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易中天最为尊崇的史学大师——吕思勉,隋唐五代是制度革新,政策开放,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高潮。轻松阅读《隋唐五代史(五代卷)》,了解掌握中国浩瀚的历史知识。本书是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隋唐五代史(五代卷)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吕思勉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易中天最为尊崇的史学大师——吕思勉,隋唐五代是制度革新,政策开放,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高潮。轻松阅读《隋唐五代史(五代卷)》,了解掌握中国浩瀚的历史知识。本书是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 内容推荐 《隋唐五代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最后一部。本次新版,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为十五章,记录了隋唐五代的历史。《隋唐五代史(五代卷)》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我们独立成隋唐卷、五代卷;第三部分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我们独立成文明卷。 目录 第一章 五代十国始末上 第一节 梁唐盛衰 第二节 梁室之亡 第三节 后唐庄宗乱政 第四节 唐灭前蜀 第五节 后唐庄宗之亡 第六节 后唐明宗时内外形势 第七节 从荣从厚败亡 第二章 五代十国始末中 第一节 唐晋兴亡 第二节 晋高祖时内外形势 第三节 石晋之亡 第四节 契丹北去 第三章 五代十国始末下 第一节 郭威代汉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 第三节 南方诸国形势中 第四节 南方诸国形势下 第五节 周世宗征伐 第六节 宋平定海内 第四章 唐中叶后裔情形 第一节 东北诸国 第二节 南方诸国 第三节 西北诸国 试读章节 第一节 梁唐盛衰 梁太祖既即位,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以唐东都为西都,改西都为雍州大安府。开平三年正月,迁于西都。以养子博王友文为东都留守。 唐末,梁祖已席莫强之势,然即位之后,兵威转挫者,则丁会之降敌实为之。盖其时欲逼晋阳,莫捷于泽潞一路也。故梁祖于开平元年五月,即使康怀英以兵八万,合魏博之兵攻潞。晋将李嗣昭坚守,晋亦以倾国之师援之,怀英久攻不克,帝代以李思安。七月。于潞州城下,更筑重城,内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谓之夹寨。二年正月,李克用死,子存勖嗣。克用假子甚多,齿皆长于存勖,存勖时年二十四。各绾强兵,不服。北狄真子假子,区别不严。《新五代史·唐家人传》:太祖四弟:日克让、克修、克恭、克宁,皆不知其父母名号。夫苟亲太祖弟,安得不知父名?《唐书·宰相世系表》:国昌子凡四人:日克恭、克俭、克用、克柔,无克让、克修、克宁之名,而《孟方立传》云:克修、克用从父弟,则世系表所举,又不足信也。《义儿传》云:太祖养子多矣,其可纪者九人:其一是为明宗,其次曰嗣昭、嗣本、嗣恩、存信、存孝、存选、存璋、存贤,然《传》中嗣昭为克柔养子,《旧史》亦同。克用弟克宁,时为管内蕃汉马步都知兵马使,克用假子李存颢说之。诸假子又各使其妻,入说克宁妻孟氏。张承业者,故河东监军,昭宗诛宦官,克用匿之,唐亡,乃复请为监军,颇与政事。李存璋者,亦克用养子,为义儿军使。与承业同受克用遗顾立存勖。存颢与克宁谋杀之,执存勖子母送汴。此语不知存勖辈诬之,抑系实录?事泄,存勖伏甲杀克宁及存颢。时梁围潞州久不克,梁祖欲召兵还,恐为晋人所蹑,乃自至泽州应接。且召匡国节度使刘知俊至泽州,时匡国军名移于许州,见下。以为潞州行营招讨使。代李思安。诸将以上党孤城无援,请更留旬月,知俊亦请留攻之。帝以关中空虚,虑岐人乘衅,命知俊退屯晋州。四月,帝自泽州还。时存勖亦召援潞之将周德威还晋阳,梁师益怠。而存勖遽自将赴援。五月,攻夹寨,破之。乘胜攻泽州。刘知俊救之,乃退。此时晋之兵力,绝非梁敌,又有内衅,而梁既不能乘机大举,并不能增兵攻潞,顿兵坚城,坐致败衄,盖不徒诸将莫肯展力,即梁祖亦不免暮气矣。潞州围解,城中士民饿死者业已大半,增兵猛攻,必克可知。若能大举以攻晋阳,则潞州更可不攻而下矣。难得之机,失之实深可惜也。 当时所以不能乘机者,郐、岐之牵制,实其一因。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尝置佑国军于洛阳。昭宗迁洛,移诸长安,以韩建为节度,而以刘知俊为匡国节度使代建。知俊本时溥将。天祜三年(906),徙建于淄青,以淄青王重师为佑国。重师本秦宗权将,后归梁祖。自王师范平后守青州。是岁九月,李继徽寇夏州。刘知俊赴救,败之。乘胜取郝州。