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白春阳同志新著《社会文明论》,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不仅从历史的、哲学的、发展的角度条分缕析地阐释社会文明发展大道,而且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做了许多创新性探讨,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深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其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以问题为导向,用文明视野看世界,给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其二,以人是社会的主体为切入点,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对千年来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作了果敢的评判: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其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准则,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划分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突出探讨了经济形态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历史演进规律,将人类历史的经济形态划分为采集渔猎经济、生产经济、初级商品经济、较发达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七种经济形态,从而进一步证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这一伟大的科学命题。其四,以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对中华传统经典有着自己独到的甚至是全新的探讨。
由白春阳所著的《社会文明论》一书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社会文明问题。以人性、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文明演进为主线,采取大开大合的手法,大至整个世界,小到个人家庭,远自人类远古时代,近到当代现实生活。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对中华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契约论》、《国富论》等都有许多独到的解读。尤其是对人类历史经济形态的划分以及将革命视为社会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等,都有着创新性探讨。语言简洁、文风朴实,条分缕析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符合“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的这一科学命题。
导言
第一章 文明视野看世界
一 当今世界的三大突出问题
二 问题本身就是其原因
三 唤起新的文明觉醒
第二章 社会文明的人性观
一 人的社会性
二 古代思想家对人性论述的局限性——一场千年未了的人性善恶“官司”
三 人性与社会文明
四 教育对人性和社会文明的升华
第三章 社会经济形态及社会制度的文明演进
一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划分的科学性
二 伴随社会发展的经济形态
三 社会制度的文明演进
第四章 文明与社会文明
一 人类文明的起点
二 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联性
三 社会文明的三大标志
四 社会文明的本原
第五章 社会文明的基本特性
一 社会文明的人本性
二 社会文明的政治性
三 社会文明的方向性
四 社会文明的整体性
五 社会文明的渐进性
第六章 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
一 平等的根源——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 马克思的第三大发现——生产资料所有制
三 由私有制到公有制是人类社会最深刻、最彻底、最根本的变革也是最艰难的变革
四 平等是自由、民主的前提
第七章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 理想社会的思想光芒
二 构想和追求理想社会的动因
三 人类对理想社会追求的历史意义
第八章 社会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革命
一 革命的内涵与外延
二 社会文明演进的革命精神
三 永远保持和发扬革命精神
第九章 有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几种错误思想
一 新自由主义批判
二 反对纯经济观点
三 驳“历史终结论”
四 评《国富论》及其“看不见的手”
五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六 社会达尔文主义批判
第十章 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目标——人民社会
一 人民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 人民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
三 人民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十一章 共同迈向新的社会文明
一 再论马克思是对的
二 中国,人民社会的践行者
三 “百国之和”的世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