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中,《经济民主(主义与问题)》的两位作者宋磊和孙晓冬围绕经济民主问题,持续地发表了一批论文。这些论文涉及经济民主问题的研究格局、经济民主与中国经济的关系、经济民主与东亚奇迹的关系、经济民主与政策范式调整的关系四个主题。在上述主题下,这些论文讨论了经济民主研究中的“主义”和“问题”两个侧面,前者指什么是经济民主、什么是经济民主的理论基础以及是否应该推行经济民主等经济民主研究中的理论议题,后者指如何设计具有经济民主特征的政策措施和企业组织形态、如何提高这些政策措施和企业组织形态的有效性等经济民主研究中的实践议题。
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地实现了规模的扩张,但是在企业层面并没有出现具有范式变迁意义的原创性的组织形态,关于中国型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也有待深化。宋磊、孙晓冬著的《经济民主(主义与问题)》的主要内容涉及经济民主问题的研究格局、经济民主与中国经济的关系、经济民主与东亚奇迹的关系、经济民主与政策范式调整的关系四个主题。在上述主题下,这些论文讨论了经济民主研究中的“主义”和“问题”两个侧面,前者指什么是经济民主、什么是经济民主的理论基础以及是否应该推行经济民主等经济民主研究中的理论议题,后者指如何设计具有经济民主特征的政策措施和企业组织形态、如何提高这些政策措施和企业组织形态的有效性等经济民主研究中的实践议题。在经济民主成为国企改革主题之一的背景下,本书有助于推动官产学各界关注经济民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部分 经济民主的研究格局
中国式经济民主之争中的“主义”与“问题”
中国的经济民主论:研究路径、关键议题与推进顺序
第二部分 经济民主与中国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潜在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基于制度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的分析
经济民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分析
找回劳资关系: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经济研究的再转型
富士康现象的起源、类型与演进: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分析
模块化的发生机制与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两种形态
创新方式的创新:大国崛起的微观基础
样板和对手:日本经济模式论之于中国经济模式论
第三部分 经济民主与东亚奇迹
发展型国家的产业民主与生产扩张
道尔-岩井论争与利益相关者论的系谱及演变
道尔的乡愁与日本型市场经济的深层结构
一个企业,两种共同体:后福特主义的社会经济要素的特殊形态
第四部分 经济民主与政策范式
福利国家的正当性及启示
在理念与能力之间:关于国企改革方向的第三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