊喜地发现,马泰奥的生物课像是在大自然漫步,又像是探险,更像是旅行。马泰奥会在凌晨四点,或其他任何时间开始上课,只要他认为在那个特定时辰里,学生们能看到他想让大家看到的东西。他让学生们猜测一块石头下可能藏有什么,等大家猜来猜去想知道结果时,他就掀开石头,答案一目了然,似乎早有人把一份绝妙的礼物事先放在了石头底下。这看上去颇有些傻气的游戏,却带给每个人纯净的快乐。
然而,这个游戏并不是伊娃想象出来的,这是她挚爱的丈夫最喜欢的。伊娃的丈夫是位生态学者,他对生物和环境的关注深深地影响着伊娃的创作。在丈夫病故之后,伊娃多次将自己对丈夫的回忆写进作品里,马泰奥就是那些记忆影像之一。
与此相似的,还有故事里的姑妈们和姨妈们。伊娃对母亲的记忆收集得不多;而塔莉和卡雷尔,也因各自的母亲早逝,对母爱的感受很模糊。塔莉甚至认为,如果有个好父亲,没有妈妈的日子也还是能够应付的。可事实上,我们在塔莉的赫斯特姑妈和梅姑妈身上,看到了伊娃渴望的母爱——呵护、陪伴与分享。
这种表达简单直接,且保持着最初始的温度。塔莉的母亲死于产褥热,两位姑妈从此就住到了自己的弟弟家,帮忙一起照料塔莉。我们听不到她们谈论自己的丈夫或孩子,似乎她们和自己的弟弟,以及弟弟的女儿组成的这个家,才是世上最温暖,最安稳的身心栖息之地。
她们将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孩子,又在孩子的情感反馈里品悟生命的珍贵。当战争将要来临时,她们能承受分别的痛苦,将塔莉送住英格兰西南部的戴德顿寄宿学校;当塔莉来信告诉她们戴德顿师生的故事时,她们用关爱和帮助的方式,投入地沉浸其中;当伦敦面临空袭时,她们鼓起勇气去守护自己的家园……如果塔莉的母亲健在,她能为塔莉做的,也不过如此了。
一个校园故事,一个战争故事,一个理想的国与家的故事,在伊娃的往事追忆中,在她充满奇异幻想的文笔下,交织成美丽的《蜻蜓池塘》。这本书像一只灵透的蜻蜓,碰巧停落在我的指间,让我有幸用自己的母语重述它的每一个细节,让更多的孩子们可以看到它,懂得它。
正值译书期间,我的母亲在家乡因病故去。与此同时,我的孩子即将前往俄罗斯参加一项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我作为带队家长需要随同。在心底蔓延的泪光和幻影中,我看到母亲微笑着朝我挥手,似乎在祝福我和孩子参赛旅程一路顺风。索契奥林匹克公园的赛场内,各国孩子聚集一堂,分享着他们的科技创新梦,那是属于他们的节日。
感谢伊娃·伊博森和她的《蜻蜓池塘》,让我可以借此中文译本,作为爱的纪念,献给我亲爱的母亲:今生一场母女情,将永恒地停留在美丽的蜻蜓池塘。
陈红杰
这是一本基于作者自身童年经历的书,讲述了一个浪漫诗意的故事,赞颂了友谊的力量。小说体现出来的忠诚和英雄主义,一定不会让伊娃·伊博森的粉丝失望。
——美国《科克斯评论》
尽管善恶之间的斗争早已不再新鲜,但伊娃·伊博森用了最明智、最微妙、最幽默的写作方式来表述这一问题。她的创作是非常崇高的。结尾的处理非常巧妙,呈现出了六年之后的情景。这一结尾,会让读者收获无尽的欢喜和感动。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
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成就了这部令人振奋的小说。激动人心的战争、追捕与逃亡的场面,充满戏剧性和怀旧感。这部精彩的小说,是伊娃·伊博森对自由的颂赞。
——美国《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