闰十二月,废镇国军,以隶匡国,割金、商隶佑国军,盖欲厚其力以扦郐、岐也。开平二年五月,更忠武军曰匡国,匡国军日忠武,保义军曰镇国。攻潞之兵既败,岐、蜀乘之攻雍州,张承业亦以兵会之,刘知俊击岐兵,破之,晋、蜀之兵乃还。初李茂贞以其将胡敬璋为保塞节度使。中和二年(882),于延州置保塞军。是岁卒,李继徽以其将刘万子代之。万子凶虐,失士心,且谋贰于梁。三年二月,继徽使延州衙将李延实杀之。骑将高万兴、万金兄弟来降。梁人乘之,取郧、坊、丹、延。梁祖因命刘知俊乘胜取邰州。知俊辞以阙食,乃召还。时又召王重师,代以左龙虎统军刘捍。捍谮重师于梁祖,谓其通于郐、岐。梁祖杀重师,夷其族。知俊惧。先是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兼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及是,又徵知俊还,欲伐河东。知俊叛降岐,执刘捍送岐,杀之,又袭取华州。命师厚率刘郡讨之。知俊奔岐,以鄂权佑国留后,改军名日永平。李茂贞使知俊攻灵、夏,又约河东攻晋、绛。杨师厚救晋州,河东兵还。康怀英攻,邡宁,知俊亦还。四年七月,岐、晋围夏州。九月,梁兵救却之。邻、岐是时,初不能为梁患,然梁兵力为其所分,遂不克专力河东矣。而河北之变复起。 开平四年五月,魏博罗绍威卒,子周翰袭。梁祖乘机,欲除移镇、定。会燕兵屯涞水,今河北涞水县。欲侵定州,乃命供奉官杜廷隐、丁延徽监魏博兵三千,分屯深、冀,声言助定守御。旋杀其兵,乘城拒守。王镕求援于燕、晋,燕人不许,而晋使周德威屯赵州,梁祖先使王景仁屯魏州,以伐潞为名,而实图镕,及是,命景仁击之。李存勖自至赵州,王处直亦遣兵从之。乾化元年正月,败梁兵于柏乡。今河北柏乡县。杜廷隐等闻之,亦弃深、冀而还。晋攻邢,遂攻魏。梁以杨师厚为北面都招讨使,救却之,进屯邢州。九月,梁祖闻晋、赵谋入寇,自将拒之。至魏县,晋、赵之兵不出,乃还。而幽州复告警。初,梁祖之将代唐也,先使李思安伐幽州。刘仁恭从方士学长年,筑馆于大安山,在今河北房山县西北。掠子女充之。又以堇土为钱,敛真钱,穴山藏之,而杀匠以灭口。思安至城下,仁恭犹在山中,子守光率兵出战,思安去。守光回兵攻山,执仁恭幽之。梁即以为节度使。其兄守文攻之。开平三年五月,为守光所擒。后杀之。遂攻沧州。四年正月,取之。梁、晋知其狂妄,乾化元年六月,李存勖与王镕、王处直等共推为尚书令。尚父,梁亦以为河北道采访使。守光使僚属草尚父、采访使受册仪。曰:“何得无郊天、改元事?”僚属曰:“尚父虽贵,人臣也,安有郊天、改元者乎?”守光怒,投之于地。八月,遽称帝。国号燕。十一月,守光攻易、定。晋使周德威伐之。二年正月,至幽州。守光求救于梁。二月,梁祖自将伐镇、定。疾作还。五月,至洛阳,疾遂亟。 P2-4 序言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著述颇丰,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都有著作传世。 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长于综合研究﹐融入西方思维。他主要有两部通史、五部断代史、八部专门史以及大量历史研究读物传世。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1923)﹑《吕著中国通史》(1940﹑1945)﹑《先秦史》(1942)﹑《秦汉史》(1947)﹑《两晋南北朝史》(1948)﹑《隋唐五代史》(1957)﹑《历史研究法》(1945)﹑《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1934)﹑《经子解题》(1926)﹑《先秦学术概论》(1933)﹑《理学纲要》(1931)﹑《宋代文学》(1931)﹑《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吕先生的几部断代史均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措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采用新的纪事本末体;后半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采用新的叙述典章制度的体例。 本套丛书重新编排,包括《先秦史 政治卷》《先秦史 文明卷》《秦汉史 政治卷》《秦汉史 文明卷》《两晋南北朝史 两晋卷》《两晋南北朝史 南北朝卷》《两晋南北朝史 文明卷》《隋唐五代史 隋唐卷》《隋唐五代史 五代卷》《隋唐五代史 文明卷》《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三国史话》等。 我们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现已出版的吕思勉著作,对本套丛书进行了精心校订、重新编排,形成了简体版吕思勉文丛,以飨读者。 限于学力和经验,在编校过程中难免有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广大方家、读者斧正。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